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汝仁
摘 要:對大學生道德水平決定和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通過對韶關學院大學四年級的部分學生問卷調查,發現地方院校大學生道德水平狀況令人擔憂,主要表現為無私奉獻精神欠缺、施舍精神欠缺、兼善天下觀念淡薄、愛心不足、理想觀念淡薄、誠信缺失、極端行為不容忽視;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道德;道德水平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8-01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經過三到四年的大學生活的磨練,應該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大學生雖然接受過思想品德和法制的教育,但為數不少的大學生在道德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是違法犯罪的問題,投毒殺人等犯罪現象也時有發生,行為令人發指。
目前對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的研究比較多,而針對地方院校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的研究比較少,因此,有必要開展對地方院校大學生道德現狀進行調查,了解地方院校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通過分析發現地方院校大學生在道德水平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原因,為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地方院校大學生在道德水平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二、有關定義
1、道德。“道德” 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1]。簡單地說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2、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質(道德修養、養成)的簡稱。是個體按社會道德規范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或傾向,是道德在個人身上的反映,是道德的個體化[2]。3、道德水平。可以用品德修養好壞等級作為道德水平的評判標準。
三、研究設計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結合訪談、觀察等方法開展研究.其中,問卷的設計以《品德修養好壞等級》為依據.也征求了部分專家意見,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修訂并形成正式問卷。
2、研究的對象。本次調查研究的對象來自韶關學院,調查對象涉及15個不同的專業,其中,文科生約占45%,理科生約占55%男女生比例接近1:1.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65份,回收338份,有效問卷325份,有效率為96%.問卷數據錄入計算機并采用Excel軟件來處理。
四、結果分析
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地方院校大學生道德水平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1、無私奉獻精神欠缺。從回答“你有經常幫助陌生人嗎”的問題來看,只有6%的人有經常幫助陌生人,14%的人很少幫助陌生人,而80%的人從不幫助陌生人;幫助陌生人最能體現人的無私奉獻精神,調查數據有力說明大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相當欠缺。
2、施舍精神欠缺,兼善天下觀念淡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中85%的人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自己享受,為幫助他人創造條件的只有5%;明顯的欠缺施舍精神。與古人提倡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相處甚遠。
3、愛心不足。調查結果顯示,扶跌倒的老人的行為只利人、不利己,回答會和看情況的占了50%,雖然不是愛心欠缺,但愛心不知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
4、理想觀念淡薄。從回答“你會為了一些無聊的事而浪費時間嗎”的問題來看,只有10%的人回答不會,10%的人回答有時會,80%的人回答會;多數大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理想觀念淡薄。
5、誠信缺失。從回答“為了自己的利益,你有欺騙過他人嗎”的問題來看,只有5%的人回答沒有,10%的人回答有時會,85%的人回答有;要知道欺騙他人是誠信缺失的根本表現,經過3年多的大學教育,大學生誠實守信的觀念很淡薄,社會上“謀食不謀道”的糟糕行為嚴重的影響著大學生的誠信觀念。
6、極端行為不容忽視。從回答“你支持藥家鑫的行為嗎”的問題來看,有96%的人回答反對,3.3%的人回答看情況,0.7%的人回答支持;要知道藥家鑫的行為是典型的“損人損己” 行為,作為一個正常人是不會做出這種“損人損己”的事情的,大學生就更不應該做出這種事情;發生這種事情比例很小,但危害極大,后果極其嚴重,雖然支持的只有0.7%,但說明大學生中極端行為不容忽視,要盡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應對策略
1、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的研究。一次調查結果無法準確、真實地反映出地方院校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必須加大力氣開展對地方院校大學生道德水平的研究,要多層次多維度、多方法、多手段地開展進行,目的是全面、系統、準確和深刻地了解地方院校大學生道德水平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提升地方院校大學生的道德水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反思現有思想品德教育過程存在的問題。大學生是經過多次思想品德系統教育的特殊人群,而道德狀況令人擔憂,說明中小學和大學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佳,有必要進行認真和深刻的反思和開展專題研究,發現這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3、開展多種形式的品德教育嘗試。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內容系統而全面,對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有明顯的作用,但也存在內容繁瑣,重點不突出的問題,也有內容與學生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脫節的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更靈活的方式方法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必要對現有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和改革。
六、結束語
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大學生道德水平決定和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因此針對大學生道德水平存在的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引導學生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標,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 徐廷福,劉崇民,江凈帆.教育學[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者.2014.192-195.
[2] 楊 健.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與對策[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