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蓮

摘要: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指導下,單位財務管理者開展了整體化財務改革工作。其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其應對策略研究是單位財務改革研究的重點。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是集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地區項目管理為一體的科研型事業單位。本文以此單位的財務實踐內容為基礎,開展會計核算理論與實踐研究,以期為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實務水平提供一些支持。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與對策
做好事業單位財務改革,促進其財務管理工作穩步發展,成為了當前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了做好更好的指導事業單位做好會計核算工作,財政部于2013年發布執行了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新制度的執行對于解決會計核算主要問題,起到了政策與實務兩方面的指導性支持作用。為此事業會計管理與工作人員結合新制度特點,以核算管理控制、資源保障、制度建設以及整體化核算理念為基礎,開展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實踐研究。
一、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財務理念落后,造成核算管理缺乏有效控制
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者通過有效的財務手段,完成對核算管理的有效控制,可以很好地提高財務核算質量。但是由于事業單位長期受到計劃經濟體制,其財務管理理念極為落后,影響了財務工作者對核算的有效控制。就以資產負債科目核算為例。新會計制度加強了資產核算內容,需要利用核算控制手段實現資產,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升值。但是由于傳統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中,其資產類項目核算要求較低,使財務工作者缺乏升值理念,難以實現資產升值的控制管理。同時在負債項目核算中,由于財務人員收到傳統核算理念影響缺乏債務風險意識,未按照制度要求開展債務風險核算,造成了風險管理失控的出現,也是事業單位財務核算中較為常見的問題。
(二)人力物力資源基礎缺乏,影響核算的正常開展
完善的財務與物力資源支持,有助于會計核算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事業單位長期對會計管理缺乏必要重視,造成了資源的缺乏。財務管理人力資源主要是指具有財務管理經驗與能力的財務工作者。但是核算過程中人力資源出現了兩級分化的情況。一方面事業單位內長期從事會計管理的工作人員,對于單位整體財務情況較為了解,但是缺乏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會計核算方法與能力;另一方面新加入單位財務工作者,經過專業市場經濟會計核算教育具有核算能力,但是對事業單位狀態與特點缺乏應有認識。在核算物力支持中,物力資源主要包括了辦公環境、辦公設備、后勤保障等各方面資源。由于事業單位對會計管理重要性缺乏必要認識,造成了物力資源投入不足。如會計核算使用的計算機設備較為落后,且安全穩定性較差,難以保障會計核算軟件的穩定運行,就會嚴重影響會計核算的順利完成。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降低了核算整體質量
單位內部財務制度是否健全,決定了核算管理的整體質量。在對當前單位財務制度的檢查中,研究者發現單位會計管理制度中存在以下問題。1.制度項目實踐性較差。由于事業單位會計管理長期與市場脫軌,進而使其會計制度中缺乏市場化管理特點,影響了制度的實踐性特點。特別是在會計風險類核算中,這種實踐性的缺乏會造成風險核算實務的出現。如部分事業單位核算制度中,沒有根據市場金融風險確定核算重點內容,進而使風險核算出現較大失誤。2.制度缺乏細節內容。在當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中,制度者缺乏細節管理理念,造成制度內容對工作細節處理不當。其中較為明顯的是會計核算報告制度中,制度往往缺乏會計報告專業語言、數據誤差、項目核算方式解釋等細節內容,進行詳細標注與處理,使會計報告出現歧義、專業性錯誤等問題的出現,嚴重降低了會計報告質量。
(四)整體化核算理念的缺失,影響了核算工作效率
整體化核算理念的缺失,造成了核算工作效率的降低。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了以下幾點。1.核算管理責任不明確。由于管理者缺乏責任制管理模式重要性認識,未利用嚴格落實核算責任管理模式,造成了會計核算體系中為落實每項工作責任落實到崗到人,無法實現標準的財務崗位責任制,進而造成了核算失誤無人擔責、工作內容互相推托等現場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核算效率。2.無法形成有效的網絡化核算工作體系。由于事業單位長期將會計工作集中在會計科室中,未在其他科室特別是行政管理科室形成會計工作重要性理念,使得整體化核算網絡出現盲點,無法真正形成網絡化的核算體系。如資產核算中,會由于行政科室缺乏重要性認識,上報的預算數據出現錯誤,造成預算核算與實際不符的情況,就會嚴重影響核算整體工作效率。
二、會計核算工作主要應對措施研究
(一)以事業法人為核心,建立網絡化核算管理體系
