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已經滲透到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用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來進行教學,因為它既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它不但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所以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既要大膽改革、有所創新,又要精心準備,那么,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實施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呢?
關鍵詞:高中物理;小組合作教學;新課程改革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梳理合作教學新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都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師擁有絕對的主權和領導地位,教師說這個問題應該怎么解答學生就要怎么解答,在這種教學的方式中學生只能靠自己的記憶力解決問題,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探討能力是沒有起到作用的。由此可以得出,要想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首先需要轉變的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充分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不要把學生當作沒有自主探究能力都需要慢慢去灌輸的孩子,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小組合作教學才能夠順利開展。
二、合理進行分組,提高學生小組合作的興趣
在真正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時候,如何進行分組也是需要教師去探究、考慮的一個問題,那么如何進行分組呢?教師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要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分小組合作討論教學的形式要想能夠正常開展,學生的意愿是關鍵,教師要考慮到學生想跟哪個同學成為一組,所以要遵循學生自己的意愿;其次,要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程度,在一個小組中不能都是學困生,也不能都是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各層次的學生相結合進行分組,既能起到組內幫助作用,讓學生都有所提高,又能提高整個班集體的教學效率;最后,要遵循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進行發言的原則,在小組合作開展過程中,有的學生不愿意發言,怕自己的發言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或者遭到同學的恥笑,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發言,每個學生的發言都是寶貴的,都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三、小組合作教學應該注意的事項
在物理教學中分組完成之后,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哪些教學事項來保證小組合作的效率最高,完成的效果最好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教師設定的問題應該與學生的教學進度相適應,例如:在學習動量守恒定律的時候,老師可以設定各種情景讓學生討論計算動量守恒的條件以及動量是如何守恒的,不能在教授動量守恒的時候突然讓學生討論什么是功率,功率怎么計算,這與教學的要求是相悖的。教師在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要與教學的實際相符。
2.小組任務差異化,相互借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教師布置任務讓小組合作完成的時候,可以給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任務,這樣需要全班同學的智慧和合作才能得到最終的結果,為什么要這樣分組合作呢?首先是為了防止有的小組在合作過程中不愿意去討論,只等待別人獲得的成果;其次,可以增強班級學生的凝聚力,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在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學會尋求團體的幫助,這對于物理的學習是有利無害的。
3.教師在小組合作中及時進行指導,物理課不像文科類的教學,物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一旦出現偏差,那么整個物理的思考過程就有可能失敗,小組討論出來的結果也有可能錯誤地引導了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出現偏差,因此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觀察學生的討論進度和討論的準確性,在小組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保證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四、小組合作教學帶來的實踐效果
在物理的教學中,經常會有一些重點、難點難以突破,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通常都是直接把解題的思路告知學生,學生在記住這個知識點之后再遇到類似的題型就不會解決了,導致教學的效率很低,學生也不會自己去思考。在小組合作討論教學實施之后,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都主動思維,與同學討論來獲取知識,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物理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解放,班級的教學氛圍也越來越活躍。因此小組討論教學的形式為新課改之后的物理教學帶來了一縷生機。
在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一直在尋求一種最有效的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思考的教學方法,自從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出現之后,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放,而且學生也愿意自己去學習、去探索了,但是小組合作教學尚有它的不完善之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解決小組合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高中物理教學變得越來越高效呢?這就需要老師慢慢去探索研究。
參考文獻:
[1]范永春.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4(11).
[2]黃淳.小組合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4(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