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穎
【摘 要】通過對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存在問題;對策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in hebei provin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要目的在于把農民引入市場,把傳統農業轉化為現代化農業;加速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縮小城鄉差距,解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
1目前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農民文化水平低,缺乏農業標準化生產意識和技術
2009河北省農村勞動力初中及以下人員占7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9.6%。文化程度低,信息閉塞導致農業生產者接受新生事物能力低,應用新技術能力差,制約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生產中農民缺乏農業標準化生產意識和技術,多認為無公害生產成本高于常規生產,不愿意使用無公害生產技術,加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檢測手段、監管制度方面仍不完備,使農業生產環節污染嚴重,與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不相適應。
1.2龍頭企業自身實力弱,帶動能力不強
河北省龍頭企業多數實力弱,規模小,農產品生產的科技含量低、競爭能力弱、帶動能力差。農產品的利潤低、信息不靈、資金不足、人才缺乏等原因使企業效益難以提高,制約了龍頭企業的發展。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生產和加工的主力軍,是農民與市場相聯接的橋梁和紐帶。龍頭企業自身弱就起不到對農業產業化的帶動作用,與農戶的聯接機制不夠細致,無法有效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就沒有切實起到橋梁的作用。
2對加速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的幾點建議
2.1提高農民素質,建立完善科技培訓體系
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增強法制觀念和質量意識,把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農業生產者易接受、好掌握的技術和模式,充分發揮農廣校主渠道作用,繼續大力實施農民培訓工程,確實落實培訓資金,健全培訓機制。加快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科由區域中心站承擔起公益性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2.2加強農業生產者標準生產意識,提高農產品質量
使農業標準化覆蓋產前、產中、產后。以推動農業生產專業化和科技化。改變傳統習慣,促進生產者由小生產者向誠實守信的商品生產者轉變,實現農業生產者企業化,持續、有效、合理地開發利用農業資源,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嚴格農業投入品監管,加大源頭治理,推進農資市場誠信服務,規范經營行為。
2.3做強主導產業和產品,搞好規模化的生產基地建設
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立足本地優勢資源,重點做強主導產業和產品,扎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生產基地是龍頭企業的依托,是主導產業的基礎,建設生產基地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優勢農產品資源分布,進行統一規劃。盡快建成幾個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商品生產基地。
2.4正確定位政府職能,制定促進農業產業化的優惠政策
政府要發揮好對農戶、企業、市場的組織協調作用,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并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科技人員到農業龍頭企業任職,深入農村搞培訓、搞示范、領辦創辦科技開發園區。農業產業化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推動,只有政府制定優惠政策,才能真正促進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