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鋒
中國地大物博,各省情況千差萬別,具體到房價上,差距也十分之大。比如在機構列出的省會(含4個直轄市)房價排行中,第一名的北京與榜尾銀川的房價差達10倍之多,北京1間廁所與銀川1套房之間,被畫上了等號。
即使排除北京和上海等直轄市,省會之間的價格差距也讓人驚嘆。作為最強省會的南京、杭州等地房價居高不下,而西寧、銀川等地樓市依然在去庫存之中,其房價差距也達到四五倍之大。
同為省會差距超乎想象
中國房價行情平臺近日公布了8月31個省會城市(含4個直轄市)的住宅房價排行情況,北京拔得頭籌,住宅每平方米均價高達48847元,上海緊隨其后,均價為44750元。
即使同為一線城市,房價差距也十分之大,北京和上海,已經遠遠把廣州甩在身后。目前廣州的均價只是北京、上海的一半,差距之大有2萬余元。
31省會城市房價榜首的北京和榜末的銀川,住宅均價對比,差距竟達10倍之多,北京的均價是48847元/平方米,銀川的均價是5025元/平方米,目前北京大部分的100平米的三居室,衛生間都在5平方米左右。
按照這樣計算,北京一間衛生間的價格為25萬元,而銀川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估價也在25萬元,也就是說,目前在北京購買一間衛生間(廁所)的價錢,在銀川能輕松購買一套50平米的房子。
同樣拿榜首北京和第17名的太原相比較,住宅均價差距也達將近6倍,北京的均價是48847元/平方米,太原的均價是8145元/平方米。也就是說,目前在北京購買一套房的價錢,在太原能輕松購買6套。
同為省會城市,其差距之大更超乎想象。根據上述數據,11個省會城市住宅均價超過1萬元,南京則是均價已經超過兩萬,杭州、福州等地房價也逼近兩萬。
而一些省會城市的均價每平方米只在五六千元左右。如中部的長沙、東北部的長春以及西北部的銀川、西寧和西南部的貴陽等地,均價在6000元上下的價位。相比之下,省會城市之間最大的差距在三四倍左右。
也就是說,在南京、杭州等地買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價格在200萬元以上,而在銀川、西寧等地,只需要六七十萬元即可。相當于南京一套房,等于銀川、西寧三四套房。
“高房價并非普遍現象,只是熱門的一二線城市才有的現象。”南京林業大學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孟祥遠說,我們姑且稱1萬元以上的單價叫高房價,全國31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房價超過1萬元只有11個。也即是說,即便在省會城市和直轄市這樣的大城市來說,高房價城市也不過1/3,大量的中小城市房價就不算高了。
東部省會最強
今年以來,多個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表現異常火爆,量價齊漲,包括合肥、武漢、南京在內的部分二線省會城市房價漲幅,甚至超出一線城市。
位于東部的南京、福州、杭州以及廣州等地,更是占據了省會房價高地的最前線。這四個省會對應的江蘇、廣東、浙江和福建剛好也是我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四個省份。
“奉勸南京主城的朋友們國慶節就不要外出了,最好宅在家里。因為自己家的房子都太值錢了,不住太可惜。一套大房子,價值500萬-1000萬,如果算5%的年化收益,每年也在三五十萬,每天1000元,五星級酒店標準!何必浪費呢?空關七天,損失八千!這么好的房子,應該好好享受!北上深更不應浪費,多套房除外。”國慶期間,類似的段子十分流行。
南京作為二線城市中“漲不停”的領軍,房價以同比上漲28.95%的大幅比例,領先另一個省會廣州,同時漲幅也是排在全國第三,南京目前每平米高達22428元。
南京二手房房價持續上漲。南京365指數顯示,9月南京二手房住宅均價為23767元/平方米,同比2015年9月的17470元/平方米,上漲了6297元/平方米,漲幅36.04% 。
另一個東部省會城市福州,也是如此。去年至今,在各種政策利好的刺激下,福州樓市行情不斷升溫,一級市場更加上演“瘋狂的土地”,陽光城拿下的一幅地塊樓面價達到了驚人的4.55萬元/平方米,比肩一線城市地價。
福州房價從 2015年7月以來,出現了連續15個月環比上漲的情況。
一二手房價格不斷往上攀升,有的豪宅項目甚至因此直接一平米跳漲萬元。福州十分知名的一個漲價幅度最大的濱江項目——中庚紅鼎天下更是宣布單價跳漲1萬元,高調報出4.5萬元/平方米的天價。

