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沛巍
摘 ? 要:縱觀中華曲庫,民族音樂作品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可謂是曲庫瑰寶。歷經千年,華夏民族人民在辛勤勞動中創作出大量民族音樂作品,頗具豐富內涵與濃郁的地域特征。在音樂創作過程中, 作曲技術理論為重要影響因素,對于民族音樂來說同樣不例外,進而需針對民族音樂中的作曲技術理論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作曲技術;民族器樂;伴奏;用用
中圖分類號:J624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088-01
作曲技術主要研究音樂作品結構與構成方法,并延伸至音樂作品的形式、體裁以及音流派、樂風格。作曲技術一般由和聲、曲式、復調與配器等四門課程構成,它既是認識、理解音樂作品形式于內涵的重要基礎,也是進行音樂創作不可缺少的創作方法。而這些基本的音樂理論恰恰是在民族器樂和鋼琴伴奏中的內在需求,對于器樂伴奏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
一、器樂伴奏中作曲技術理論應用的重要性
在創作民族音樂進程中,作曲技術理論應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唯有充分靈活掌握詳盡的作曲技術理論,才能創作出動聽的音樂曲目。作曲技術理論主要涵蓋有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四項內容。具體地,和聲,是指展現音樂的基本方式,隸屬于多聲部音樂的一種音高組織形態,基于廣義角度來看,和聲為任一超出某個頻率組合而成的聲音,基于狹義角度來看,搭配不同和弦演奏出來的不同音樂,和聲處理為民族音樂創作所用其他類型作曲技術的基礎內容,和聲作用在于將聲部組合在一起并實現樂曲構建、完成內容展現等;曲式則指的是創作民族音樂中必須遵循的結構章法和框架;復調主要是通過同時進行的既有相互聯系同時又存在區別的聲部共同組成,其頗具多聲部獨立協作特征,將復調手法應用于民族音樂中,能夠呈現出此起彼伏以及前呼后應的效果;配器為將適合的樂器分配給聲部,因為民間所存在樂器地域特色濃郁且涉及種類非常豐富,因此,縱觀民族音樂創作,配器可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
二、器樂伴奏中作曲技術理論的正確運用
創作音樂作品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為作曲技術,那么,創作民族音樂同樣離不開作曲技術理論應用。具體地,應在民族音樂創作中正確運用作曲技術。和聲占據著音樂作曲的靈魂地位,我國傳統音樂表現形式之一為適宜五聲音階,五聲性和聲方式在民族音樂和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其所強調的是功能性與邏輯性創作手法,較多使用非三度疊置和弦以及三度和弦結構變通交替,在民族音樂作曲中同樣會用到五聲性和聲方式,作曲方式多為調式化和聲邏輯。民族音樂創作進行復調手段應用,多基于模仿與對比的形式出現,其中對比包括有旋律線條對比以及節奏對比、調性對比三種主要類型,模仿則包括有變化模仿和嚴格模仿兩種主要類型,可知,運用在民族音樂曲目創作中的復調技術是非常多元化的。在此應注意,最具民族特征的作曲技術為支聲復調技術,是指使用相同旋律進行演唱的過程中,讓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聲部旋律均發生不同變化的情況,音樂實現質變,作品形成旋律更為悅耳,沁人心脾。
1.在民族器樂中的應用。當今的許多民族器樂作品通過現代作曲技法打破傳統民樂的五聲調式結構,大大豐富了民樂的表現力,使音樂有了新的發展動力。這些民族器樂新作品借鑒西方作曲技法原則,汲取我國民間音樂音調,將五聲音階中通常作為“偏音”來處理的清角、變徵、閏、變宮等音(甚至包括調式以外的音)作為獨立的旋律骨干音來運用。豐富多彩的節拍和節奏是現代民族器樂作品的一大特征,其賦予民樂以嶄新的面貌,推動民族器樂繁榮發展。著名二胡演奏家、民族音樂教育家劉長福教授根據劉天華移植的二胡獨奏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中巧妙運用塔吉克族音樂里7/8、5/8節拍,節奏與節拍不斷變化。在7/8拍的節奏型中,有先三拍后四拍和先四拍后三排的節拍組合,這首樂曲的主題旋律是先三拍后四拍的組合, 這種節拍組合充分體現出塔吉克民族舞蹈性節拍效果。再如王建民創作的現代箏曲媽蓮花謠 中打破固有的方正性節拍律動,其中一段采用4/5拍與3/4拍交替,形成三拍子和四拍子不同強弱的交替,烘托出蓮花般清新脫俗的氣質。
2.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作曲本身就是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是作曲的核心要求。創造性思維關鍵在于選擇的獨特性特點,伴奏編配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和弦與伴奏織體的選擇上,在伴奏編配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進行和弦與伴奏織體的選擇時,由于先前大量的作曲練習、即興創作聯系,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在準確表達作品音樂形象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創造性的選擇自己獨特的編配、彈奏方法,升華音樂作品,體現個人風格,為作品增加色彩。作曲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演奏者的主動創作意識,而且有助于打破傳統固化思維,拓寬鋼琴即興伴奏的視角,為伴奏注入新的活力。
總之,作曲技術主要是音樂要素的知識與技法的研究與運用,雖然把握了音樂的形式并不等于把握了整個音樂藝術,但從音樂教育的角度來看,系統學習作曲技術理論對于培養音樂工作者的多聲部思維能力,提高他們音樂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音樂應用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為2016年度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作曲技術理論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課題論文;課題編號2016B012。
參考文獻:
[1]宋婕.王建中現代技法鋼琴作品的音樂學分析[J].音樂創作,2010(01).
[2]梁仲暉.以現代作曲技法豐富蒙古族音樂風格——試析《蒙古族風格少年鋼琴組曲集》作曲技法及演奏技法[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