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放暑假,我請了老家的姐姐過來玩,順便幫我們帶孩子。晚上,我領著姐姐進家門,婆婆熱情地來迎接。兒子小的時候,姐姐就來過我們家,也是幫我們帶孩子,所以和婆婆還蠻熟悉的。寒暄幾句,婆婆就拉著我姐的手坐到沙發上,笑著湊上前問:“大姐,你這次來打算什么時候走啊?”本來挺融洽的氣氛,一下子就有點僵住了。姐姐看了我一眼,有點尷尬,不置可否。我趕緊對婆婆說:“姐姐是我請來幫忙帶兵兵的。”婆婆開心地說:“那我可以放假啦。”
晚上,婆婆做菜,正巧,老公下班帶回來一盒生鮮澳洲牛排。我說,姐姐來了,加個菜,煎了大家一起吃掉吧。婆婆一聽,趕緊阻攔:“今朝我已經燒了很多小菜了,還是放在冰箱里,明天吃吧。”別人家來客人,恨不得把冰箱掏空了,燒滿滿一臺子菜款待客人。婆婆倒好,反一反,這算什么待客之道?我說:“媽,牛排還是吃新鮮的好,凍過就不靈了。”婆婆說:“沒關系,超市里賣的肉不都是冷庫里的嗎?”我給老公使了個眼色,他接到翎子,對婆婆說:“媽,我今天特別想吃牛排。”“你那么胖,吃什么肉?我今朝特意買了兩條魚,很新鮮的,吃不光隔夜就腥氣了。”婆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邊說一邊就把牛肉塞進了冰箱,我真是感覺好無奈……
婆婆是個心直口快的人
我家婆婆就是這么個人,心直口快,說話從不經過大腦,想到什么說什么,煞風景她也不管。用上海話來說就是勿會看“山勢”。剛開始和她相處的時候,我不太了解,就為了她的一句話心里憋半天的氣。那次,我生兒子剖腹產,進手術室前因為心里緊張,就拉著老公多說了兩句。婆婆站在一旁,突然說:“哎喲,又不是你一個人生孩子,那么多女人都剖腹產,有什么關系?”當時,我聽得就冒火了,心想:我是為你們家生孫子,你不關心就算了,還說這些風涼話。怪不得人家說,婆婆和媽媽不好比。事后,老公和我分析說,婆婆那句話里的意思是想讓我放松點,別害怕,不會有事的。老公給我打預防針說:“我媽講話就是這樣直不籠統的,你別往心里去。”
坐月子的時候,婆婆搬來和我們同住。她幫我帶孩子,做家務,手腳是特別勤快,但是那“嘴”真是有殺傷力。我給寶寶喂奶,有時候沒調整好姿勢,寶寶吃不上,婆婆就在一旁說:“我們寶寶真可憐,媽媽太笨了。”雖然她是對著寶寶半開玩笑半逗樂的樣子說的,但我聽著總歸不舒服。我本來沒有喂好寶寶心里就著急,被你這么一說,心里又添了堵。還有,她老喜歡在客廳和家里的三姑六婆打電話,就說,我每天都很忙很忙,我是到兒子媳婦家做免費保姆和月嫂來的,不是來享福的……我知道她說這些話都是無心的,和親戚朋友拉拉家常很正常,可是在兒子媳婦家這么大大咧咧地說,總是有點不妥吧?
婆婆頭腦簡單
這不,也不是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有一回,兵兵幼兒園的班主任間接地和我反映說,你家婆婆到處亂說話,她老是在外面說我照顧你們家兵兵,給你們安排暑托班。弄得幼兒園其他老師都知道我收了你家紅包。確實,那次為了能讓兵兵上暑托班,我們找了班主任幫忙,私下里送了個紅包。婆婆跟別的老師一說,班主任自然會有不高興。我回家說了婆婆,她還有點委屈,說:“我是真心想夸她,想感謝她,我沒說她收紅包的事情啊。”哎,人家都會有聯想的呀!只能說婆婆頭腦簡單,心思單純。
臨睡前,姐姐進我們房間來找我,問:“你婆婆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她不喜歡我來?”我連忙說:“不是這樣的。”婆婆話中的意思我明白。她問我姐要在上海住多久,其實是想了解這次我姐來了,她可以回家休息多久。她不想煎牛排,也不是對我姐有意見,而是真心想節約。她覺得我姐是自家人,沒必要客氣來客氣去,小菜夠吃就行了,不要浪費。誰叫婆婆是個實惠人呢?
我跟老公不無擔心地說:“姐姐是我請來家的,來幫我們帶兵兵。你媽這樣說話遲早要把她得罪。再說媳婦娘家來客人,多燒幾個菜又怎么了?這是給我面子。”老公說:“我媽就是這種人,你又不是不了解。她要是懂得給面子,看‘山勢,怎么還會亂說話呢?”“那怎么辦?”家有一個不懂人情世故、不會說話的婆婆,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