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洪霞
?
加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建立可持續的制度
——對建湖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統計調研及思考
文/徐洪霞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齡人口數量不斷增長,養老問題已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面對低收入甚至無收入人群的社會保險制度,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對提高居民社會保障預期、拉動消費、鼓勵創新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對所在的江蘇省建湖縣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情況作了統計調研。
2007年該縣率先在全市探索推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的新農保制度,2010年該縣被國家人社部確定為“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2011年開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與新農保同步推進。2012年,該縣在全市率先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并軌運行,執行統一的繳費標準,享受統一的政府補貼和養老保險待遇,實現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體化,填補了長期以來該縣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就業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空白。截至目前,該縣城鄉居保參保人數達18.63萬人,領取基礎養老金人數為14.2萬人。
今年初,該縣新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對以前的政策進行了修改完善。
(一)增設了繳費檔次
新制度的個人繳費檔次增加到15個,分別為每年1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18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15個檔次,其中500元檔次為標準檔。100元標準只適用于低保戶、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
(二)提高了繳費補貼
為進一步激發城鄉居民參保,縣財政對各繳費檔次的補貼標準作了調整,最高補貼標準從50元增加到90元。具體為:選擇100元檔次繳費的,每人每年補貼30元;選擇300--400元檔次繳費的,每人每年補貼40元;選擇500--900元檔次繳費的,每人每年補貼60元;選擇1000--1200元檔次繳費的,每人每年補貼80元;選擇1500元及以上檔次繳費的,每人每年補貼90元。對重度殘疾人、低保戶等繳費困難群體,縣財政為其代繳100元的養老保險費。
(三)新設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制度
參照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做法,對參保人員死亡的,一次性給予喪葬補助金,標準為1300元。
(四)新設了“繳費年限養老金”
現行的國家、省、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規定,參保人員60周歲后享受“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今年建湖縣嘗試設立了繳費年限養老金, 規定參保人員按500元標準檔或以上檔次繳費達到15年以上的,在其年滿60周歲領取待遇時,給予適當的獎勵性補助,即按2元/年的標準發放繳費年限養老金。
以最低繳費年限15年為例,按15個繳費檔次分別進行測算,參保人員到達法定領取待遇年齡(60周歲)待遇標準具體如下:繳費100元標準的,領取待遇約為129元;繳費300元標準的,領取待遇約151.7元;繳費500元標準檔的,領取待遇約205.4元;繳費1000元標準的,領取待遇約261.5元;繳費1500元標準的,領取待遇約316.6元;繳費2000元標準的,領取待遇約370.5元;繳費2500元標準的,領取待遇約424.5元;繳費3000元標準的,領取待遇約478.5元。
以上測算均未考慮個人賬戶利息積累及基礎養老金的正常調整以及喪葬補助金制度。
(一)繳費檔次普遍較低
城鄉居保采取的是自愿投保,該縣參保繳費的人員中,年繳費選擇100-200元的占36.6%,選擇300-400元的占33.7%,500元以上的占29.7%。由此可見,選擇繳費檔次為100-200元的成了參保繳費“主流”。
(二)參保繳費年齡結構偏大
據統計,近三年來全縣平均每年參(續)保人數為16萬人左右,其中45-60歲的參保繳費人數為10.5萬人左右,占總參保人數的65.6%;45歲以下的參保繳費人數為5.5萬人左右,僅占總參保人數的34.4%。
(三)城鄉居民養老待遇水平偏低
從測算的情況來看,城鄉居民的領取待遇水平普遍偏低,與蘇南等地區的差距較大,與機關事業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之間差距較大。
(四)村級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尚未完全到位
目前全縣大部分村(居)沒有專職保障協理員,多數由村會計或其他人員兼職且沒有正常的工作經費,不能很好的滿足參保人員繳費、查詢、領取等方面的需要。
(一)提高城鄉居保參保的強制性
建議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凡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均應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二)建立待遇正常增長機制
建議參照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正常調資做法,每年按10-15%的幅度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同時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自然增長機制,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隨著經濟發展逐年增長。
(三)逐年提高財政補貼標準
建立逐年增加的財政補貼機制,加大對參保人員的補貼力度,充分調動參保人員的續接繳費積極性。
(四)逐年提高繳費年限養老金標準
建議調整繳費年限養老金補貼標準,對參保者選擇500元及以上標準,正常繳費15年以上,每繳費一年養老金每月增加至5元。以后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鄉居民收入可適當調整。
(五)進一步加大基層平臺建設投入
按照“服務規范化、信息化、標準化”的要求,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確保城鄉居保經辦管理服務真正實現“四個不出村”。
(作者單位:建湖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