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鵬翀
論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實踐經驗
文/魏鵬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新醫改的背景下為了保證公立醫院分配、考核趨于科學化、合理化,應該積極的探索出提高完善的分配激勵機制,公立醫院的管理者也加大了對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重視程度,本文從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出發,提出了幾點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效果,推動公立醫院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
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實踐經驗
20世紀80年代我國公立醫院引入了獎金分配模式,在經歷了幾次的改革后,很多公立醫院都實行了合理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合理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可以很好的調動起公立醫院員工的積極性,可以提高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因此在新醫院財務制度相繼推出的經濟背景下,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公立醫院的領導者要加大對“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研究力度。
(一)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是提高公立醫院員工凝聚力和穩定性的必然要求。公立醫院通過“績效工資分配”改革可以根據工作風險程度和強度、崗位職責的不同、工作量的大小等,將公立醫院的技術和管理要素、責任要求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
其次,是完善公立醫院各個科室和員工績效的必然要求。公立醫院通過“績效工資分配”改革可以對各個科室醫務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規范醫院的管理制度,為公立醫院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動力。
再次,是按勞分配,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是分配制度的重點內容之一,通過績效工資分配改革可以提高以崗定酬的靈活性,可以更好的實現按勞分配,可以從整體上改進公立醫院的工作方法,為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的工作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目的
從現階段公立醫院績效分配制度的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問題,因此可以說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是對現階段公立醫院績效分配制度的一種改進,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公益性醫療服務的水平,不斷完善崗位績效、職務等級、綜合績效等方面的績效工資分配方法,“績效工資分配”改革充分考慮到了各種影響績效的因素,制定出了一套合理完整的績效發展模式,提高了各種考核標準的完整性,同時也提高了分配體制的靈活性,實現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主要目的,更好的發揮出了公立醫院社會效益的重要作用。
(一)制定方案的過程
在公立醫院內部實行“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是與醫院員工的切身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就不能僅僅的由權利部門來分配,更不能閉門造車,應該經過反復的討論,制定出的方案應該經過全體醫院員工的認可,這樣才能為“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公立醫院為了提高“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們應該從以下個方面出發:
首先,在新醫改的背景下我們應該認真的研討新的醫療政策,要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積極的聽取上級衛生部門的意見和指導,及時的調整“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方案中的不足之處。
其次,要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制定“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方案要在廣泛聽取員工意見、兩上兩下充分民主的基礎上進行,同時要遞交給職代會討論確認,一般來說績效工資分配的方案可以分為兩個板塊,一塊是績效獎金,這部分占了績效工資的60%,績效獎金應該以個人業績和不同崗位設定,按月考核進行發放;另外一塊是崗位工資,這部分占了績效工資的40%,并且要與聘請的崗位一一對應。
再次,要從科學的發展觀出發,在制定“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方案的過程中,要對不完善的內容進行改善,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制定方案,保證“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方案滿足新醫改的要求。
(二)方案的主要內容
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要從公立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分門別類的對業務科室的崗位、各院職能部門的職責進行確定,避免出現崗位和人員過多的現象發生,要真正的實現精簡崗位和機構,崗位工資的檔次要根據職責的難易程度來確定。

其次,要對公立醫院員工的身份工資進行淡化,進一步的突出崗位工資,采用實際崗位工資與檔案績效工資相分離的方法,要按照新醫院財務制度工資標準的要求對有職稱的員工薪酬進行調整,并及時的記錄在檔案當中。
再次,在設置崗位的時候要堅持公開、擇優、競爭、公平的原則,采用競聘上崗、雙向選擇的方法,建立起公立醫院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的動態管理機制,對一些不能夠勝任自身崗位的人員進行崗位調整,并且要根據崗位的不同來確定崗位工資。
(一)對績效工資進行合理的分配
獎勵性績效工資和基礎性績效工資是績效工資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獎勵性績效工資可以充分的體現出實際貢獻和工作量等因素,發放應該根據考核結果來進行,一部分的基礎性績效工資設立了統一的崗位津貼項目。財務科主要對獎勵性績效工資進行核算,根據醫院科室種類的不同,在科室內部進行二次的分配,醫院科室要根據崗位的風險程度、技術含量的大小、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對個人工資進行分配,要根據所聘用的崗位來確定崗位,主要崗位分為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勤崗位等。
