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二軍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被稱為“晉北鎖鑰”,總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現轄14個縣(市、區),185個鄉鎮,4971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0余萬人。忻州市農業以種植高粱、玉米為主,被稱為“小雜糧王國”。因此每年有大量的秸稈產生,農作物秸稈成為農村面源污染的新源頭。每年秋冬之際,總有大量的高粱、玉米等秸稈在田間焚燒,產生了大量濃重的煙霧,即浪費了能源,又破壞了生態環境。同時,也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瓶頸問題,甚至成為殃及城市環境的罪魁禍首。因此,發展秸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1秸稈的價值用途
農作物秸稈,尤其是玉米秸稈和小麥秸稈極為珍貴,其燃燒值約為標準煤的35%,每生產1噸玉米可生產2噸秸稈,3噸玉米秸稈就可以產出1噸蜂窩煤。據有關統計,忻州市每年可生成約380多萬噸秸稈,如果將我市年產的農作物秸稈全部用來做燃料,可折合約130萬噸標準煤的熱值。農作物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主要由玉米秸稈和小麥秸稈作為原料經生物炭化制成。產品易燃、無煙、無味、無污染、無殘渣、不易破裂且形狀規則,含炭量高達80%以上,熱值高達4200至6000大卡,可以再生,燃燒時排放的SO2很少。炭化是提高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使用價值的重要手段,炭化方式和炭化工藝直接決定了其機械強度、熱值、生炭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標。 同時,農作物秸稈生物質蜂窩煤是代替傳統煤炭和液化氣等高品們的“綠色”民用燃料;原料炭化產生的尾氣可制成秸稈醋液產品,用于養殖和公共場所除臭、抗禽流感、殺蟲劑等;炭化爐溫度高達200—500度,要用循環管道采集后向住房提供暖氣或熱水;工業中大量使用的化鐵爐、鍋爐,生火時而耗用大量劈柴點火,劈柴售價遠比煤高;用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代替劈柴和煤較為經濟。秸稈生物質炭進一步處理為活性炭,可廣泛應用于制藥、化工等行業。也可用于污水處理,隨著環境保護的強化,凈化廢水、廢氣所需活性炭的用量會越來越大; 可以做沼氣的發酵原料。
2目前的現狀
每年產生的秸稈,成為“用處不大”但必須處理掉的“廢棄物”,同時農民為了省費用、圖方便。在此情況下,完全由農民來處理,就出現了大量焚燒的現象,從目前情況仍然不能令人樂觀。秸稈還田方法不當、影響作物生長,秸稈焚燒污染大氣環境,綜合開發利用又面臨著技術不成熟、投資比較大、效果比較差的窘境。現在是農民急于焚燒,而政府急于封堵,二者就打起了游擊戰。
3采取的措施
利用秸稈汽化原理和技術,在農村推行秸稈沼氣工程,這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但是,由于秸稈利用的具體工藝還不完善,政策和資金投入不足,市場運作力度還不夠,秸稈加工設備以及相關加工設施有限,秸稈使用技術比較低下,秸稈綜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所以出現了當前的兩難困境。
以上情況表明,秸稈焚燒與秸稈多少沒有關系,而與秸稈綜合利用率低下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解決秸稈綜合利用的問題。但如何提高,卻不是農民自身可以解決的,必須采取多管齊下的措施與辦法。
3.1要明確的是,秸稈問題必須通過市場化的途徑加以解決,即要以市場化的理念來認識秸稈的資源價值,看待其發展前景,要以企業化的制度來推進秸稈的綜合利用,拓寬其開發利用的途徑。
3.2要明確和突出政府對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責任。第一,政府要加大推進秸稈科學研究的力度。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了秸稈研究,目的是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秸稈高值化技術提供科學基礎,促進我國秸稈生態產業鏈的發展。但是,由于尚未建立比較完善的具有秸稈特性的轉化過程理論和技術體系,所以在適用技術及其推廣方面還不成熟。
3.3必須改變現行的秸稈利用技術效率較低、經濟效益差、投入產出不合算的狀況。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力度。這些年,我國各地政府在秸稈開發利用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支持力度不夠,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和措施沒有跟上去,公共服務不到位,民間投資也不到位,使加工設備、基礎處理設施配套不足的狀況長期延續,秸稈綜合利用嚴重滯后。政府同時也必須加大宣傳和服務工作的力度,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秸稈綜合利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3.4還要明確農民和農村集體組織在秸稈綜合利用中的任務和責任,不僅要做好宣傳,而且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
4秸稈利用的前景
在實踐中,我市積極探索,創造性地采用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辦法。如利用秸稈造紙;或者利用秸稈生產無甲醛系列秸板,廣泛用作高檔家具、高檔包裝、高檔建筑材料以及高檔音箱等基材,既能增加農民收入,也能增加財政收入,使秸稈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鼓勵農民擴大養殖規模,使秸稈成為牛羊的粗飼料。
秸稈綜合利用對緩解資源約束、減輕環境壓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走出了一條農村節能減排的低碳路。我相信,通過政府、企業、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秸稈綜合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一定能夠推動我市秸稈利用走出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路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