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明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1
摘 要 本文對影響我國社區體育的發展制約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相應的措施及其對策。
關鍵詞 社區體育 制約因素 對策
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產生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產物。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也越來越迫切,城市社區體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趨勢。但是,由于不同城市社區體育的發展不平衡性、社區體育的社會背景及其特點有一定局限性、充分發展又有許多因素的制約性,所以城市社區體育在承接這些職能有些力不從心。本文將從制約城市社區體育的發展的因素著手進行分析探討,提出對策,明確城市社區體育的社會定位,為發展城市社區體育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一、影響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政府部門對城市社區體育的定位和社區居民對體育價值的認識不夠
1.社區體育的發展,是以社區為基本而展開的。政府部門把對社區體育的界限定位是在社區中存在的一種體育現象,把社區體育的發展與社區發展和建設分離開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分離開社區發展、社區建設,單獨地談論社區體育的發展,只能是拿體育來說體育,很容易導致人們認為社區體育的發展只是體育領域的事。因而制約了社區體育的發展。
2.社區居民對體育價值的認識不夠,對體育活動的需求不足。
比較多的個人空余時間和自由性是社區體育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不能對社區體育的發動、組織和管理做硬性干預,而應該對體育需求進行刺激、對體育參與者的積極性進行調動和引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空余時間會越來越多,這就為更好地發展城市社區體育提供廣泛的發展空間。但是,大眾體育發展的許多條件還不太成熟的階段,需求不足的體育活動對社區體育發展的影響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制約因素。
(二)城市社區體育的設施資源
占有空間是體育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所以興建、添置、維修場地設施,都是需要資金的投入,這是一個現實問題,而且開展活動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經費。社區經濟實力直接關系著社區體育的發展。社區體育發展比較發達的是在我國東部及沿海發達地區,而社區體育的發展在西部地區城市就相對來說較為落后。從總體上看在現有的經濟條件下,缺乏用于社區體育發展的經費,對社區體育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制約,很可能會長期存在這樣的矛盾。
1.體育設施缺乏政府支持與規劃。
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場地設施亟待開發。經調查發現,休閑體育公共服務場地與設施建設成為社區居民的首要需求,盡管政府對目前住宅建設有硬性規定,但調查顯示,我國城市大部分社區體育場地設施遠遠達不到標準。另外,我國體育場地大多數屬于教育系統,而學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率較低,同時開放的體育場地其利用率也不高。因此,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場地設施建設亟待開發。
2.經濟支持,缺乏社區體育資源。
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功能存在弱勢性,盡管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具有促進人與人的和諧、促進人自身的和諧、促進社區文化和諧以及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等功能,但基于休閑體育的隨意、自由、個性化等特點,更多的社區居民喜歡參與散步、棋牌、慢跑、電子競技游戲等運動項目,有組織的活動的開展難以組織,指導服務也難以跟進,休閑體育的強身健體作用相對不明顯,與全民健身活動有一定的區別,存在一定的弱勢性,使得政府部門對休閑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視力度不夠。因此,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功能的弱勢性,是制約我國國城市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城市社區體育的組織管理
1.管理者素質低,對社區體育的管理職責不明確,現行的行政職能當中,基本的行政單位是社區居委會和街道辦事處,在理論上社區體育的管理者應當是社區的居民自治組織。但是現有的社區居民自治與真正代替政府和企業承擔社會賦予的管理責任還有較大差距。
2.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模式是制約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計劃經濟體制下,城市社區體育大都由政府管理,統一安排場館、時間、內容及運作,管理內容較為籠統。各社區職能部門又沒有設立相應的社區體育相關部門,缺少了具體的體育管理組織和執行機構。因此,體育活動得不到廣泛的開展,完全依賴于社區居民對體育的積極性。
(四)城市社區體育的指導服務
1.休閑體育組織與指導服務的數量尚需進一步加強。社區體育工作中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盡管近年來社區體育指導員的人數有所增加但相對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差距較大。
2.體育組織與指導服務專業性差。目前,主要承擔休閑體育活動指導任務的是社區有鍛煉經驗的居民,其次才是聘請的體育社會指導員和學校的體育老師。由于社區居民對鍛煉的科學性、鍛煉的質量、趣味娛樂性等的不斷提高,對指導服務人員的質和量也有較高的需求。因此,休閑體育組織和指導服務數量的不足以及質量的不高也是制約社區體育建設和發展的障礙。
二、建設和完善城市社區休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社區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社區的體育設施配套建設是社區體育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因此對社區體育配套設施的數量、質量及功能等方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加強社區公共設施建設。在社區管治施政過程中,公共設施的規劃與設施是重要組成部分。政府要明確職責定位 , 逐步完成向責任型和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政府要從公共管理組織的角度整合社區公共資源,加強公共設施建設,滿足居民需求。
(三)加強社區體育管理人員和體育指導人員的培訓。
體育管理人員和指導人員是提高體育鍛煉質量和提升群眾科學健身理念的重要管理者和引導者,因此必須加強社區體育指導站管理人員和體育指導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和指導站管理水平。
(四)加大社區體育的宣傳,增強居民的社區意識,營造社區體育氣氛。
(五)加強對社區體育的科學研究。
(六)切實加強社區體育的中介意識。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公民個人依法興辦體育,推動依法成立的體育社會團體開展體育活動。形成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體育發展的氛圍。
參考文獻:
[1] 凌桂蘭.社區體育發展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08).
[2] 鄭天敬.淺談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