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2016年9月14日,央行公布主要金融數據,用可讀的語言就是: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9487億元,其中居民貸款6755億元,為今年月度第二高值。也就是說,央媽放的水,超過七成流入房地產行業中。
同日夜晚,李嘉誠的長實地產以19.53億港元拿下香港新界沙田豪宅用地。這也是時隔四年后,李嘉誠再度在香港出手。
這兩條消息,其實都有一條主線——“資產荒”下,錢除了去投資房產,無處可去。
資產荒,錢真的無處可投?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荒”,如上世紀50年代末,我國發生的三年自然災害屬于饑荒。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出現了電力供給缺口——電荒。而到了2013年6月,央行收緊貨幣而引發了資金面趨緊——錢荒。現如今,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巨量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品——資產荒。
正如網上的段子所言,土豪死于信托,中產死于理財,屌絲死于P2P,總有一款騙局適合你。
然而,現在是,可能你被騙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席卷全球的“資產荒”就是所有投資都只有微利甚至無利,造成資金無處投,要么在銀行體系內空轉,從而在短期內推高M1增速。
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的潛在規模大約可達154萬億。其中將近一半以上托管于銀行、信托、券商、保險及基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司的理財賬戶。2015年,我國各類資產管理機構管理的資產總規模大約為93萬億,其中60%來自居民的個人財產。最近五年來,高凈值人群的資產規模迅速增長,可投資資產在個人資產中的占比也不斷上升,從2011年的24.58%上升到2015年的28.83%,目前資產總額大約為37萬億。
大量的閑錢在居民和銀行手中,并呈多年遞增態勢。然而,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背景下,結合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滑,投資者尋找到中高投資收益率,且低風險的優質資產項目,已經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了。現在來看看以前炙手可熱的投資產品,現在淪落到什么地步吧。
“互聯網寶寶”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時6.8%,而現在只有不到2.4%。融360的監測數據顯示,9月12日,72只“互聯網寶寶”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2.54%。
目前,國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不超過4%,3.7%~3.8%的產品較為常見,即使是通過薪資卡、網銀等渠道購買,收益率也只是增加0.1個百分點。去年的平均收益率還在5%。
中產家庭大多參與P2P理財,因為在目前眾多理財手段中其收益率最高,今年利率有所下滑,也普遍在7%以上。
至于悲催的A股就更不用說了,上半年A股三大指數在全球墊底,幾次熔斷消滅了幾千萬中產。
而從近期儲蓄國債“秒光”,優質理財產品短期內被搶購一空等現象來看,投資者對資產荒下的投資理財需求也愈發強烈。
房地產仍是第一選擇
現實情況是:存款抵不過通脹,股市風險大,P2P不敢碰,銀行理財和“寶寶類”產品收益低……整個資本市場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日益匱乏,舉國上下巨額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品。投資者握著手里的資金,有的“病急亂投醫”,忍受著低收益資產;或者求財心切,被高收益的騙局蒙蔽,以至于受騙上當;還有的堅持以不變應萬變,耐住性子,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期待盡快熬過資產荒。然而,承擔通貨膨脹的壓力不好受。處于進退兩難尷尬中的普通投資者無奈之下,將目光投向樓市。
無論是從市場看,還是從數據看,大筆資金正蜂擁進入房地產市場。而這都是在主管部門一再預警、二線城市調控擴容的情況下發生的。
9月14日,兩份重磅數據出爐。央行發布的8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稱,上月人民幣貸款增長9487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長5286億元,占比55.72%,成為信貸增長主力。
當天人民大學發布的報告亦顯示,在2016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5萬億中,有至少2.3萬億投向了購房貸款(接近2015年全年的水平),占新增人民幣貸款的31%,加上1.1萬億投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貸款,合計至少有46%的貸款投向了房地產市場。
還是14日,一水之隔的香港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李嘉誠斥巨資19.53億在香港拿地,高出市場估值上限14.6億元,樓面價7.4萬元人民幣/平方米。
買下半個英國之后的李嘉誠,時隔4年之后,為什么在香港殺了個“回馬槍”?
長和實業8月11日公布的半年業績顯示,公司上半年收益總額為1805億港元(約合154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長和實業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港口業務年吞吐量同比減少4%,而零售與基建兩項重要業務的收益,也同比減少了2%。
然而,與長和實業下降8%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實地產上半年的業績大幅增長。據長實地產披露,公司上半年收入為275.6億港元(約合236億元人民幣),與去年190億港元(約合16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相比,業績大幅上漲了45%。
對此,長實地產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是受益于內地房市。眼下,房產、地皮猶如一列失速的列車,在上漲的道路上不受控制,并引發了一股史無前例的搶房潮。
始于今年年初的房地產暴漲行情,緣于國內流動性過剩但鮮有投資渠道,巨量資金率先涌入一線城市的房地產行業。很快一線房價暴漲,周邊城市揭竿而起,漲價潮波及二、三城市,全國房價跟著上漲。
“房價總是在漲,現在不買,以后就買不起了。”如今,一線城市一大批有錢人的想法就是買房。
該投資什么?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資產荒”現象充斥整個市場,企業不愿意投資生產,就業形勢自然不容樂觀。同時,樓市等領域資產泡沫化跡象顯現,樓市的火熱與實體經濟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讓人不禁感嘆,買房已成為當下創造財富增量的最優方式,沒有之一。而在這個已經瘋了的市場,普通工薪階級何時才能圓自己的購房夢?
