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燕肖碧妹陳全麗李蕤絨江杰
六西格瑪管理對神經外科老年住院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防護作用
鄭小燕①肖碧妹①陳全麗①李蕤絨①江杰①
目的:探討六西格瑪管理對預防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的作用及患者和科室工作人員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評價。方法:選取本院神經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40例老年住院患者為傳統組,對其實施傳統管理模式;2015年2月-2016年2月40例老年住院患者為改進組,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另選取本院神經外科醫護人員28名,對比患者對臨床護理質量評價及科室工作人員對管理模式的滿意度,觀察患者肺部感染發生情況。結果:在護理服務質量方面,改進組患者對臨床提供的操作實施、護理人員無菌意識、護患溝通及護理服務態度等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科室工作人員對傳統護理管理模式滿意度為71.43%(20/28),明顯低于實施六西格瑪護理管理模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14.765,P<0.01);傳統組9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感染率為22.5%,而改進組僅出現1例,肺部感染率為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29.418,P<0.01)。結論:針對神經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而言,總結導致其出現肺部感染相關因素并制定相關改進管理措施,可提高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評分及科室工作人員對六西格瑪管理模式的滿意度,同時還能降低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率。
六西格瑪; 神經外科; 肺部感染; 防護作用; 滿意度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L 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12,China
神經外科收治患者一般病情較為嚴重,且常在原發病基礎上會合并其他并發癥,大多數患者會同時存在呼吸功能障礙,行手術后一般會為其提高呼吸機維持治療,但是輔助呼吸措施是有創治療,護理過程中稍有疏忽均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肺部感染,一旦患者出現感染,則對于疾病預后存在不良影響,延長患者病程,加重其主觀痛苦,對臨床治療效果造成不利[1-2]。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本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將六西格瑪管理模式應用于神經外科,通過系統化的護理管理,取得明顯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40例老年住院患者為傳統組,對其實施傳統管理模式;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40例老年住院患者為改進組并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另選取本院神經外科醫護人員28名。傳統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56~72歲,平均(61.57±6.03)歲,其中疾病類型包括顱腦損傷16例、腦出血24例;改進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57~69歲,平均(60.92±5.64)歲,上述疾病類型分別為18例與22例。科室工作人員均為女性,年齡在22~44歲,平均(32.75±7.16)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所有對象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定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傳統組實行科室一般護理管理模式,包括制定標準操作模式,做好風險預防措施。改進組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包括:(1)首先科室應成立管理小組,由神經外科護士長擔任組長,其余成員包括主管護師、護師、護士及住院醫師,小組應將改革重點放在科室護理流程上,制定護理計劃時間軸,將患者入科治療定為起點、出院為終點。(2)小組成員應針對本科室過往出現肺部感染的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切入點包括護理人員能力、人員配備、排班、科室相關治療設備、病室環境及護理操作等方面,并搜集原始資料,對科室收治患者進行出現肺部感染幾率進行調查,總結出肺部感染危險因素。主要包括:大多數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均為老年人,此類患者病情一般較重且需要長期臥床休養,肺功能較差且機體免疫力較弱,呼吸功能較弱等,導致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幾率較高。患者由于長時間臥床休養、咳痰不暢、容易導致痰液積壓、容易引起感染,且長期臥床姿勢會致使患者血液循環不好,上述全是導致肺部感染相關因素[3-7]。(3)大多數神經外科患者均可能會出現吞咽功能障礙、進食困難、大多數患者會留置鼻胃管,此種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誤吸狀態。神經外科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口鼻腔分泌物較多,部分有創治療護理工作實施不到位,也可能導致出現肺部感染。患者需要進行呼吸輔助措施,且部分藥物等的使用也會造成患者出現感染。且大部分患者會合并其他心肺功能基本,患者有過往長期吸煙史[8]。(4)改進階段,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包括:①科室應制定嚴格無菌操作及洗手消毒工作流程,加強科室醫務人員對于手消毒意識、提高對科室感染相關環節的掌握及警惕性,科室應加強對呼吸機運用的護理管理,制定標準呼吸機管道與創口護理標準,并要求科室護士全部掌握。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有關導管護理知識,如鼻胃管、氧氣管、導尿管等,加強對相關器具消毒工作,預防出現肺部感染情況。②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每日進行病室內環境消毒工作,為長期臥床休養患者定時進行翻身拍背工作,及時為其改變體位,進行痰液引流。遵醫囑為其實施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稀釋痰液、濕化氣道、促進痰液排出,避免細菌滋生引發肺部感染,對于有痰液黏稠的患者,應盡早實施氣管切開輔助吸痰工作。對于鼻飼進食患者,護理人員為其提供飲食護理時注意堅持無菌原則。為患者提供營養豐富飲食,增強其機體免疫力,及時指導家屬為患者補充高熱量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9]。③做好疾病治療基礎護理措施,指導患者正確有效進行咳嗽咳痰、為吸氧患者同時做好氣道濕化護理,堅持吸痰正確順序及無菌原則,同時遵醫囑每日為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措施,保證其口腔清潔,減少細菌滋生情況,降低口腔并發癥產生[10-11]。護士長應制定科室護理質量監控制度,定期對科室護理工作進行抽查,每月進行工作總結,對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告知其感染出現對疾病預后的影響。④科室應對新進護士進行系統化培訓,小組成員間多溝通,進行工作經驗及時交流,提高護理人員自身能力,針對容易導致肺部感染出現的護理細節進行全面優化,將科室相關常用護理操作技能的標準流程打印成冊并發放,要求科室全體護士掌握,并定期抽查,從根本上杜絕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情況。⑤控制階段,護士長對本科室傳統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制定感染預防措施[12-14]。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對科室護理服務不同管理模式的評分和科室工作人員對不同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度,并總結不同護理管理模式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評分 在護理服務質量方面,改進組患者對臨床提供的操作實施、護理人員無菌意識、護患溝通及護理服務態度等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評分(±s) 分

表1 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評分(±s) 分
組別操作實施無菌意識宣教與溝通服務態度傳統組(n=40)78.25±1.13 79.60±1.03 78.40±1.14 77.20±1.07改進組(n=40)91.40±2.10 90.78±2.16 89.05±2.01 91.40±2.00 t值34.88729.52529.15639.594 P值<0.01<0.01<0.01<0.01
2.2 科室工作人員對兩種護理管理模式滿意度比較 對神經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實施傳統護理管理模式,科室工作人員對護理模式管理滿意度為71.43%(20/28),明顯低于實施六西格瑪護理管理模式的92.86%(26/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14.765,P<0.01),見表2。

表2 科室工作人員對兩種護理管理模式滿意度比較
2.3 傳統組與改進組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情況 對神經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實行傳統護理管理模式9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感染率為22.5%,而實施六西格瑪護理管理模式患者僅1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感染率為2.5%,兩組肺部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29.418,P<0.01)。
