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曉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會學生學習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而形成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并內化為學生良好素質的一種基本手段和方法,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還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本文在總結語文教學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語文教學的思路和方法,以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與手段,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優化策略;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68-02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無論是從語言和文學的角度,還是從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要求學生去體驗、感受,進入研究的狀態,感受所學內容的存在。只有讓學生進入體驗狀態,學生才有可能獲得對語言的那種敏感,才有可能得到對語文某一領域有更深層次的領悟,甚至將之升華。因此身為課程改革的一線實踐者,我們要做的就是積極進行科研,少走彎路,錯路。首先需明確的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注重對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內部和外部因素的調控來優化師生的教學行為,最終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自主、豐富、平等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獲得協調發展。
1.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課業負擔增重,書包"增肥",而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卻更不牢固;寫作能力不高,書寫不規范、不成體,語感不強等等。這不免讓人提出質疑:"從小到大的語文教學到底都教了些什么?學生到底都學到了些什么?",縱觀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存在以下的"三重三輕"的問題:①重讀寫,輕聽說。在教學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大量的書面作業來完成的,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有的語文老師還認為在歷次考試中語文從來沒有聽力考試,訓練不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不會影響考試成績。甚至說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是在耽誤正常的教學時間,出力不討好。語文教學變得急功近利,終極目標直接指向考綱和考試的成績[1]。②重課內,輕課外。在教學中,老師注重課內知識的傳授,而輕視課外活動的實踐。許多老師認為語文課內教學是硬性任務,而課外活動則是可有可無的虛設。老師往往是在課內拼命灌輸,一門心思目不"斜"視地撲在自己的"課本"上。很多語文教師能把字詞句章分析得條分縷析,頭頭是道;但教學只局限于單一學科的視野,不能在教學中融進科學和人文、融進社會和人生,致使語文課堂教學失去了張力和磁性,失去了思辯和理性。
2.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策略
2.1積極改革課堂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率。語文學科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特殊功能,而課堂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因此,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策略應重點放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探索實施創新教育的路子。①改變教學觀念,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小學語文教學要擺脫眼下的困境,語文教師就必須徹底解放思想,打破僵死無味的模式,充分發揚民主,把主人的位置還給學生,讓學生感到語文課不再是一副永遠不變的面孔。激發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主動自覺學習的內驅動力,進一步擴大有效信息的接受量[2]。②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考試的分數固然重要,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的能力形成更重要。語文教學的效果不能以考試的內容為舍取,而應以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感受漢語言文學作品美的熏陶。教師在教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教給學生學習這些知識的基本技能,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展智力,語感,思維;發展健康個性,養成學習語文好習慣。學知識,學技能,學運用,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此外,還可以根據教材開展一些即興表演、競賽、談話、討論等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接受知識,逐步形成和發展他們的語文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③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小學語文教學時代感所謂多媒體就是融合多種傳播媒介的手段于一體的設施,它借助聲,光,電,形,色,圖的神奇配合,不僅為教師提供直觀的形象的高效率的教學手段,更重要的是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覺,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為教學創設了互動和諧的教學情景。多媒體的教學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圖文并茂體現了師生互動,營造了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求知欲,誘發學生強烈的創造欲,使學生想學、樂學,全身心投入語文學習當中[3]。
2.2立足課本走出課堂,培養良好語文素養。優秀的語文教育不應是封閉式的,而應是開放式的。新課程標準也明確的指出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既然是母語教育,它天然就與生活融為一體。為此,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中注意融入社會生活內容要求和語言實際運用要求。這樣既可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又可提高讀寫聽說的能力。
3.結論
語文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還語文的本來面目,把聽說讀寫這語文教學的最重要的四方面做好,讓學生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形式感受到語文的無窮魅力,進而帶動語文能力的提高和整個人文素養的提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相信我國小學語文改革必能走出山重水復的困境,迎來柳暗花明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程占山.小學語文有效教學需要四個優化[J].教育實踐與研究(A). 2011(03)
[2]胡傳賢.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有效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 2011(10)
[3]夏菲.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