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君
“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是華東師范大學李政濤教授給我們上課的題目,他的課引起了我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丹麥設計師延森曾說:“只有內心豐富的人,才能畫出簡潔的線條,設計出光潔的產品外觀?!苯虒W何嘗不是設計的藝術呢?沒有高超的教學技巧,把握不了教學的藝術性,就不可能有好的課堂教學,更談不上“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
“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不僅需要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的認可和熱愛,還需要我們對所從事的這份事業有著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何讓課堂有成長感?我有如下思考。
一、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變化。與時俱進就是要有一種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緊迫感;與時俱進就是要解放思想,開闊眼界;與時俱進就是要有一種不斷發展,求新求變的創新精神。唯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使我們不被這個時代淘汰,進而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前列。要想與時俱進,就要學會學習和思考。要向名師學習,學習他們的上課技巧和方法、學習他們的思想和觀念、學習他們的成長歷程,悟出自己進步的方法。要向自己學習,經常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課,反復回放,從中發現問題。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本領才會與日俱增。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如:網易公開課、專家講座、優秀課例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薄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痹缭诙Ф嗄昵?,孔子已告誡我們了。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真知識。
二、要有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課堂教學是教師基本功的綜合體現,課堂教學也是展示教師個性和創造力的主戰場,教師的功力也在此顯現。優秀的教師善于將對教材內涵的深刻理解化作教學設計的精到和巧妙;善于在課堂上捕捉信息資源,會隨著學生思維狀況的變化,調整、改換自己已設定的教學步驟和手段;善于用極富感染力的教學語言給學生指點迷津,使學生沉浸在獲得知識后的那種滿足和愉悅中?!白屨n堂充滿生長的氣息”,關鍵在教師。教師如何練就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呢?全國特級教師支玉恒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1989年,在四川成都“全國小學語文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中,他上的《第一場雪》一課,引起了轟動,會場上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是對他精湛的教學藝術的贊賞。這《第一場雪》,也是他的成名作??伤麤]有滿足于此,不久以后他又對教學設計作了大范圍、多項內容的變化,形成了同一篇課文截然不同的兩種講法。1992年冬,這兩節課被安排在中央教育電視衛星節目中播放。這兩種講法都在全國許多省市上過公開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作為教育界有影響的名師,敢于否定自己,敢于挑戰自己,沒有做足“案頭工夫”,沒有良好的教學素養,沒有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沒有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何來這樣的勇氣?冰心曾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边@也是名師的課堂為什么總能“充滿生長的氣息”的原因。
三、要有豐富深厚的文化涵養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教師思考的大腦才能教會學生大腦的思考,同樣只有喜歡學習的教師才能培養喜歡學習的學生。而這一切,多多少少可以和教師的私人藏書室連在一起,因為那里是教師知識和精神的源頭。”顯然,教師豐富深厚的文化涵養來自讀書學習。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康多麗莎·賴斯以博聞強記而聞名。既然擔當“顧問”之職,總要做到有問必答。據說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也對她關于俄羅斯歷史的淵博知識贊賞有加。這位僅28歲便當上斯坦福大學教授的女強人從小便是個書癡。有報道說,在“9·11”事件發生前,賴斯女士每天都會抽出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讀書看報。作為教師,我們要向賴斯學習,當學生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來向我們請教時,如果我們也能像康多麗莎·賴斯一樣“有問必答”,那我們的教育生涯將多么充實、多么有成就感。賴斯之所以能做到“有問必答”,得益于平時的讀書積累。作為教師要想擁有豐富深厚的文化涵養,就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讀書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須滴水穿石、持之以恒。欲成大事者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
四、要有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嘆,聽別人總結經驗時,好像這些事我也曾做過。原因就在于我們做就做了,不善于總結經驗,不善于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所以有些一閃即逝的靈感,有些寶貴的經驗,有些須要珍藏的東西,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失了。為了把我們的工作實踐上升到理性認識,提高我們的理論水平,同時可以讓我們正確認識以往工作中的優缺點,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率,為今后不留遺憾,我們應有這樣的意識:第一,做個有心人。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善于保留資料、數據,同時也要學會收集整理資料,讓我們保留下來的材料,不僅具有真實性和典型性,而且更具有豐富性。因為廣泛占有資料是寫好總結的基礎,不要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工作中要勤于思索?;叵胱约旱慕逃龤v程,往往成功的課例中留下的遺憾讓人記憶深刻,要學會把它記錄下來,找出問題的根源在哪里,以指導將來的工作。更要學會總結課堂教學中失敗的案例,有時候失敗的案例會給自己更多的啟示。因為只有失敗才能真正觸動自己的心靈深處,激發自己的斗志。及時總結失敗的原因,可以從中汲取教訓,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這樣才能促進自身的成長。第三,寫總結的過程就是我們學習的過程。在寫總結的時候,我們會注意發掘事物的本質及規律,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這個過程就是提高我們理論水平的最好渠道。
作為教師,當我們有了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有了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有了豐富深厚的文化涵養,有了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一定能“讓課堂充滿生長的氣息”!
編輯/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