六西格瑪護理管理模式是一種質量管控方法,意指利用相關統計學工具,經過五個階段內容實施,包括對疾病定義、測量、分析原因及可能導致后果、改進護理模式、控制臨床護理質量情況等。通過制定相關措施有計劃性的改進科室服務質量情況,對于科室現存護理漏洞進行系統分析,制定出相應措施應對及預防,此種方法從國外引進,現在運用在國內醫院里主要作為質量管理的手段,可幫助醫護人員改變自身服務理念,加強團隊之間的互相協作,對于護理流程中的細節進行強化管理,以達到提高患者滿意度效果[15-16]。
有學者經研究發現,針對神經外科實施六西格瑪管理措施,通過對科室現存導致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一系列相關護理管理策略,后患者對于臨床護理質量評價較高且科室護理人員滿意度較高,臨床出現肺部感染幾率較低[17-18]。本研究結果顯示,傳統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相關指標評分明顯低于改進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科室工作人員對傳統護理管理模式的滿意度為71.43%,明顯低于對患者實施六西格瑪護理管理模式的92.8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傳統組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率達到22.5%,明顯高于改進組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率的2.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與文獻[19-20]報導一致。
綜上所述,針對神經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而言,長期臥床休養、各種有創侵入性操作、導管、機體免疫力等原因均會導致此類患者并發肺炎,科室應制定相關改進管理措施,提高患者對臨床服務質量評分和科室工作人員對管理模式滿意度,同時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率。
[1]張超,胡榮,馮陽,等.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出血性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的細菌學分析[J].中華創傷雜志,2015,31(6):496-500.
[2]李吉.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江蘇醫藥,2015,41(4):492-493.
[3]陳麗歡,黃麗娟,陳麗堅,等.神經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4):560-562.
[4]王定坤,金心,吳曄,等.重度顱腦外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5):1212-1214.
[5]張亞琴.腦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0):954.
[6]詹秋菊.神經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與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1-13.
[7]楊銘霞.老年腦出血50例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2):96.
[8]李林.神經外科ICU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其護理策略[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0):164-166.
[9]王宏茹.神經外科危重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6):128-129.
[10]董榮喬,王亞東,丁俊琴,等.呼吸道管理在預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2):1453-1454.
[11]許秀梅,秦云霞.機械振動排痰在ICU肺部感染患者排痰中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2):29-30.
[12]李妍,曾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438-440.
[13]吳美華.護理干預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9):2912-2913.
[14]黃惠根.護理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M].北京: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7.
[15]林超,何洪泉,侯立軍,等.顱腦創傷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創傷雜志,2015,31(9):820-822.
[16]周游,金勝昔,陳勇,等.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危險因素及易感病原菌分析[J].中華創傷雜志,2014,30(5):409-411.
[17]梁小松,寧依群,陳思樺,等.腦外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干預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7):1577-1578.
[18]陸茸,貢換龍,馬瑩,等.神經外科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4,15(3):412-413.
[19]石秀芳.呼吸道護理管理在預防肺癌放化療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6):96-97.
[20]孫廣玉,王淑燕,宋相孔,等.肺癌患者放化療后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8):4488-4490.
Protection Role of Lung Infection of Six Sigma Management in Neurosurgery Elderly Inpatients
ZHENG Xiao-yan,XIAO Bi-mei,CHEN Quan-l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7):090-093
Objective:To discusses the role of Six Sigma management to prevent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and the patients and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Method: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40 cases of senile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traditional group,implemented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40 cases of senile in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improve group,implemented Six Sigma management methods,28 cases of neurosurgery medical personnel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the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model for staff satisfaction,lung infe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In terms of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the improvement group of patients operation implementation,provided by the clinical nursing staff sterile consciousness,communication and nursing service attitude of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so on various index score,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nursing department staff was 71.43% (20/28),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x Sigm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4.765,P<0.01).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infection rate was 22.5%,and the improve group appeared only 1 case,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was 2.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9.418,P<0.01). Conclusion: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for neurosurgery,summarized lead to pulmonary infection related factors and formulate the relevant improvement measures,can improve the score of clinical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staff satisfaction,the Six Sigma management model can also reduce the patients with lung infection.
Six Sigma; Neurosurgery; Lung infection; Protective effect; Satisfaction
10.3969/j.issn.1674-4985.2016.27.024
①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第二人民醫院 廣東 深圳 518112
鄭小燕
(2016-08-05) (本文編輯: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