現在,福州鼓樓和臺江等核心區域單價動輒三四萬起價,偏遠一些的倉山區價格也逼近兩萬,而郊區閩侯價格也超過了一萬。福州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8月福州五區均價19318元/平方米,創了歷史新高,環比上漲10.17%。漲價最高的市中心房價,也首次突破了3萬元/平方米。
近日,首開地產福州公司副總經理彭紅進預測,“這幾年福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整體平穩,不存在忽高忽低的走勢,因此沒有發展瓶頸的存在。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不斷出新地王,福州市區‘四萬時代很快可以看到,這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中部龍頭城市,如武漢、合肥、鄭州等地,房價也基本超過萬元。從此次榜單來看,合肥住宅每平方米均價高達12537元,武漢住宅每平方米均價高達12332元,均位于排行榜前列。
“窮”省會的幸福生活
房價也是城市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的晴雨表。有人認為,一個城市的房價與GDP有直接關系。GDP雖不是房價唯一的決定因素,卻直接影響房價。
“在西安生活還是很幸福的,房價低,這是最直接的感受。”李先生的家就在西安附近,而他的姐姐和姐夫都在西安工作,收入雖不高,但生活有滋有味。相比北京,李先生覺得西安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才幾十萬,這點錢在北京連廁所都買不起了。”
西安可以說是低房價省會城市的典型。鄰居鄭州的房價暴漲,反襯出西安樓市“凄凄慘慘戚戚”的窘境。8月份,鄭州新房、二手房分別漲幅為5.2%和4.5%,獲得八月全國環比漲幅冠軍,均價10852元/平米,位居全國第二十四位;而西安房價同比下跌1.26%,銷售均價6903元/平米,位居全國第六十四位。
在李先生看來,西安房價上不去的原因,和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收入有直接關系。2002年以后,陜北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揚,造就了大量的富裕群體,這些人帶來大量資本,直接推高了西安房價,尤其是高端住宅的價格。
但是2012年開始,煤炭迅速不景氣,能源經濟破滅,陜北富裕人群無力持續購房,西安投資客戶大幅減少,市場剩下的就是中低收入的客群。
此外,西安因為產業結構問題,大量就業人口是在國企軍工單位,以及中低端第三產業服務業,金融、研發、外資等企業較少,本地企業整體實力較弱。盡管西安房價在2009年也迎來上漲,但最終產業結構制約了城市發展,居民無力支撐更高房。
在孟祥遠看來,雖然省會城市作為所在省份的核心城市,聚集了所在省份最好的教育和醫療文化等各種公共資源,但仍有不少省會由于供應量過大,目前仍處在去庫存的階段,在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過程中,這些省會仍處于下滑或不溫不火的水平。
不只是西安,目前,長春、烏魯木齊、西寧和銀川等省城房價一直處于微弱漲勢,甚至是小有下跌的態勢。這些城市大多來自能源重化省份或西部地廣人稀省份,供應過大,人口流入緩慢,面臨著不小的去庫存壓力。
在東三省三個省會城市中,近期只有哈爾濱的房價出現了上漲,另外兩個城市長春和沈陽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即使如此,哈爾濱房價相較東部二線城市仍然很低,根據10月1日發布的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數據顯示,哈爾濱9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了2%,新建住宅樣本均價上漲至7177元/平方米。
此前,網絡上還流傳著一份中國十大最窮省會城市排行榜,其中貴陽、銀川、拉薩名列前三。上述幾個省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總體經濟和房價都比較低迷。雖然貴陽的自然風光不錯,礦產資源豐富,但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導致招商引資困難,在省會中經濟GDP經常處于墊底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