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佳慧
會計環境變革與財務會計理論創新
文/楊佳慧
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我國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發展的理念產生了較大的轉變,因此,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核心理念就是可持續發展。隨著國家發展理念的不斷變化,我國財務會計的發展理念也隨之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并且在變化中獲得了完善和創新。在當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發展理念之下,會計環境也獲得了相應的改善,與其相應的相關會計理論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和完善。在財務會計理論當中,會計環境的變革會直接影響財務會計相關理論的應用情況。基于此,本文針對當前會計環境變革下相關財務會計理論進行詳細的研究和討論,首先分析了會計環境變革的主要表現,分析了發生變革的主要原因,并且針對于此提出了在當前會計環境變革下相關財務會計理論的創新途徑。
會計環境變革;財務會計理論;創新途徑
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不斷創新和完善,在理論方面的研究已經越來越重要,不管是以什么形式展開的理論研究,都與環境理論研究緊密相連。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促進當前信息時代的大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傳統的、舊的會計理論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在原來會計理論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完善和創新,有效加強財務會計的管理工作。因此,在當前經濟環境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對會計環境變革下財務會計理論的創新和完善進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一)主體多元化
會計環境變革主要表現在主體的多元化。在當前我國的市場經濟結構當中,能夠有效的認識和了解會計主體多元化產生的過程和結果,國有經濟就是這過程中的之一。另外,在個體經濟、外商投資經濟、中外合資企業等都要認識和了解會計主體多元化產生的過程和結果。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經濟主體多元化才能夠有效的體現出在經濟利益沖突方面的一些問題,由此看來,企業間的競爭力也就逐漸的加強了[1]。
(二)人力資本化
會計環境變革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本化。隨著當前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知識經濟的發展,技術經濟在慢慢的展現出來。其中,人在生產要素的發展中充分發揮了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認識生產中的生產者,另一方面人是財富的創造者,由此看來,人力是寶貴財富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核心。其中人力資本就是應該學習相應的投資知識,在獲得新知識的同時,有效的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因此,對知識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是必須的。
(三)計算機網絡化
會計環境變革主要表現在計算機網絡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在當前我國經濟信息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2]。讓企業在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以及生產結構等方面獲得了很大的變化。
(四)會計結構轉變內在結構
會計環境變革主要表現在會計結構轉變內在結構。在會計結構對內在結構進行有效的轉變過程中,會做出具有針對性的目標精確。會計信息技術本身所具備的創新性由此而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對原來的會計原則和假設進行相應的突破會將會計的報告形式和計量模式等進行相應的創新[3]。并且能夠在創新中構建一個全新的、完整的、科學的會計信息體制,促使其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和影響。
(五)企業間形成完整的價值鏈
會計環境變革主要表現在企業間形成完整的價值鏈。隨著國際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讓更多的企業在競爭過程中對生存模式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變,這樣就產生了企業價值鏈。
(一)經濟原因
從經濟的本質上來講,經濟環境的變化是制定會計相關規范以及形成跨級理論過程中最關鍵的因素,同樣也是會計實務發展的重要因素。會計環境當中的經濟原因主要包括經濟的發展、體制、穩定以及結構的程度,還有就是政府相關部門關于經濟的策略和政策以及對外開放的政策等。從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和進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在發展中卻面臨著非常大的市場壓力,企業之間的競爭范圍應該從國內逐漸擴散到全球。我國的經濟環境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此,我國的會計環境也會發生變化。
(二)政治原因
在不同的政治體制與不同的環境下,政府相關部門在資源配置和資源需求的重點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隨著我國政治體制的不斷變化和完善,不同階段的會計模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雖然我國的政治體制變化對會計模式的變化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以后,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能夠良好的適應當前國際化相關要求的發展環境[4]。實際上就是應該是適應當前國際化的管理,我國社會經濟在發展中所關注的重點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方向將發生一定的變化。總之,隨著我國政治相關政策和民主程度的不斷加深,會計人員的未來發展將會擁有更好的發展環境,有效促進我國會計行業能夠規范化的發展,為我國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
