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華
摘要:語文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特點。語文素養是學生學習其他任何學科的基礎,它對于學生人格和價值觀的樹立和發展起到了基石作用。我國目前的農村語文教育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在加強農村語文教育方面,國家和相關部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各種有效措施的實施,使農村語文教育的現狀得以改觀。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87-02
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以及開闊的視野,同樣,學校教育也應該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收集和運用能力方面著重關注,這一點在農村學校的語文教育中還相對缺乏。面對愈加多元化的社會需求,語文教育特別是農村語文教育要實現較大的轉變,在課程目標,教學理念,學習方法和師資水平方面都要有所提升,對語文教學的改革進行全面而又系統的促進和實施。
1.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目前面臨的問題
1.1教學方法陳舊。語文教學長期以來一直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進行一言堂式授課。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發言權,思路完全跟隨教師,極度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氣氛也是枯燥乏味,這種填鴨式教學使得學生的想象力被禁錮,思維被固化,學生學的吃力,老師教的辛苦,課堂教學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造成了這種結果,也是必然的?;诖耍诂F代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下,語文教育也要實現良好的轉型,農村學校的語文教學更加要緊跟時代要求,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學生具備學習的能力,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1.2沒有重視語文的人文性。語文學科是實用的科學工具,同時也是人文學科。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和人文性不是對立的,而是要將二者緊密的結合,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互相融合,融會貫通,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能自如的運用語文這一實用的學習工具,又能夠通過語文的學習提高綜合能力。
1.3教材的設置不盡合理。教材內容偏離現實,與社會脫節嚴重,有許多文章甚至遠離現實生活,與學生對生活的基本認知背道而馳。合理的教材設置能夠緊密結合實際生活,在與社會生活相適應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教材內容貼近生活,具備顯著的時代特征,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1.4閱讀教學設置不合理。在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給學生制定出基本的閱讀思路,讓學生找重點,分段落,總結中心思想,而沒有遵循"整體-局部-整體"的閱讀教學規律。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對課文只是形成片面地理解,無法總覽課文的全局,長此以往,就造成了學生思維的局限。在農村學校語文教學中這種現象更加突出。
2.提高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2.1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當前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具備明顯的目的性,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完全為了中考,而對于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培養十分欠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語文教育在其中的責任更是重大,在這一方面農村學校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在農村學校中的教學設置中,教師要主動安排和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鼓勵學生提問和質疑,培養學習勤思考,樂思考,主動思考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2.2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素養對學生的影響十分巨大,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提高綜合素質。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的限制,農村教師參加各種學習的機會較少,學校對教師的業務學習和對外交流也不夠重視,另外還有學校條件和資金的限制等,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都制約了農村基層教育工作者專業水平的發展。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利用網絡和繼續教育的機會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水平。
2.3重視人文品質的培養。在初中語文學習中,要使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語文學習的人文精神培養,將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文化的學習緊密的結合,使知識與文化互相滲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備正確的價值觀。教師要利用語文學習的機會,大量的選擇優秀的名篇名著,與學生共同交流和分享,在文章深刻的內涵和人文氛圍中,感悟生活,陶冶情操。
2.4創新教學理念。教學中,教師要以語文的聽、說、讀、寫為基本教學觀,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提高學習對于語言的敏感度,使語文教學實現立體化。主動改變以往的平面的教學結構,建立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式、立體化、網絡式教學模式,通過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使學習更加直觀的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存法則。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通過實踐親身感受到事物的存在規律,體會事物除表象之外的深層內涵。
2.5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多姿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培養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可以更好的為學生創造接觸社會的機會,增強學習的豐富性,提高教學效率。農村教師可以主動設置一些符合自身特點的課外活動,如小型的詩歌朗誦會,定期舉辦讀書會,各種類型的知識競賽,就地取材的手工制作活動等。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發現學習的樂趣、拾取生活的美好,增加師生之間親密互動的機會,使語文教學真正實現:教育來源于生活,終究回歸生活。
3.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要想實現由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型仍然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因此,需要廣大的農村語文教育工作者長期不懈的努力。提高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方法有很多,各地區、各學??梢愿鶕陨淼膶嶋H情況以及現有資源,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方法、教育理念以及課程體系的改革。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只要教育工作們付諸具體行動,克服困難,持之以恒,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整體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