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373-01
作為農村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我深知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都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要,不能適應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通過多次的外出學習與培訓,我深深體會了什么是課改,什么是集體備課,什么是高效課堂,什么是微型課......看到被人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自己老套的教學模式。作為農村中學的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多年來一直困惑的問題,怎樣做才能更有利于我們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發展?不能照搬城里中學的教法,怎樣借鑒現在城里面流行的小組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怎樣集體備課備出適合農村中學學生的導學案?一系列的問題時不時的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從而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應該通過實際教學活動來制定適應我的學生的教學模式。
課改實踐方案一:小組學習
學生具體情況: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很多差,大多數不能做到上課認真聽講,更不說認真完成作業;課堂紀律差, 上期期末考試語文成績及格率不到50%,就更不說小學從來沒有學過英語的學生們,多英語能有多大熱情了。當然農村中學也有自己的優勢:一般班級學生人數會少于縣城中學的學生,現在我任教七年級兩個班級,各班學生均為46人。我剛好可以將他們分為六個小組,選六個英語成績較好且負責的學生分別任六個小組的組織長??晌业男〗M長們主要的任務有以下三點:
1、要管理小組單詞記背。每天小組長督促組員們去記單詞并且每天聽寫十個單詞,完成較好的給兩顆星,未完成的必須抄寫錯誤單詞五遍同時(很多學生讀單詞都困難,別說寫了)。每周根據學生所得星星進行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去記單詞。
2、督促并檢查組員的作業完成情況。因為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做作業的習慣,每天家庭作業的完成質量非常的差。小組長要協助我督促和檢查學生們按時按量的完成當天的作業。
3、維持自習課上組員們的紀律。我們初一學生一周有三天早上要上英語早自習,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鐘,但如果好好的利用這三十分鐘來朗讀英語,對學生們的口語練習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我一個老師同時要看兩個班,所以小組長必須維持好自己小組的紀律,同時幫助后進生說英語。
在小組學習的這一個多學期里,我看到班上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學生們的成績一點點的在進步,有些學生的成績一次次的進步,從十幾分到三十幾分,再到五十幾分,這不僅僅是分數的遞增,而是學生們自信的增加,作為老師我也為我的學生們而感到驕傲。
課改實踐方案二:怎樣培養學生好習慣
英語課以語言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教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好習慣:
1、養成根據發音規律記單詞的習慣
初中詞匯逐漸增多,學生要記憶好這些單詞,必須講究方法。比如使每個學生知道元音字母在開、閉音節中的發音規律、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音節的劃分,促使學生養成按發音規律記憶單詞的習慣。
2、上課積極參與,大膽發言,大膽提問的習慣
進入中學后,有的學生因害羞、怕出錯,發言逐漸減少,這時教師應多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問題,不怕出錯,積極參與,大膽提出問題,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語言實踐的機會,語言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3、課前預習、課堂記筆記、課后整理的習慣
做到意識地培養學生課前預習,找出問題;課內認真聽課和做筆記,積極思考,討論問題;課后整理筆記,及時復習,鞏固提高的習慣。中學生普遍缺乏這方面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過度依賴老師。培養他們預習、記筆記、整理的能力可以促使他們學得更積極、更有效。
4、每天自覺聽、讀、背、說英語的習慣
要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必須強化聽讀說的習慣。每天至少半小時讀背英語,充分利用早自習朗讀課文。
課改實踐方案三:提高課堂效率
1、關注為一位學生。
在學習中我懂得了: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造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新發展;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但在具體的教學中實施起來不能生搬硬套,必須制定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案。
在我的班上,要想提高課堂有效率,第一件事是讓學生們都能參與課堂,也是最難的事。在這里,很少有學生會上課主動積極參與,大膽發言,大膽提問的習慣。他們大多數都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因為他們不知道怎么去學習,不知道在課堂上該做些什么。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更要關注那些后進生,如多多抽他們回答問題,對他們的進步多多表揚,當然在備課準備上多多考慮后進生的接受能力。
經過實踐我懂得了:要提高班級英語學習的興趣,關注每一位學生是必須的,表揚比批評更能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2、慢慢的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成為課堂的引領者。
在英語課程中,我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我從“知識的權威”轉變到“平等地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成“學生英語探究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這樣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認真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2)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適當的方式,給學生精神上的安慰與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的熱情更加高漲。
(3)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學生遵守紀律,與同學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
(4)教師應全程參與學生的任務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而非代替學生活動,代替學生思考,教師應陪伴學生共同成長,做培養學生英語素養的啟蒙者。
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我在實踐中已經看到了一些改變,學生們在課堂上一天天的活躍起來,特別是后進生們對學習也有了一點興趣,慢慢的融入到小組學習中去了。要想一下提高他們的成績不大可能,但是經過我在課改中的一些實踐,我看到了希望,但是英語課改還在路上,探索還在繼續,相信只要我不斷的創新,我們這里的英語教學就一定會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