(二)對績效工資標準進行合理的確定公立醫院要按照相應的標準來對績效工資的發放時間和統計進行評定,一般來說公立醫院可以按照員工的表現和貢獻來評定。公立醫院員工在自己崗位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業績直接影響到了績效工資的數量,但是在新醫療體制改革的經濟背景下,公立醫院必須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改革,要修正、完善這種評定方法,例如要根據工作數量、成本控制、服務質量對績效工資數額的確定,成本控制主要將控制不合理消耗、降低醫療費用、減輕醫患的經濟負擔、降低成本等設立為評價的具體指標,要嚴格的檢查公立醫院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這樣可以及時的發現績效工資分配中的不足之處,有利于提高公立醫院的服務水平。
(三)將績效工資分配與醫院文化結合起來
公立醫院進行“績效工資分配”改革要與醫院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一方面要提高公立醫院核心價值的追求,完善公立醫院的管理制度,由于公立醫院是一個救死扶傷的公益性單位,因此要樹立追求核心價值的文化內涵,通過宣傳教育的方式讓全院上下的員工認識到醫院文化的重要性,實現工資績效考核與醫院文化的有機結合,要提高醫院文化的開明和寬容,調動起醫院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賦予績效工資分配一定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要對公立醫院員工的利益態度進行培養,做好公立醫院內部溝通的工作,讓醫院員工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使公立醫院員工得到信任和尊重,提高公立醫院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進行“績效工資分配”改革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公立醫院的管理者要認識到“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重要性,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出“績效工資分配”改革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在新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提高整體競爭實力,提高公立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陳云清.醫院績效考核應向全面績效管理轉變[J].中國現代醫生,2013(04).
[2]張健龍.關于醫院內部績效分配的幾點思考[J].現代醫院管理,2015(04).
[3]葉大蒞.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分配制度實施的策略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7).
(作者單位:浙江省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
上接(第166頁)
差異化的服務,以突出自身的服務優勢。通過醫療基礎和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在新醫改的環境下,增強基層醫療機構的核心競爭能力。
(二)實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做好技術型人才引入工作
在基層醫療的人事管理制度上,要通過實現多元化分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在學習、工作和科研項目中的積極性。通過加強對住院醫師的教育培訓工作,實現醫院住院醫師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持續提升,為基層醫療機構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夯實人員基礎。同時,通過規范化和周期性的教育培訓工作,可以突出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科目重點,培養具有特色專業能力水平的醫務人員。同時,基層醫療機構要完善自身的聘任和崗位競爭機制,引進更多高學歷、專業化的醫療技術人才,逐步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向著高技術、高效率的方向不斷發展。
(三)實現基層醫療結構的財務精細化管理
只依靠政府和上級部門的撥款和政策補助無法實現基層醫療機構的真正的發展。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行,基層醫療機構要借助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開源節流,提高自身資本經營和財政管理的能力。首先,為了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經濟運轉的效率,實行精細化的財務管理辦法,加強醫院財務成本核算管理,可以規范基層醫療機構的財政管理,調整收入比例和收入結構。要杜絕基層醫療機構中不合理收費、不合理檢查和用藥的行為,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基層醫療機構的社會公信力。其次,要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在基層醫療機構財政管理中的作用,有目的地進行項目開展和基礎性建設,實現低投入、高效益的資本項目建設,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在醫療管理中的作用。
雖然目前基層醫療機構在發展中還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在國家政策和新醫改的不斷推行之下,為了實現國家覆蓋城鄉居民的全民醫療服務和衛生保障體系建設,基層醫療機構要實行綜合性的深入改革。不斷適應新醫改的要求,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是國家整體醫療衛生事業得到有序、平穩發展的重要保障。
[1]李華.新醫改背景下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服務能力問題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2]秦曉強,尹文強,黃冬梅,譚暉,曹海虹,馬牧野,唐夢琦,魏艷.基于醫務人員視角的山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醫改受益情況研究[J].中國衛生資源,2016,02:125-129.
[3]秦江梅,明延飛,林春梅,毛璐,張艷春,張麗芳.新醫改以來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效率變動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5,08:21-23.
(作者單位: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殷匯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