網絡化核算管理體系的建立,是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者吸取企業市場化財務管理經驗,建立的高效會計核算管理模式。其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內容。1.確立法人為核算主體責任者。事業法人制的確立,是事業單位體制與財務改革的重要風向標。將事業單位法人制確定為會計核算的主體責任人,自法人以下形成分層化的責任體系,提高單位整體的會計核算重要性認識。同時法人責任制的確立,由于核算決策與支持效率的提升。2.建立核算網格化模式。由于事業單位長期處于行政化管理模式,工作人員習慣了行政命令式管理。為此管理者可以將會計核算工作按照實際工作特點,劃分為網格進行統一管理。就以地質調查事業單位為例。這類單位一般可劃分為行政管理、技術業務、后勤保障等不同的組織結構。會計科室可以根據其財務運行特點,建立起行政管理會計核算網格、技術業務經費會計核算網格、后勤保障會計核算網格等,開展針對性的會計核算。之后會計核算科室再將各網格核算結果,匯總進核算網絡處理,即可有效的提高單位核算整體效率與質量。3.形成控制化網絡模式。會計核算管理網絡的建立,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核算工作,也是為了提高核算控制力度。為此管理者對于核算中發現的問題,需要及時通過核算網絡進行解決。如在資產核算中,當出現資產嚴重貶值問題時,管理者就需要對資產管理科室提出預警與警告,并與相關管理科室進行研究,采用財務管理與行政手段確保資產保值。但是需要嚴格注意的是,行政手段的應用只適用于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領域的特殊情況,如防治行政人員浪費等問題的處理中,不能將其應用到事業單位財務整體工作中。
(二)加大單位財務管理投入,保障財務核算穩定運行
1.建立專業核算隊伍。專業化會計核算隊伍的建立,可以確保核算管理的有序進行。在一支專業化會計核算隊伍中需要包括以下人員。首先是熟悉事業單位財務特點,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財務工作者。這類工作人員可以由事業單位財務科室內部培養。其次是具有市場化財務核算工作能力的財會人員。這類人員可以由人力資源部門在人才市場招聘,也可以對財務專業畢業生進行定向培養。最后是技術支持人員。這類人員主要對財務核算工作進行技術支持。如核算使用的軟硬件系統進行維護、安全管理、硬件維修等都是這類技術支持人員的主要工作。由于這類人員不需要專業培養,所以在單位內部臨時抽調。2.核算設備技術投入。會計核算工作技術的發展,有力促進了核算質量與效率提升。事業單位對會計核算技術資源的投入可以概括為以下內容。首先硬件系統改造。部分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環境依然較為落后,為此管理者應加大對核算硬件的資金支持,如劃分出單獨辦公空間;購置較為先進的計算機、打印復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改善核算工作硬件環境。其次選用較為實用的核算軟件。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軟件的選用應以實用為標準,選用符合核算要求,同時安全性能較高的核算軟件。
(三)以提高核算有效性為目標,健全會計核算制度
會計核算實務中,事業單位應根據2013年《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單位自身會計實務特點,制定出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1.以實踐問題與經驗為基礎,完善制度內容。市場化體制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建立,是一個實驗性過程。制度建設者只有不斷地在核算過程中尋找問題、提取經驗,才能不斷完善核算制度內容。如管理者總結歷年報表中出現的失誤與問題,進行總結分析發現固定資產實際情況與制度要求不符,管理者即可根據實踐經驗在制度體系內將平均年限折舊法改為工作量法,使得會計核算更加符合單位財務工作實際情況。2.做好制度規定細化處理。將會計核算制度進行細化處理,提高其對工作細節的指導性,對于核算實操的進行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核算制度細節化處理,主要表現在文字、程序與數據三個層面。文字細節主要是在制度中明確核算中的專業文字表述,如核算項目、財務報表數據采用的單位、專業數據的表述形式等。程序細節主要表現在核算工作程序實操中。如原始單據核實需要核對內容必須明確,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對于不合格單據如何處理都應利用核算制度進行明確,確保核算工作有效進行。數據細化即是對會計數據要求提出明顯要求。如數據誤差、核算公式數據來源等細化要求的提出,都對核算質量起著實際的促進作用。
(四)利用核算責任制度模式,形成單位內整體化核算過程
整體化核算管理理念的實現,可以將核算工作融入進事業單位日常工作體系,便于核算效率的提高。整體化核算體系的建立需要利用責任制模式,配合網絡會計系統開展工作。1.利用制度模式確立核算管理責任。事業單位財務核算網絡中,管理責任者確立可以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為此單位應結合核算實際情況,建立起專業的核算崗位責任制,對核算工作的開展定崗定責,利用工作者的責任心與責任追查制度提高核算整體質量。需要注意的是,責任制范圍的確立必須明確,不得出現管理空洞或責任重疊的情況,進而出現責任不明情況的出現。2.建立網絡化核算模式。當前事業單位管理范圍較大工作較為復雜,經常出現跨省、市管理的情況。為了確實提高財務核算工作效率,網絡核算系統的采用成為了較為常見的工作模式。其工作原理即是利用網絡版財務軟件(如金蝶、用友等),利用網絡對單位內部的會計數據進行統一核算,將核算工作由靜態轉向動態工作模式。
三、結束語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執行,對單位會計工作改革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其中會計核算工作創新與改革,是保障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的重中之重。筆者根據地質調查單位會計核算經驗,從網絡化管理模式、加大管理投入、制度管理模式、整體化核算模式四個角度解析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對策,用于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質量。
參考文獻:
[1]谷玉霞.科研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模式問題研究 ——以S省農業科學院為例[D].山東大學,2015.
[2]向天苾.淺析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3 (07):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