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平
湖南省益陽市海棠學校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游戲的策劃與實踐研究
謝平
湖南省益陽市海棠學校
新一代的小學生接觸面和見識面越來越廣。如從小接觸的玩具出現由高級磁性玩具代替了以前的簡單積木;欣賞的電視由液晶高清數字3D電視代替以前的普通電視;閱讀的書籍出現由語音3D立體聲像書代替以前的普通圖畫書;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級,更是讓孩子們的世界網絡化,所見所聞是精彩紛呈。如果我們老師在課堂上還是用傳統的一般的教學手段,已難以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產生厭學、怕學情緒的現象越來越突出。
小學數學;課堂游戲;運用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游戲的策劃與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XJK016CZXX066)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新一代的小學生接觸面和見識面越來越廣。如從小接觸的玩具出現由高級磁性玩具代替了以前的簡單積木;欣賞的電視由液晶高清數字3D電視代替以前的普通電視;閱讀的書籍出現由語音3D立體聲像書代替以前的普通圖畫書;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級,更是讓孩子們的世界網絡化,所見所聞是精彩紛呈。
如果我們老師在課堂上還是用傳統的一般的教學手段,已難以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產生厭學、怕學情緒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在新一輪數學課程的改革中,最大的變革就是教學方式的改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無論是設計、實施課堂教學方案,還是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引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引導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基本經驗。而游戲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們充分認識到課題研究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現狀是數學游戲在目前上課時用得不多,所以學生會很感興趣。同時,數學游戲能照顧到所有的同學,讓他們真正的參與進來,而不是一個人演,其余人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因此,我們提出《小學數學課堂游戲的策劃與實踐研究》課題研究。
1、由于年齡特點和個性發展的需要,游戲缺位的童年必定是有缺憾的。小學生生活中的“游戲”變得尤為重要。兒童學家陳鶴琴先生曾經這樣說過:“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他主張放手讓孩子自己在游戲中掌握各項技能和學習各種知識,教師只起到了組織和引導作用,必要的時候讓“孩子教孩子”。
2、從學生數學學習的角度來講,數學課堂游戲中的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把實物的、圖畫的、符號的、口頭的數學概念聯系起來。可以發展和深化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在學生認為枯燥的數學學習中,如果能結合他們的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天性在游戲中積極主動的學習知識,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3、小學數學課堂游戲的策劃與實踐,有助于師生和生生有效交流,有助于促進數學游戲教學理論的深化和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以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自主活動為主的教學。通過數學課堂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競爭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在獲得愉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或數學原理,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內容,有效地培訓學生的自信心,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也很有好處。
1、課堂游戲指帶有趣味性、競爭性和娛樂性,含有部分未知或全然未知的結果,學生可投入很大興趣,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的屬數學知識或數學原理于其中的游戲。這種“做游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水平的發展。
2、課堂游戲策劃是指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游戲規則、游戲形式和評價方式。課堂游戲實踐指學生進行操作、觀察、猜想、驗證、證明等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實現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3、在數學課堂游戲教學中,游戲策劃是教學組織的首要環節,一個游戲的開展,必須經過嚴密的安排、設置,有計劃地進行制定,才能順利地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有序地游戲教學,才能更好地達到數學教學目的,并讓學生在玩中獲得數學理論知識。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
要策劃組織好一個游戲,首先必須分組。因為班級人數多,學生年齡小,所以組內成員最好能固定,這也能增強學生的團體意識,在競賽游戲中能讓學生積極的為自己的團體增榮譽。有些游戲也可以臨時分組,分成男生組、女生組,或者按座位分組等。
4、小學數學課堂游戲的實踐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確定合適的數學游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組織學生,通過游戲活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突破難點,提升技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從現實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能力,鍛煉在現實生活中學會認知,學會做事,有效的培養自信心,學會合作的本領。
例如小學一年級的連加連減開火車游戲,我就把火車開到了教室外。把學生分為男生代表隊和女生代表隊,每位代表手里抓著一個帶加減符號的數字。從第一個同學開始向第二個同學報自己手中的數字,第二個把聽到的數字和自己手中的數字進行加減計算后再把結果傳給第三個同學,這樣開火車計算到第10位同學時,把結果寫在展示板上。最后老師來評價哪組的火車開得又快又準的到了站。
游戲目標:復習10以內的加減計算,提高運算能力。培養團隊意識,責任心。
游戲名稱:快樂傳遞。
游戲規則:
(1)分成2隊,男生一隊,女生一隊。