(三)法制原因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會計相關法律中相繼頒布了會計法等相關的法律,但是對于這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做出后繼的完善和更新。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相關會計的法律法規存在著一些問題,應該對其進行有效的完善和加強[5]。但是與之前的相比來說,當前我國的會計法制環境已經獲得了比較大的改善,不同的會計法制環境下會計體制一定是不相同的,并且隨著法制環境的變化會計體制會隨之而發生改變。
(一)會計報告的創新
當前會計環境變革下相關財務會計理論的創新首先應該是對會計報告的創新。傳統的會計報告是將實際的資產作為會計信息的基本,在當前新形勢下表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更加重視對社會人才知識的積累,可以不將實際的資產當做是企業的資產核心,這樣就會對會計人員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會計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密切關注會計理論相關知識以及會計報表之外相關聯的資本動態的信息,加強對非貨幣經濟資產方面的信息披露力度。另外,在當前的形勢下,會計報告的形式種類非常多,因此,可以利用相關的信息網絡對其進行有效的實時報告,對財務會計相關信息進行及時、快速、有效的處理,進而能夠有效的提升會計信息在傳送中的速度,降低工作時間。
(二)會計要素的創新
當前會計環境變革下相關財務會計理論的創新應該對會計要素進行創新。在傳統的會計信息基本要素當中,主要包括成本、收入、利潤、所有者權益、資本情況以及負債情況等。但是在當前的新經濟形勢發展的大背景下,現代會計核算對企業的人力資產和知識資產的重視程度更大,傳統的財務資產不再是單一的會計發展要素[6]。因此,在當前的新經濟形式發展的背景下,應該有效的加強會計相關理論的完善和創新,將人力資產、知識資產以及相關的傳統會計財務資產等六個要素之間相融合,進而能夠有效的實現我國財務會計的創新發展。
(三)會計目標的創新
當前會計環境變革下相關財務會計理論的創新應該對會計目標進行創新。在傳統的會計理論當中,更加重視的是工業經濟下的產物,其目標就是通過提供相應預測性的會計信息決策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進行有效的支持,將會計理論中交易過程中直接產生的原始成本當做是具體的參照物,將企業的資產價值進行有效的計量,對企業相關的會計收益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通過營業的收入生產要素和相應的收入分配而獲得的。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很多企業對經濟目標的有效實現根本不重視,將重點還是放在了實現社會目標上[7]。企業的會計工作不僅能夠為會計相關的決策提供正確的信息,還能夠將會計決策的信息提供給需要的使用者,并且在這過程中還能夠兼顧受托相關的會計責任信息。
(四)會計假設的創新
當前會計環境變革下相關財務會計理論的創新應該對會計假設進行創新。會計假設是會計工作人員在進行核算的基礎和前提。在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背景下,會計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革,會計環境的變革將會影響整個會計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因此,作為會計理論的完善和創新內容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假設也要在不斷的創新中進行改革和完善。新形勢下的會計假設變革主要體現在會計工作人員對相關的企業會計信息進行動態上的反應,同時,要對相關的會計資料進行認識和了解,將會計假設的創新和發展能夠有效的促進經濟的發展并且能夠更好的服務相關的經濟決策[8]。另外,在貨幣的計量方面應該轉變原來傳統的、單一的貨幣計量使用方法,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還應該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綜上所述,伴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會計領域也受到了國際會計形勢的影響,同時也得到了一定的啟示。本文立足于會計環境變革的主要表現以及變革原因基礎上,圍繞財務會計的理論創新進行展開討論。會計環境作為開展會計工作的外界平臺,會計環境的規范性、綠色性與秩序性直接影響了會計行為的規范性與合理性。基于此,為現代化財務會計工作構建良好的會計環境,通過實現財務會計理論創新來推動會計工作實現持續化與科學化發展具備了重要的戰略意義。在日后我國會計工作的開展中,要通過以財務報告為主的會計信息作為會計行為的基礎,利用會計目標、會計假設以及會計收益等多方面的綜合指標,為財務會計工作營造更加高效的工作環境,為實現會計信息與企業效益最大化的二者關系形成的“無縫對接”。
[1]徐光華,沈弋,鄧德強.環境嬗變下的管理會計變革與創新——中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專業委員會2015學術年會暨首屆中國管理會計高層論壇綜述[J].會計研究,2015,12:87-89.
[2]徐光華,宋玉,袁廣達.從“利潤為王”到“環境考量”:新形勢下環境資源會計及其理論變革——中國會計學會環境資源會計專業委員會2014學術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14,12:86-88.
[3]孫蕊,劉良偉.傳承變革創新——《財務與會計》第四屆理事大會暨《財務研究》創刊、《財務與會計》改半月刊發布會召開[J].財務與會計,2014,07:15-19.
[4]徐虹,林鐘高,汪家常.會計理論發展的動力:制度創新抑或技術變革?——兼論會計理論研究的路徑選擇[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5,02:33-43.
[5]陳紅,余怒濤,陳永飛.創新與本土特色相結合的中國會計研究——中國會計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14,08:91-95.
[6]傅元略,曲曉輝,邱月華.估值理論的發展及其面臨的問題——第七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估值:前沿與挑戰”觀點綜述[J].中國會計評論,2015,01:119-124.
[7]康均,劉東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財會審變革:比較與創新——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5年年會暨第二十三次理論研討會綜述[J].會計研究,2014,09:84-87.
[8]中標,陸燕榮,南雪.推動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業務發展引導我國評估理論和實務的創新與提升——國際會計準則對資產評估與財務報表影響研討會實錄[J].中國資產評估,2015,04:6-16+4.
(作者單位:山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