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沿海散貨運輸市場延續上月行情,發運港壓港嚴重,船舶周轉緩慢,運力供應偏緊,運價高位上漲。7月2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993.20點,較上月同期上漲12.8%,7月平均綜合運價指數944.48點,較6月上漲14.3%。煤炭、金屬礦石、糧食貨種運價指數月平均值較上月上漲,成品油貨種運價指數月平均值較上月下跌,原油貨種運價指數月平均值與上月持平。
1 煤炭運輸
7月,煤炭運輸市場利好因素聚集:上游方面,供給側改革大力推進,煤炭生產企業嚴格落實去產能、限產等政策,煤炭產量明顯下滑,煤炭資源偏緊局面仍在延續,北方港口煤炭庫存維持低位,部分稀缺煤種走俏;下游方面,受高溫天氣影響,沿海電廠燃煤需求迅速釋放,日耗煤量在短時間內大幅上調,多地用電量屢創新高。面對后期將逐步攀升的日耗水平及日益偏緊的港口貨源,加之出于煤炭價格上漲和保供電的考慮,電廠采購規模持續放大。煤炭需求的增長和供應的緊缺形成“惡性循環”,大量船舶北上待港等貨,壓港現象持續加重,船舶周轉緩慢,可用適期船舶供給偏緊。即使兼營船舶多數已回歸內貿航線,可用運力依舊不足,大型船舶走俏,沿海煤炭運價快速上漲。本月,煤炭運輸市場運價呈波動上行走勢。月初,市場觀望氣氛較濃,租船需求小幅降溫,沿海煤炭運輸市場從前期供不應求逐漸過渡至供需相對平衡,運價呈趨穩走勢。月中, 受“尼伯特”臺風影響,部分船舶拋錨停航,運輸周期進一步拉長,運力緊缺的情況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有效改善,加上黃驊港發出本月不再接船的消息,引發下游恐慌情緒,市場租船熱情持續高漲。月末,市場普遍預計煤炭價格將在8月延續上漲走勢,進一步提振了下游企業的采購情緒,可用適期船舶一船難求,船舶所有人普遍報出高價,滯期費亦水漲船高。
7月2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較上月同期上漲16.0%,月平均較上月上漲18.0%。分航線看:7月29日,秦皇島至上海航線(載質量4萬~5萬t)市場運價為35.4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8.8元/t;秦皇島至寧波航線(載質量1.5萬~2萬t)市場運價為35.2元/t,較上月同期上漲6.5元/t;秦皇島至張家港航線(載質量2萬~3萬t)市場運價為39.3元,較上月同期上漲7.8元/t。因近期廣州港進口煤到貨量不如預期,內貿煤炭需求量較之前有所提高,7月29日,秦皇島至廣州航線市場運價為44.4元,較上月同期上漲12.0元/t。
2 金屬礦石運輸
7月,金屬礦石市場逐步轉入需求淡季,各地高溫多雨天氣對工程施工產生較大影響。隨著近期礦石價格高位承壓,行情轉入劇烈振蕩態勢,鋼廠維持低庫存策略的態度愈發明確,采購意愿整體不強,以剛需為主,終端需求整體有所趨弱。內貿礦石成交疲弱,不過,由于北方港口壓港嚴重,煤炭采購需求改善,市場可用運力供給不足,沿海金屬礦石運價延續上漲走勢。7月29日,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805.90點,較上月同期上漲14.5%,月平均較上月上漲17.2%。
3 原油及成品油運輸
7月22日,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下降155元和150元,創2015年8月19日以來最大下調幅度。國內成品油市場冷清,目前南方進入梅雨季節,降雨天氣頻繁打壓終端需求,尤其自6月30日以來,湖北、江蘇、安徽、湖南等地遭受洪澇災害,其中湖北武漢地區生產受到較大影響,汽柴油銷售陷入僵局。同時部分煉廠近期進入檢修期,供需兩端均有所走弱。受此影響,7月29日,成品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較上月同期下跌3.5%;原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與上月持平。
4 糧食運輸
7月,糧食運輸市場 “量價齊升”,北方港口貨量增加,供應充足。南北港口利差提振貿易商發貨積極性,發貨量明顯增長。南方港口因前期到貨量較少,補庫需求增加,帶動北方港口糧食價格上漲。南北港口順價,航運市場需求增加,發貨量較前期明顯增加。航運方面,運力供給偏緊仍是當前主導沿海糧食運輸市場行情的關鍵因素,可用適期船舶緊缺,運力供不應求,糧食運輸市場同樣一船難求,支撐運價高位上漲。7月29日,糧食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838.44點,較上月同期上漲31.4%,月平均較上月上漲22.8%。
(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 丁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