房地產泡沫始終會破的,但什么時候破誰也不清楚,上漲的過程,是一批企業家生產成本上升和老百姓恐慌加劇的過程。
跳出房地產之外,又有什么可以投資的呢?債券市場自全球降息潮以來,牛市占據多年;在中國國內,債券違約的數量大幅增長。中國債券強勢還能維持多久也是個未知數。
黃金和美元時常是反向關系。美聯儲加息開啟美元強勢周期,黃金則受到沖擊。最新數據顯示,黃金供給已經過剩。
盲目投資可能會死得很慘,眼下存銀行、買貨幣或許是種較為穩妥的理財手段。
如何做好投資?
今天我們很多人關注投資,也知道錢生錢,但并沒有認真對待如何讓錢生錢,總是覺得投資很難,或是投資什么不清楚。其實難的不是投資,也不是投資什么,而是自己過于貪婪。很多時候我們不想付出一部分辛苦換取錢財,但又對錢財的渴望過于理想化。
那我們該如何做好投資呢?
第一,要有這樣的投資理念
1. 降低收益預期,將財富保值作為首要目標。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表示,未來幾年,大部分固定收益類資產回報率甚至達不到5%。并且,由于全球流動性泛濫及低通脹的局面料將持續,全球資產荒將延續。
另據報告分析,中國未來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甚至可能降至0.75%~1%,從而步入零利率時代。因此,未來融資產品收益率繼續走低的可能性很大。
那么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資產荒呢?首先,轉變投資理念,直面投資收益率走低的新常態。對此,投資者需降低回報預期,習慣低收益穩健投資,逐步轉為資產配置將有利于投資者未來長期資金的保值增值。
2.懂得財富是積累而來的,而不是快速暴富得來的。
但凡快速賺到錢的,結果都不是太好。我們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則,第一桶金是慢的,要給自己一個時間,要制定好規劃,然后堅持去執行。
曾經有一個40歲的朋友問我,我不像你那么年輕,我等不了太長時間。五年才賺一百萬,什么時候財務自由呀!我說如果你不這樣做,你有其他什么可行的辦法五年后收入能達到一百萬嗎?
如果有,當然我愿意讓你做了。但現實是能縮短實現的可能更多是賭,概率是50%,如果你失敗了你浪費的不僅是資金,更多是時間。而我告訴你的至少概率超過50%,而且穩定又不損失時間。
3.放下不勞而獲的心理,你就會成長很快。
學投資并不是非常難的事,只要你愿意學,花點時間,比如每天一小時,你就會學會的。你可以沒有投資大師專業,一樣能賺到錢。
4. 多了解你要投資的產品,專注時間越長,你越專業,而不是往專業那走。
投資從來不是1+1=2的事情,也不是量化投資,以為技術分析就能走遍天下。為什么博士后做股票也不能成功呢?因為它更多受投資者情緒的影響,而這種情緒的表現是任何科學方法無法測量的。
所以股市每天的走勢更像足球比賽,它最大的魅力就是不可預測。所有的預測都只不過是賭一把而已。
第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目前可以投資的品種有房子、股票、債券、保險以及收藏品等。
比如房子目前可選擇的品種比較少,商鋪可能是未來可持續升值的一種產品,但初期投入大,需要有原始的資金積累。股票門檻低,適合絕大部分資金少的人參與。
因為交易都由自己來決策,所以顯得更公平,不易被動決策,通過小資金獲取大收益,能實現以小搏大,但股票市場比較敏感,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從而導致波動劇烈,需要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和心理承受力,以及對所投股票的專注了解。
債券相對股票波動小,收益相對保本理財的大,只是品種不多,可供選擇的少。保險產品豐富,可以小投入實現小收益,強調的是安全保障而不是升值,某些保險產品可產生微小的增值效應。
收藏品要有一定的資金,需要對產品有深入專業的了解,風險比較大,長期收益也比較巨大。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投資的時候要考慮它們的優劣,專注進去,就會越來越專業,從而成功率越來越高。
不要追求門門通、門門精,最后哪個都沒有實現財富最大化,還分散了投資資金,這是普通百姓忌諱的,因為普通百姓本來資金量就少,集中一樣效果更好。
第三,要學會借力打力。
普通百姓要想在投資方面做得更好,不要一味地自學和自悟,我們要學會提高自己長項的能力,借助別人強勢的方面拿來助力。
互聯網的今天,很多信息是共享的,我們不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去實踐和試錯,浪費太多的時間。我們可以站在曾經成功的投資人身上去學習,這樣少走捷徑,提高也非常快。
另外,多積累一些專業或專注投資很長的公司或平臺所分享的信息,那里會有很多你不需要費精力就能得到的有用信息,幫助你增加投資成功的概率。
第四,要學會生活,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投資也不例外。
大道至簡,如果你學會了生活,你也容易學會投資,你學會了投資,也容易管理好你的家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的就是大事小事的相關性。
我們更多的是自身沒有修行好,不懂得生活之道,自然也管理不好家,更何談治國了。有時候我們沒有聯系生活常識去做投資,往往生活中是這樣做的,一到了投資市場里就做反了。如何學會生活呢?我沒有準確的答案,我只能從我的經歷中分享感悟,匯成八個字:學會改變,積極思考。
資產荒籠罩下人人自危,這片陰云何時才能散去?沒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資產荒現象絕不是一個短暫性的問題。很顯然,在未來一段時期內,輕松獲得中高收益率、低風險的優質資產已經不大現實,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與其祈禱資產荒快點過去,不如正視它,更新自己的投資理念,降低預期,穩妥投資。
綜合《陸家嘴》、《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