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神探夏洛克》對中國電視劇海外傳播的文化啟示
王萌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英劇”《神探夏洛克》中所體現出的民族文化深深地吸引著異國觀眾。并且,該劇除了善用本國文化特色,還插入了能夠引起中國人興趣甚至是引起世界人民興趣的“東方文化”吸引觀眾。在進行改變時,劇集十分注重質量——現有質爾后有量,該劇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同時揣度出了百年前的原著與現代文化的契合點,進而將“讀者”某些合理的個人理解、主觀猜測加以放大,將其以“正中下懷”的方式表現出來。
神探夏洛克;跨文化傳播;英劇
“距離第一季播出18個月后,英劇《神探夏洛克》在2012年元旦假期重回BBC1臺。第一集《波希米亞丑聞》在新年第一天播出就吸引了超過900萬英倫觀眾”①。究竟是怎樣的“老瓶出新酒”才讓這部電視劇通殺全球?首先從劇情上,與以往的探案為主的原著或改編劇不同,本作的核心立足點不只是“探案”那么簡單。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話,被今天的我們奉為圭臬——“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神探夏洛克》一劇時時刻刻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其中的“英倫風”。Ann Demeulemeester長及小腿的黑色風衣,Dolce&Gabbana的深色西服、Bally的牛津鞋再配上Fendi的藏藍色圍巾,夏洛克的這身的標配又一次掀起英倫紳士熱潮,更不消說貝克街221B的英式復古裝潢更讓英倫愛好者過了把眼癮,不但飽眼福,更禁得起原著對比下的推敲。不得不說,這種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真是讓人喜聞樂見。更有“死忠”追隨者精心分析了該劇的畫面,幾乎每一幀都遵循了攝影學之中的黃金分割原則,并稱劇中的畫面“美得一塌糊涂”,更不消說劇中讓人眼花繚亂的海量線索展現方式、快節奏的劇情剪輯,又一次讓觀眾折服。試問,若沒有對民族特色文化與原著中的“現代元素”經過精準的把握,若沒有導演、編劇對觀眾審美心理的尊重與揣摩,恐怕本劇并不能以這種“合眼緣”的樣貌呈現于我們眼前。
并且,本劇除了善用本國文化特色,還插入了能夠引起中國人興趣甚至是引起世界人民興趣的“東方文化”吸引觀眾。不得不說這其中確實存有一定的迎合心理,雖然劇中的“中國人”作以反派角色出現,但是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播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Hangzhou Mazi”這個在第一季第二集中反復出現成為重要線索的名詞其實就是我們中國的“蘇州碼子”,但恐怕這個傳統的商業數字在我國年青一代中知之者甚少。吃的透精髓方能制的出經典,故而我國電視劇在創作過程中,不只需要陽春白雪,更需要下里巴人。
看過《神探夏洛克》的人多會感嘆——“這哪是電視劇!分明是電影啊!”可見這部被冠以“迷你劇”之名的劇集的信息量多么龐大而劇情又是怎樣的言近旨遠、其味無窮;比起拖沓的、劇不夠感情湊的電視劇,這種分分秒秒也不愿錯過劇集又勝幾何。不客氣的說,同樣的信息量與劇情進度如果放在中國或者韓國制作,恐怕將每季制成30集也不嫌多。
中國的電視劇翻拍幾近成風,新老“三國”、新老“水滸”、新老“西游記”、新老“紅樓”。而竟翻拍四大名著還不過癮,瓊瑤劇也要被翻拍,新老“一簾幽夢”、新老“還珠格格”;金庸劇更有一版又一版的神雕、天龍、笑傲江湖;李幼斌版的《亮劍》尚未歇火,黃志忠版的“亮劍”就又殺了出來。而讓人無奈的是,每次翻拍不是這樣的紕漏就是那樣的不合理,似乎翻拍劇在制作的同時為了翻出“新意”就罔顧了原著的意志。比如乾隆能在后宮里鑒賞斷臂維納斯,武二郎成了英俊小生風流倜儻,東方不敗則成了情深意重的颯爽巾幗“東方姑娘”……
倘若以《神探夏洛克》來比對國內電視劇,首當其中的還是得說“質量”——先有質方可后有量。這部21世紀的福爾摩斯能夠收到全球范圍內年輕人的推崇,其本質原因并非是硬氣中年人變作清爽小帥哥、馬車換汽車、電報換短信、皇家緋聞、神秘基地等等一系列的時髦元素,這些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最為重要的是該劇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同時揣度出了百年前的原著與現代文化的契合點,進而將“讀者”某些合理的個人理解、主觀猜測加以放大,將其以“正中下懷”的方式表現出來。
但人人都是考據黨,1:1照搬原版改變很難取得突破并收獲成功——一模一樣的東西當然分個先來后到。人們既然有了一個完善的第一印象,那么后續的任何突破前人的改寫都可能成為敗筆,所以改編創意必須慎之又慎。比如當我們看到西漢宮廷中大放煙花就會感嘆,隋唐時期出現的火藥原來漢朝就成做成煙花燃放啦;比如我們看到當應舉孝廉的西漢時代,演員臺詞會出現一句“你不是要我考秀才”只能感嘆時光回溯的神奇。諸如此類的謬誤,生生拉低了一部電視劇的整體水平。
而對照《神探夏洛克》來看,“神劇”之所以被封為“神劇”確是不無道理的。原著中,約翰·華生與促成他與福爾摩斯合租貝克街221B室的老友斯坦福重逢敘舊是在一間名為“標準咖啡吧”的地方,而本劇中就安排約翰碰見斯坦福時手里拿著外帶的咖啡,杯子上有“標準咖啡吧”的字樣。而福爾摩斯之死的場景當我們看過各種版本的“福爾摩斯墜下瀑布”,將關鍵詞鎖定于“墜落”之上,將實際場景瀑布轉化成眾目睽睽下的高樓;還有前文提到過的致使21世紀的華生受傷的戰役當然不應該是第二次英阿戰爭,所以這里變作了戰場在阿富汗……諸如此類的細節不勝枚舉,但都不得不感嘆編劇的嚴謹與構思的巧妙。
對于走出國門的電視劇集來說,從國內當紅的電視劇集中篩選并無可厚非,但是仍應注重文化。例如《神探夏洛克》一劇,時刻都讓人感受到濃厚的英倫氣息,無論是從語言表達、穿衣打扮,還是生活喜歡與人情相處模式,都能展現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獨有的氣質——帶有強烈舞臺干的英倫腔調、穩定的畫面與表演的張力以及內斂、矜持的紳士文化,此時,我們來觀賞者不劇作的時候帶有的眼光更多的理性的推崇。如果從中國走出去的電視劇集不能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核心價值理念而只是一種浮于表面的所謂“神秘”、“古典”,那么這就可能就不是蒸蒸日上的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而像是在看一場笑話。總之一句話,細節決定品質,品質改變生活。
注釋:
①蔡曉瑋.《神探夏洛克》第二季裸露鏡頭遭投訴英媒:思想才是最性感的[EB/OL].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2/1/6/726937.shtml.
[1]拉里·A·薩默瓦,查理德·E·波特.跨文化傳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詹姆斯·庫蘭,米切爾·古爾維奇.大眾媒介與社會[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3]金民卿.文化全球化與中國大眾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王寧.全球化與文化:西方與中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J905
A
1005-5312(2016)08-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