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斌+尹寶成
摘 要 本研究對河南省有關網球社會指導員、網球教練、網球愛好者、社會體育專業的有關師生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網球愛好者對網球社會指導員的要求與社會指導員本身的綜合素質有著明顯的差異。現今有關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式所培養出的網球社會指導員已經不能滿足大眾網球愛好者額對網球社會指導員的需求,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式有待改進。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2
一、前言
網球社會指導員作為一個新型的行業,隨著網球在中國的的發展,也開始在群眾體育活動中得以迅速開展。通過對河南省有關網球社會指導員、網球教練、網球愛好者、社會體育專業的有關師生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中發現:社會中逐漸形成以網球文化為核心,以網球運動為外在表現形式的網球運動發展模式,網球成為大眾喜愛的娛樂健身活動之一。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河南省的網球愛好者、社會體育專業的教師、在校的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網球社會指導員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期刊網,洛陽師范學院圖書館檢索和收集有關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法,并對文獻整理分析記錄,綜合多方面的因素,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的支撐。
2.數理統計法
對實驗前后所得數據用采用SPSS16.0統一進行處理分析。
三、結果分析
(一)大眾網球愛好者對網球社會指導員的綜合能力需求分析
由表1顯示,社會對網球社會指導員的文化禮儀的需求很重占到54.2%,尤其是,英語能力和口語及網球技、戰術的需求都超過77%.交流溝通能力也占到比較重的比例,占到59%,對網球社會制指導員的科研創新能力要求也非常的高。大多數的網球社會指導員的文化水平低,對新技術信息的獲取的渠道很單一,交流溝通能力有限不能及簡潔明了的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見,從而導致了與網球愛好者的交流障礙和技術的創新,使得多數的網球愛好者失去了對網球運動的熱愛。
(二)高校社會指導員的培養目標分析
在對幾所高校學生和教師進行“社會體育專業培養目標”的調查發現(見表2):對高校社會指導員的培養目標認為沒有依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本學校的特色專業的優勢來制定的培養目標中學生的占到37.5%,老師占45.46%;對培養目標與社會會關系的需求是否與社會需求發展緊密聯系,能否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中30%的學生認為培養目標沒有緊密聯系社會發展需求,30.30%的教師認為培養目標與社會脫節;社會體育專業要突出社會體育的特性,不能與體育教育的培養模式像類似。關于這方面有有20%的學生和24.24%的教師認為社會體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沒有突出社會體育專業的特色性,與體育教專業類似。依據分析顯示,超過85%以上的師生認為社會體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在與社會需求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高校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市場定位是依據培養具有社會理論知識、大眾休閑體育項目的專業技能,能組織管理大眾體育愛好者與心理咨詢、體育相關產業的經營與開發的人才為培養目標。
(三)網球社會指導員培養方式的構建
1.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明確提出:“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受到體育科學研究基本訓練的體育專門人才。”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目標的方向要:(1)能敏感的把握網球運動的特點與社會的需求。(2)明了網球運動在社會的背景。(3)理解基本的網球運動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損傷的急救理論。(4)理解與網球運動有關的社交理論,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價值和指導培訓的方式,發展網球社會指導員的職業意識。(5)成為優秀的網球社會指導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6)能建設性的解決具體網球指導過程中情景問題的能力,只有嚴格的要求才能培養出受網球愛好者歡迎的網球社會指導員來。
2.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中的課程設置
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要緊緊圍繞和針對網球領域的特點、針對王運動發展的需要、針對網球社會指導員職業崗位的應用性、實務性、技能性需求。因此課程設置及相關的教學環節改革的重點應該是在保證理論課授課時間的同時,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培養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課程結構應更具特定職業崗位要求,根據網球在大眾體育的發展對所需的網球社會指導員的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要求來定,突出實用性、實踐性。
(三)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式
1.在職進修
網球社會指導員文化素質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尚缺乏新形式的系統專業知識,因此,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式應首先考慮將網球社會指導員以在職或者函授的形式來學習日新月異的網球運動技能、網球文化禮儀,讓網球社會會指導員能更有效的具備從事市場經濟下的網球運動的指導培訓工作。網球技術的培訓和更新更多的出于高校的網球培訓機構,社會群體中也有從專業隊員開設的培訓,專業的技術培訓只能對心在的網球社會指導員的技術起到創新和補助的作用,但實質的基礎還是有高校對網球技、戰術的培養。
2.培訓機構內部培訓
主要是在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訓機構內部,針對當前的社會需求,所接觸的群體和將要面臨的問題,在網球社會指導員培訓機構內部對網球社會指導員進行培訓。內部培訓針對性強,而且形式多樣,是目前網球社會指導員人才培養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以下具體方法:
(1)課堂或者場地講授。指聘請社會體育學與網球運動的專業人士(教授、獲得省以上比賽前三名的網球運動員)到機構內部,對所有要培訓的網球社會指導員場地上進行網球運動的專業技、戰術與專業理論的講授,在課堂上對網球社會會指導員進行文化禮儀、英語、英語口語的培訓,以達到適應社會需求為目的的培訓。
(2)模擬實際場景培訓法,事先把課堂或者比賽場地上所要表現出來的問題,告訴即將要培訓的學生(在指導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讓指導者在指導過程中一次遇見實現設計好的問題,以體現指導者再遇見問題的怎樣快速的找出應對方法,這種方法能更有效的鍛煉網球社會指導員的決策能力和思維能力
3.引進外來人才
網球運動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與時俱進。這對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全方位的要求都提出來很高的要求,單獨的培訓技能和進修文化理論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這種形勢下采用引進外來人才的方式,作為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式的必要補充。外來人才有許多優點,會帶來新的專業知識、技能,新的訓練方法,增強了網球社會指導員技術的創新能力,對外語的口語的額培養也起到不足的作用,使學員對外語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同時能給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內部造成競爭壓力,調動他們的工作中的積極性。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式不能結合社會需求進行科學的培養、高校對網球社會指導員的培養方式太單一,不能結合社會的需求進行靈活的培養,使得多數網球社會指導員不能適應社會需求,阻礙了網球的發展
網球社會指導員對新信息的接受和利用能力有限。信息的接受能力是網球社會指導員對網球技戰術的更新和再利用,不能有效的利用網球信息資源就會失去很多網球的創新機會,現在的網球社會指導員對網球運動的信息接收和利用的關注度不夠。
(二)建議
1.構建網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內容要具有針對性、實用性,課程設置具有科學性。只有結合社會的需求,才能跟上市場經濟下網球的發展,才能在競技網球的運動的影響下讓更多的大眾體育人口對網球產生熱愛。
2.提高網球社會指導員、教練員自身的綜合素質,經常組織教練員參加培訓,逐步提高技術水平,豐富教學訓練經驗,同時在培養初級網球社會指導員時,增強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著重培養網球社會指導員的英語的口語能力,增加口語能力的測試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陶志翔等編著.網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
[2] 劉兵、光磊.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存在問題與發展方向研究[J].河南:中州體育.2009,6.(6):34-38.
[3] 陶志翔等編著.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4] 夏貴霞,舒宗禮,夏志.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我國社會體育專業人培養創新研究[J].四川: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7(4):95-98.
[5] 曾瀚民.論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J].山西:體育藝術.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