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芳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近幾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下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經濟組織形式。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提供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來實現成員互助目的的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才能健康發展。
1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為了促進生產發展,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管理民主既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又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可以說,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能促進合作社的發展;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又會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步伐,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2與政府及基層組織的關系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實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以共闖市場,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是適應市場經濟需要而產生的新的獨立市場主體。政府要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組建和規范發展,要給予實當引導和扶持,幫助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為合作社發展創造條件,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努力為合作社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幫助合作社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但不得干涉合作社內部事務。集體經濟組織要支持合作社的發展,為其提供技術服務和信息。以前由村集體組織開展的產業結構調整,實行無公害標準生產等工作,可以逐步交給合作社來辦。
3與當前農村經營體制的關系
當前我國農村實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承包經營已被農民廣泛接受,但還有相當部分農民把承包經營片面地理解為分田單干,“統”的方面難以體現。家庭承包經營的特點是:規模小、經營散、信息不靈、技術含量低、農產品質量差,不利于參與市場競爭,逐漸成為我國農村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針對當前體制的這些不足,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把農民組織起來,為農民提供統一供種,統一生產標準,統一銷售服務等,以應對新形勢,彌補當前農村經營體制“統”的方面的不足。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是對當前我國農村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否定,而是對當前農民經營體制的補充和進一步完善。
4自身發展與服務社員的關系
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原則之一是: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要任務是:統一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統一制定并組織社員實施產品生產質量標準;統一采購;統一銷售社員的產品;統一注冊商標等;實行二次分配。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統一的,合作社也一樣,如果只強調服務社員,合作社自身就得不到發展,那么由誰來服務社員呢?如果只強調合作社利益,就背離了發展合作社的初衷和原則,那就不是合作社了,就不會有更多的社員加入。因此要妥善處理好合作社自身發展與服務社員 的關系,只有合作社自身得到較好的發展,才能更好地服務社員;合作社只有更好地服務社員,才會增強吸引力,吸納更多的社員加入,促進合作社更快發展。
5社員、能人、帶頭人的關系
一個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般都會有一個好的帶頭人,好的帶頭人一般都是能人。但能人不一定是好的帶頭人。一般來說,具有一技之長,或在技術上有專長,或有農產品銷售渠道,或有管理經驗等就是能人。但好的帶頭人除了這些,還必須對合作社有感情,并且要有相當精力服務于合作社;此外還要辦事公道正派,只有同時具備這三項條件,才能稱得上是合作社的帶頭人。如果能人不同時具備后兩條,能人很可能成為合作社的“亂人”。能人要成為帶頭人,除具備一定的素質外,尊重民意,聽取民聲,管理民主是必不可少的。合作社成員地位平等,社員在行使權利時實行一人一票,并平等地享受合作社提供的服務。合作社的社員,能人,帶頭人都是合作社成員,都必須遵守合作社的章程,享有章程規定的權利,盡到章程規定的義務。只有這樣,才能使合作社所有成員和諧共處,并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6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關系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組織。而產業結構調整就會出現更多的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從而為發展更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了可能。
只有正確處理好以上幾種關系,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壯大起來,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占據一席之地,并不斷地研發新品種,創品牌來獲取最大的經濟收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