馬勝利++申琪++胡濤++常樹旗
摘 要:人才培養是大學的基本功能之一,培養杰出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首要基本特征,學科建設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核心,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專業學位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當今教育的時代使命,建立專門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體—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院、搭建世界一流師資團隊、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培養專業學位培養模式是創建世界一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路徑。
關鍵詞:世界一流大學;專業學位;應用型專門人才
大學教育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人才培養是大學教育的基本功能。大學是知識生產和人才培養高度統一的機構,知識生產是大學育人的基礎,科學研究是知識生產的最主要形式,科學研究的主要功能是要為高質量人才培養服務。高水平大學通過人才培養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人才,通過頂尖科研為產業革新提供理論基礎,大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庫和人才搖籃。人才培養,特別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大學的基本功能。世界一流大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杰出人才,一般都是在很長時期內為社會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培養出政治、經濟、科技方面的杰出校友;在廣泛的學科領域具有舉世公認的開創性研究成果并作出杰出貢獻;學科比較齊全且具有很大優勢,具有高水平的實驗室;擁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國際科技與文化交流合作的中堅力量;具有科學的辦學思想、良好的辦學傳統和民主科學的管理體制;擁有良好的外部氛圍和充分的辦學自主權,經費充足、條件良好。衡量世界一流大學的首要指標就是培養出了多少杰出校友。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的地位
1.專業學位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學評價中占有很大比重
注重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凸顯了面向職位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學評價中的重要地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評價,選用了同行評議、雇主評價、國際教師、國際學生、師生比以及人均論文被引次數六項內容,從指標構成看,涉及學術聲譽、教學質量、畢業生質量、國際化程度、研究實力等,評價內容全面細致。其重要指標就是畢業生質量,衡量畢業生質量的數據主要通過雇主調查取得,雇主主要來自金融、信息技術、制造業、服務等行業,而這些行業的人才需求主要是應用型人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排名評價,采用差異性的多樣化指標,將學科分為文理、應用、職業三類。針對工商類學位類型的評價,以100分為總分計算,同行評議一級指標中的學術界調查占25%,非學術界調查占15%,學生選擇一級指標中,申請錄取率占1.25%,入學成績與分析(分類)占23.75%,學生成功一級指標中,起始工資與獎金占14%,就業率占21%,并不考察資源情況一級指標中的生均教育支出、圖書藏書量、生師比、博士學位授予數量、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教師中院士比例或獲獎比,也不考察研究活動一級指標中的總研究經費、師均研究經費、研究經費資助教師比例和其他類一級指標。在對法律類專業的評價中,同樣以100分為總分計算,同行評議一級指標中的學術界調查占25%,非學術界調查占15%;學生選擇一級指標中,申請錄取率占2.5%,入學成績與分析(分類)占22.5%;學生成功一級指標中,不考察起始工資與獎金,就業率占18%,職業資格通過率占2%;資源情況一級指標中的生均教育支出占9.75%,圖書藏書量占0.75%,生師比占3%;其他類一級指標,生均財政資助占3%。
從對世界一流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數據來源,以及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評價、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排名評價指標體系分析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學科評價中,人才培養因素在人才培養評價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特別是在對工商管理類和法律類學科的評價中,研究活動一級指標中的總研究經費、師均研究經費、研究經費資助教師比例和其他類一級指標,都不在評估之中。因此,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專業學位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產學研用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產學協同,產學研用緊密合作,既是大學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研究的需要,也是大學服務社會,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的需要。產學研用協同,提高了應用型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企業和社會通過產學研用協同平臺,廣泛參與大學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過程,資源有效結合,提高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從而形成大學與社會完美的結合。
法國巴黎大學將科研放在大學各項工作的中心位置,強調科研轉化的重要性; 把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研究小組有機結合起來,將產生的新知識、新成果迅速轉化為企業所需的實用技術; 倡導教研員、研究員、工程師、技師、行政人員積極參與科研計劃,保證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學知識庫的作用,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典范。受益于技術、科學發展和市場開放,以及政府對高等教育實行產學研合作的促進,劍橋大學成為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主力。從20世紀50年代到1999年,劍橋大學孵化了大批的電子和科學儀器企業,劍橋大學科學園把大學和企業密切聯系在一起,既提升了大學服務知識經濟的能力,也增加了大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活力,同時吸引跨國公司的投資,成為國際知名企業的孵化器,為英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此成就被稱為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劍橋現象”。斯坦福大學在實施“學術尖頂”構想過程中,建立了斯坦福工業園區,該園區成為斯坦福大學與工業界的橋梁, 最終發展成世界聞名的“硅谷”。斯坦福大學充分利用自身與工業界聯系緊密的傳統, 探索出了一條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開發相結合的發展之路,20 世紀60 年代末開始成為美國最優秀的研究型大學之一。產學研用協同育人的方式,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突出、最有效的方式。一流大學的實踐表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不是需要不需要的問題,而是要大力發展、重點支持、如何重點建設的大問題。
建設世界一流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endprint
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在于培養世界一流的人才和發展世界一流的學術研究。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是當代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命題。