(2)每隊放6張座椅排成一列,每張座椅上坐1人。
(3)每人手里拿一張寫了符合和數字的卡片。如“+3”“-2”之類的卡片,從第一個開始往后把自己算出的答案告訴下一個同學。如拿“5”卡片的同學告訴下一位:“5”,接著這一位同學就把“5”再結合自己手中卡片里的數字“+3”算出來,等于“8”,再告訴下一位說:“8”,下一位同學聽著“8”再結合自己手中卡片里的數字“-2”算出來是“6”,依次類推,到最后一個同學時把結果算出來并跑到最前面在小黑板上寫上答案。
(4)哪個隊又快又正確就算勝利。如果速度快結果錯誤,也就是失敗。
游戲準備:小黑板、椅子、分隊分組。
教材分析: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
設計思路:一年級孩子剛學習完了10以內的加減法,也是剛成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如果只用單一的形式重復的練習計算題,孩子們也會覺得枯燥無味。用這種傳遞接龍的方式在室外練習計算,即能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知道只要有一個人出錯最后結果就會錯。也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能收獲更多知識和快樂。
游戲評價反思:1.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高,適合全員參與。2.提高了運算能力,并懂得計算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計算的熟練程度。3.室外活動的組織難度大,尤其是一年級小孩子到室外后高度興奮。需加強分組管理。

1、國外現狀
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于游戲與競技。”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在玩中教育孩子。1837年,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是第一個試圖建立兒童游戲體系的教育家。教育家黃全愈在《玩的教育在美國》一書中提出:玩是素質教育的搖籃。日本教育學家多湖輝在《游戲總動員:啟示孩子一生的學習計劃》中主張游戲與實踐教育法。國外數學思維游戲在課堂中用得比較多,形式也多種多樣。
2、國內現狀
在“寓教于樂”傳統的承續中,國內的有關兒童游戲的研究也很多。如《數學游戲的理論與實踐》牟曉琳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如何激發中班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閆艷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年01期;《游戲化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研究》蘇丹丹河南大學2011;《撲克牌魔術中的數學》徐世斌、羅新兵數學通訊2011年12期;《利用游戲化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刁揚鈴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12期;《游戲化學習對學生學習倦怠的價值解析》吉廣萍劉秀梅軟件導刊2013年10期;《游戲化學習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張金磊張寶輝遠程教育雜志2013年01期;《從“勤有功、戲無益”到游戲化學習》李芳樂北京論壇2011年,等人的論文著作中可以發現,課堂游戲活動走進中國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
在各類雜志上雖有相關文章發表,大多研究只把游戲作為調節課堂氣氛的手段,或只是用于配合某項專題活動,而很少有人把它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一種能力的培養和有價值的擴充,并挖掘它的教學價值。也有在課堂游戲實踐中只有對數學游戲及功能的簡單分析,但小學數學課堂游戲如何策劃,如何實踐推廣的小學數學游戲課堂模式的研究非常少。能充分利用課堂游戲教學的教師還占少數。即使運用了課堂游戲,因為游戲不新穎、指令不明確、指導方法不科學、評價不到位、課堂組織不到位,使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不夠,也無法充分達到課堂游戲的目的。
1、將游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實現游戲與教學的最優化的結合。使數學課堂呈現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2、選用學生喜歡的游戲作為素材進行活動,讓學生懂得留心發生在身邊數學問題,并通過游戲活動得到解決。
3、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不斷改善教育行為和優化教學過程,將學習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總結經驗,提高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能力和組織能力。
《小學數學新課標》提出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
小學數學教師在選擇、設計教學游戲時都必須要服從于教學內容以及目標的需要,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與他們喜歡的游戲方式結合起來,不僅要教會學生學得輕松,在游戲中輕松地學習。當然,小學數學課堂中,目的是教授知識,游戲只是輔助教學的形式,不能喧賓奪主。
在教學過程中,穿插游戲并不能讓整節課都是以游戲進行的,也不是說每節課都必須安排游戲,小學教學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巧妙合理的安排游戲教學。
在教學設計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讓游戲多樣化,不能一成不變,如果每次都采用同一個游戲,就會失去游戲的趣味性與吸引力;讓游戲難度適中,只要挑戰的難度不是太高,學生通常會激發出求勝動機。游戲如果太難會讓學生覺得沒有成功的機會,太簡單又會讓學生沒有挑戰感;讓游戲規則簡單易懂,力求公平。
[1]《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修改稿)》2011年
[2]凌詩佳.游戲化學習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分析.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3]牟曉琳.數學游戲的理論與實踐.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閆艷.如何激發中班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年01期
[5]蘇丹丹.游戲化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研究.河南大學,2011
[6]徐世斌,羅新兵.撲克牌魔術中的數學.數學通訊,2011年12期
[7]刁揚鈴.利用游戲化學習進行自主探究.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12期
[8]吉廣萍,劉秀梅.游戲化學習對學生學習倦怠的價值解析.軟件導刊,2013年10期
[9]張金磊.游戲化學習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遠程教育,2013年01期
[10]李芳樂.從“勤有功、戲無益”到游戲化學習.北京論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