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
摘要:對于學好語文可謂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必出成績!所以,語文的學習絕對不是一日之功, 故要學好語文就得把它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我們的生活五彩斑斕,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總能從中發現和獲得無限精彩的知識和素材,并且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時代感的。怎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語文這門學科呢?
關鍵字:小學語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94-01
1.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后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2.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過多給予表揚及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理解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容。
3.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象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4.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如今社會要求學生有很強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這也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將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上了日程,提出了要引導學生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資料,并在教學設備中對學校的硬件建設作了具體的要求。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豐富學校的閱讀氛圍。如:校園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總而言之,閱讀是學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應當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既要重視課內語文教學又要抓好課外閱讀。教師在日常學習中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閱讀技能和技巧,我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
5.對現階段我國閱讀能力評價的思考
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評價的研究雖然只有短短幾年時間,但在我國中小學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閱讀能力評價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長期以來,我們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評價意識和手段還停留在考試與測驗上,很少考慮到評價手段的多樣性,評價功能的全面性。只注重教學結束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來斷定他們的閱讀能力,但學生閱讀能力的評價是難以用紙筆測驗來進行的,可紙筆測驗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仍然占有絕對地位。
閱讀能力評價是一種雙向的活動,它需要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共同參與,但在我們的閱讀能力評價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甚至是被忽略的地位。
針對閱讀能力評價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教師作為課堂中的主導者,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評價時,采取合理的評價手段,使閱讀教學與課外語文活動結合起來,使閱讀教學走向生活,學以致用,發揮閱讀能力評價的教育功能。
以上的幾種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幾種方式的探索,都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上,注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注重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并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