1.發展專業學位教育是當今教育的時代使命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的雙重使命。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需要大批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需要大批的實干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繁榮,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和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一道,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更加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打造更多的學科高峰和人才高地,促進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人才成長,也成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時代使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注重開放、共享,調動各方積極性,吸引行業企業、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建立產學研用協同、面向實際應用、注重職業勝任能力培養的新型教育模式。
2.強化培養主體建設,為世界一流提供組織保障
研究生院制度是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顯著特征,被稱為美國高等教育最偉大的發明之一。1876 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早建立研究生院。隨后,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等也紛紛設立,現在世界一流大學大都設立了研究生院。建立專門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體—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院,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設、隊伍建設、課程教材案例庫建設、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基礎保障。只有通過建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學院這一主體形式,從而建立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主體平行平等的組織保障,才能構建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互協調、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結構。
3.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搭建世界一流師資團隊
教師是學校的根本,沒有世界一流的教師,就沒有世界一流的大學,保持極優秀的教師陣容,是大學保持世界一流的關鍵。世界一流大學往往都擁有一支水平頂尖、結構合理、國際影響力高的師資隊伍,并聚集一批世界公認的學術權威和在多學科領域內作出開創性貢獻的著名專家。統計顯示:世界排名百強大學有超過八成(85%)的教師從世界百強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時世界百強大學吸引了全球超過八成(86%)的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獲得者,以及近2/3(66%)的高引用科學家。世界一流的教師隊伍,不僅要有學院派的研究專家,而且同樣需要業界精英的共同參與?!半p師資”隊伍是瞄準實務精深研究,基于應用潛心探索,產學協同共育人才的良好科研和育人團隊。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一流的研究,培養一流的人才。
4.產學研用協同培養,構建世界一流專業學位培養模式
世界一流大學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開門辦學,協同創新。通過產學研用深度合作,以國家重大需求、區域發展的重大問題、行業企業的重大任務為導向,實現具有充分協同創新基礎、條件和內在需求的主體間深度融合,最終實現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提升。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肩負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行業企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使命,與世界一流大學協同創新、聯合培養的特色完全吻合。創建世界一流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養數量眾多的世界一流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以職業勝任能力培養為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必須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合培養的新模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產學研用協同培養模式,廣泛吸收實務部門具有深厚實際工作經驗的實干家、管理者,與高校具有深厚理論學術功底的專家、教授協同聯合,組成“實務+理論”的雙師資。產學研用部門全面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設定、培養過程管理、知識結構設定、課程體系設計、課程開發、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學生指導和論文寫作與答辯等全過程,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勝任能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合格人才。
總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肩負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實務型人才的時代重任,以培養造就一大批理想信念高尚、理論素養深厚、實踐能力卓越、創新思維活躍、國際視野寬廣,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共和國建設者為己任,以“質量”為核心,創新培養模式,改革管理體制,完善保障體系,從而創立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世界一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華.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大學[J].高等教育研究,2014(2):1-9.
[2]任重,邵曉梅.大學功能研究的新范式—基于參與型大學理論[J].高等教育研究,2009(5):70-72.
[3]國務院學位辦重點建設處供稿.世界一流大學狀況[J].世界教育信息,2002(5):11-18.
[4]徐美娜,王光榮.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的詮釋[J].中國高等教育研究,2009(11):61-64.
[5]朱明.基于大學排名的世界一流學科評價問題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52-59.
[6]劉延東.劉延東副總理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的講話[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3):1-6.
[7]劉亮.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戰略[J].教育評論,2011(3):138-141.
[8]徐旭東. 斯坦福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形成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1):47-50.
[9][11]蔣馨嵐,徐梅.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特征與啟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11):14-18.
[10]耿有權.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的現狀及其走勢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5(2):75-81.
[12]馮倬琳,王琪,劉念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路與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14(10):6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