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一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工作者們在深入思考如何能夠推陳出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并且能夠學以致用。"田園語文"的提出正是基于這點,更加"接地氣",使語文這門學科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更適應現在新課改的發展趨勢。"田園語文"的思路和對學生主動性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建設好卓越課堂文化,使我們的語文課堂不是單一地為了應考而應考,更激發出學生學習祖國文字的興趣,同時就提高了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
關鍵詞:田園語文;建設;卓越課堂;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26-01
近些年來,不管是理論研究的專家還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都在思考和摸索如何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育專家們提出了多種對語文教學的理解,如黃厚江老師的"本色語文"、 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 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等等,這些提法和新課改以前的教學思路比較,促進當下語文教學進步了一大步。而我們綜合這些理念提出了"田園語文"的理念。
"田園語文"就是"接地氣",既要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充滿田園牧歌氣息,又要結合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際,回歸田間,呼喚理想情懷的歸來。作為一種語文教學方式,它要求學生放下負擔,走進有關田園生活的語文素材。"田園語文"所關注的應該是回歸田園,使身心合一的一些作品,這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以陶淵明作為代表的"田園詩人"。 田園詩派在極端黑暗的社會里,卻堅持高遠的理想和志趣。田園詩派的志趣與性格,終于使他同統治階級上層社會完全決裂,回到田園中來。田園詩派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他的田園詩充滿對污濁的社會的憎惡和對純潔的田園的熱愛,如《歸園田居》。這是從文學角度來解讀"田園語文",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很小的切入點。其實有關"田園",更加地接地氣,就更應該深入到實際生活中去,讓學生去做一些實際的社會調查。如我縣是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文化的融合,很多民風民俗已經改變,但是有些根深蒂固的老傳統卻深深地扎根在了老百姓的心里。而這些風俗習慣就是最原生態、沒有任何藝術加工的文化,具有濃濃的田園氣息?,F在的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都是繁重的學業負擔,他們僅僅關注的是書本的知識,根本無暇來了解這些有關"田園"的文化。而作為"田園語文",就是提倡學生走出教室,回歸到生活中去,感悟體驗生活中的樂趣,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情感體驗。
對于傳統的語文教學,我們大多都是跟著教材走,跟著大綱走,生怕因為對課本的疏忽,從而造成學生在考試中丟分。在課堂上,我們通過讀文本的解讀引導學生去感悟。這樣是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應對考試。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很適應學生的應試。然而學生從心里有沒有真正接受,從而對所講的感興趣呢,這還是一個未知數。相比于傳統的語文教學,"田園語文"就能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就會有自己的感悟,而不是被動的講解。并且在收集素材時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主動性。這對"卓越課堂"的建設也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思考。
“卓越課堂”是最近幾年新課改進程中反復提出的。“卓越”就是杰出,超越一般的。課堂文化是指在長期的課堂教學活動形成的并為師生所自覺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課堂精神、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卓越課堂文化的內涵就是以學為本,具體來說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本、以學情為本,明確了學習的主體、學?;顒拥暮诵囊约皩W習的基礎。卓越課堂文化的基本性質是學本性、建構性、開放性、民主性、層次性與多元性。具有這些性質就能更好打造卓越課堂。不僅如此,還應該讓我們的課堂具有文化的內涵,培養具有語文素養的學生,而不是簡單地為考試服務。
“田園語文”的提出正是為了建設卓越課堂文化,給我們的教學注入了一縷清風。從卓越課堂文化的性質來看,"田園語文"的提出正符合這樣的要求。
從學本性上講,"田園語文"是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回歸自然,接觸自然參與其中,在這樣的過程中多一些自己的感悟和體驗。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激發出學習的主動性。
從建構性上講,主要強調的是既要建構思想的領悟,也要重視建構方法的指導,既要引導學生建構知識、建構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建構態度或是建構精神,讓學生在建構中表現自己、發展自己,在建構中創造自己,在建構中感受成功與幸福。"田園語文"在引導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也注重對方法的指導。比如寫作,學生的了思想領悟,就應該適時地表達出來,這時候就應該指導學生用文字來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這就需要從方法上進行指導,比如文章的謀篇布局、語言的使用,或是立意的高度等等,這些方法都是為了更細致、更準確地表達出內心微妙的情感變化。
從開放性講,就是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如何去學習,學會自由地批判性思考,學會熱愛世界并使這個世界更有人情味,學會在創造過程中并通過創造性過程促進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1996)。"田園語文"引導學生因學習而學習這樣的沉重思想,敞開自己的心靈,走進"田園",可以去品讀"接地氣"的文章,做一些"接地氣"的事情,寫寫"接地氣"的感悟。這完全就遵循了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具有創造力,從而有利于建設卓越課堂文化。
“田園語文”將傳統的語文教學回歸到自然,充滿著田園牧歌氣息呼喚理想情懷的歸來。不管怎樣,都是基于優良的傳統文化之上的,都是在激發和挖掘學生作為主體的創造性,使學生能夠真正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其中的樂趣。實現了這些目標,就能夠更好地建設好卓越課堂文化,使我們的學生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并且實現文化修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