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壘

【摘要】 目的 分析低鈉血癥與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關性。方法 86例CHF患者, 其中伴低鈉血癥者36例(低血鈉組), 血鈉正常者50例(正常血鈉組), 低血鈉組除常規治療外加用高滲鹽補鈉, 分析血鈉與腦鈉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 的關系, 及補鈉治療對心功能的影響。結果 低血鈉組患者血漿BNP水平(1522.9±425.7)ng/L較正常血鈉組(893.7±302.9)ng/L明顯增高(P<0.05);相關性分析顯示, 血鈉越低, BNP水平越高, 血鈉水平與BNP呈現負相關(r=-0.627), 兩組LV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低血鈉組患者綜合治療后心功能明顯改善, 心功能Ⅲ級患者總有效率為100.0%, 心功能Ⅳ級患者為87.5%。結論 低鈉血癥可能促進BNP分泌增加, 低鈉提示心力衰竭惡化, 糾正低鈉血癥可明顯改善心功能。
【關鍵詞】 慢性心力衰竭; 低鈉血癥;心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73
CHF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和終末階段[1], 低鈉血癥是CHF患者常見并發癥。文獻報道, 門診心力衰竭患者低鈉血癥的發生率為10%~17%, 而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低鈉血癥的發生率為 20%~30%[2]。低鈉血癥是 CHF 患者病死率及再入院率的獨立預測因子[3]。本文旨在探討低鈉血癥與CHF患者心力衰竭嚴重程度、BNP及LVEF的關系,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科住院治療的CHF患者86例作為觀察對象, 其中伴低鈉血癥者(<135 mmol/L)36例(低血鈉組), 年齡54~86歲, 平均血鈉水平(125.23±4.26)mmol/L。血鈉正常者50例(正常血鈉組), 年齡49~76歲, 平均血鈉水平(135.76±6.55)mmol/L。排除標準: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嚴重肺部疾病。②伴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等血容量嚴重不足者。③患有惡性腫瘤及嚴重的肝腎疾病者。
1. 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第2天空腹8 h以上抽取靜脈血檢測血漿BNP、血鈉等化驗結果, 由2位經驗豐富的醫師測量 LVEF。收集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對低血鈉組, 除治療原發病及根據病情應用利尿劑、血管擴張劑、血管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制劑、強心劑等抗心力衰竭治療外, 均根據血鈉水平給予高滲鹽補鈉。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治療1周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級, 并評價療效。療效判斷標準:血鈉升至正常, 心功能改善≥2級為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 血鈉上升但未達到正常水平為好轉;血鈉未上升, 心功能無改善、加重或死亡者為無效??傆行?顯效率+好轉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法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年齡、體重、高血壓、糖尿病及吸煙史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血漿BNP水平、LVEF水平比
較 低血鈉組的血漿BNP水平較正常血鈉組明顯增高(P<0.05), 相關性分析顯示, 血鈉越低, BNP水平越高, 血鈉水平與BNP呈負相關(r=-0.627), 兩組心功能分級、LV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低血鈉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 低血鈉組患者抗心力衰竭和小劑量高滲鹽綜合治療后心功能明顯改善, 心功能Ⅲ級患者總有效率為100.0%, 心功能Ⅳ級患者為87.5%。見表3。
3 討論
CHF并發低鈉血癥的原因: ①吸收下降, 過度限制鈉鹽攝入, 加之胃腸道瘀血, Na+吸收減少; ②丟失過多, 大劑量使用利尿劑導致電解質紊亂, 加之患者出汗、嘔吐使Na+經腎臟、皮膚、消化道多途徑丟失;③心力衰竭時心排血量減少, 腎血流量減少,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使水鈉潴留; ④心力衰竭時心房牽張受體敏感性下降, 使血漿精氨酸的加壓素水平升高, 繼而水潴留增多; ⑤肝細胞長期淤血, 肝功能受損, 對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滅活能力減弱加重水潴留; ⑥心力衰竭多合并低蛋白血癥, 膠體滲透壓下降導致低鈉; ⑦心力衰竭發生低血鉀時, 細胞內外鉀鈉交換增加, 進一步加重低鈉。
CHF時心腔內壓力升高, 心室壁張力增大, 心室肌產生BNP增加, 其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及預后密切相關。低鈉血癥可以使BNP的分泌增加, 而BNP又直接作用于腎小球和集合管, 抑制腎素釋放和醛固酮分泌, 增加尿鈉及尿液排泄, 使血鈉下降, 導致血容量減少性低鈉血癥[4, 5]。本研究發現, BNP與CHF患者的低鈉水平關系密切, 提示在CHF低血鈉時的神經-體液因子激活更為嚴重。
綜上所述, 加用高滲鹽綜合治療CHF合并低鈉血癥安全有效, 對CHF合并低鈉血癥患者, 臨床醫師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積極干預。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4, 42(2):98-122.
[2] Bavishi C, Ather S, Bambhroliya A,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yponatremia among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preserved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s. Am J Cardiol, 2014, 113(11):1834-1838.
[3] Hamaguchi S, Kinugawa S, Tsuchihashi-Makaya M, et al. Hypona?tremia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due to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J Cardiol, 2014, 63(3):182-188.
[4] 富路, 葛海龍, 李佳,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鈉水平與血漿腎素活性、抗利尿激素、腦利鈉肽的關系.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 34(9):781-783.
[5] 賀麗霞, 孫路路, 楊躍進, 等. 重癥心力衰竭伴低鈉血癥臨床防治經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2, 40(9):766-769.
[收稿日期: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