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毅晗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計算機在我們的生活中重要的幫手,對計算機能力的掌握是現在人才所必備的技術。我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對于計算機的操作能力沒有相應的培訓方式。所以本文就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突出的實用性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教學;實用性;教學
1 以就業能力的提升為基本指導方向
從教育的本質上來看,學生的發展是教育的根本,我們進行教育的目標與初衷都是為了對學生的素質與能力、道德與品質進行全面的發展,但是我們就教育的實用性來說,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實際的生活將,可以運用這些能力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對生活與工作中的困難進行克服,獲得一定的生存技能。這是現在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要組成方式,現在高職院校內應該將養學生對計算機能力的提升作為其教學的主導方向。高職院校間對于就業競爭力的評價,是對高職院校辦學實力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這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所開展的計算機教學時,應該首先對學生的就業市場做一個充份的調砸死,對于現階段社會的對于計逄機人才的具體要求進行歸納,并根據以經獲得的信息,對于教學結構與內容進行整體的設計。
2 計算機教材選擇要突出實用性
所有的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著教材展開的,因此,教材內容的成熟與我們的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關聯,實用性的教材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機的技術的系統性的知只,對于學生的視野開拓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實用的教材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更好的進行自主的學習。
第一,教材中的知識在講解時,需要有明確的脈絡,而且內容細致而充份,但是不能過于的復雜與精深。例如,對于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只要滿足學生的日常實際過用就可以,不能對一 些系統性的知識進行強調。
第二,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一些學習基礎,對計算機課程中所使用的教材進行選擇。例如,高職學生與高等教育學生相比較,高職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的學習上需要不斷提升的,我們不能將高等教育的計算機教學材料在高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進行使用。這樣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
第三,在對教學內容的確定與分配上,應該將理論與實踐部份相結合,更注意實踐課程中的內容,而理論內容在其中應該起到輔助的作用。
3 課程設置突出學校特色,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高職院校算機技術的實用性的展現,就是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二者的有效結合可以對其他學科的發展進行促進,對自身實用性能進行價值的體現。通下以下的兩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體現:
第一,高職院校可以從對自身的辦學的優勢與特色專業的突顯進行入手,將校內的一些具有專業優勢的學科進行相互的結合,通過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進行新課程的開設。例如:某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是電子商務,我們可以開設一門與計算機技術進行結合的課程新課程。如果其特色專業是市場營銷,那么我們可以將計算機教學了融入市場營銷的知識,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其思路就更加的開闊而且未來在就業時,可以具有更多的選擇。
第二,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上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學生學習時的興趣,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課得程的設置時,需要將實用性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結合,并且根據學生的意見與建議,進行課程的設置,這樣可以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
4 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第一,高職院校的教師,對于學生在教育當中的主體地位必須要有一定的認識,而且對在對教學的效果進行提升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的興趣,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行調動,讓學生自主的進行課程的 學習與探索。例如:計算機的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數據庫的學習時,可以先選擇一些以往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展示,讓學生增加對數據庫內容的認識,對其強大的功用有一個了解,知道其應用的范圍,讓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
第二,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教學的方法進行選擇,對于計算機基礎的原理知識,我們可以使用講授的方式進憲,對于一些高級編程的語言與對一些軟件的使用時,則需要教師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而進行編程的技巧時,則需要我們進行課堂的討論方式進行教學。而當講解到系統的開發時,則需要教師以小組合作進行案例教學、或是項目驅動教學的方式進行,下面我們可以將項目教學法為例:在學生學習《網站設計與制作》時,我們要求學生對于Dreamweaver這個網站開發工具進行熟練的掌握,并且對于其中的網頁樣式CSS+網頁布局DIV的運用能力進行使用,教師可以將“網站前臺設計與制作”這個項目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從實踐操作過程中,對PS、Flash、Dreamweaver等相關的內容進行掌握。
第三,我們在教學當中應該注重實踐內容,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首先,教師應該要課時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為學生安排實踐與練習的機會,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其次,將現在社會中應用較廣的一些計算機操作軟件引入到課程當中來,特別是一些與學生專業具有很強關聯性的軟件,讓學生在對軟件的學習與使用中,加深對于專業知識的獲取。其三,建立一些項目,讓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在教師的幫助下,相互合作完成項目,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提升。最后,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學科間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從競賽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5 結束語
我們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計算機技術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推動力量,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計算機的教學當中,應該以學生的就業能力為教學的主要導向,對計算機教學的實用性進行突出為根本目的,在進行計算機技術的課程設置時,對計算機技術的教材進行選擇時,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進上,應該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進行。保證學生在學習完課程以后,可以更好的應用于未來的工作與生活當中。
參考文獻
[1]趙喜明.實用性授課目標對高職計算機教學起到的意義[J].消費電子,2013(06):215-215.
[2]霍曉旭.通過突出實用性改革高職計算機教學[J].技術與市場,2015(07):397-397.
[3]郇濤.談突出實用性改革高職計算機教學[J].電子制作,2012(12):120.
作者單位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