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紹喜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比較重視城市化建設,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對土地的利用形式有一定的約束,土地一級開發逐漸成為政府比較關注的話題之一。在實際市場經濟發展中良好的土地一級開發模式能夠有效解決城市建設和耕地保護的矛盾,同時促進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加快城鄉統籌發展。近年來,我國土地一級開展進程比較慢,主要是因為政府缺位導致土地開發政策偏離公共利益。為了進一步推動土地開發的發展,必須要創建新的土地一級開發模式。本文從目前的土地發展形式進行分析,提出土地一級開發模式構建措施。
關鍵詞: 政府; 采購; 土地; 一級開發
土地一級開發是城市發展中人們比較關注的問題之一,我國土地一級開發過程中面臨的環境比較復雜,給土地開發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面對這種環境情況,必須要理解一級開發規律,并在合適的時機制定合適的發展政策,激勵政府和企業對土地一級開發實施適當的引導。從而構建科學的、符合市場發展的土地一級開發模式,完善我國土地一級開發系統,更好的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土地一級開發內涵和開發模式分析
(一)土地一級開發含義
土地一級開發主要指的是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經濟發展和城市規劃的要求,由政府統一組織的征地補償、土地平整、土地規劃設計、一級土地拆遷安置和市政基礎建設等,能夠按期達到土地招標和土地行為。土地一級開發的過程也是由“生地”變“熟地”的過程,使土地達到出讓條件,同時這種形式使開發商不在承擔與商品房建設無關的涉及基礎建設和土地開發的工作。目前,我國土地一級開發主體有兩種,一種是政府主導的土地一級開發模式,另一種是由企業主導的開發模式。政府主導模式主要指完全由政府建立的土地儲備,或者是由國家控股的企業實施土地一級開發;企業主導模式主要指的是政府利用招標的形式從多家企業中選擇一家企業進行負責土地一級開發項目。
(二)土地一級開發模式
1.自負盈虧模式
自負盈虧的土地開發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房地產企業受政府政策影響比較大,房地產企業實施這種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其收益率。這種開發模式一般有企業主導,所以開發初期就確定了土地一級和二級聯動,在開發過程中爭取在一級開發中收益,同時又能夠保障在未來的二級開發中取得相應的效益,也使土地有較大的增值空間。但是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政府對市場中地價的控制度不高,影響政府對國家土地的宏觀調控。此模式在市場經濟發展早期應用比較多,但是從長期發展結果來看,其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小。
2.社會投資人模式
這種土地一級開發模式主要指的是政府在土地應用中利用嚴密的計劃控制土地供應市場,使之成為統一開發、管理的經營模式。此模式下政府對土地有完全的控制權,在土地一級開發過程確定施工企業的方式是招工,其模式發展優點是保證市場順利完成,同時保證土地開發項目能夠實現效益的提高。政府和一級開發商進行土地劃分后,實施利益劃分時必須要有固定的議價分成和收益,利用不同的方式操控市場,這種發展模式開發形式比較簡單,對項目開發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模式也存下相應的缺陷,比如政府財政壓力大,往往出現融資渠道狹窄的現象,容易出現融資困難的現象。
3.收益分成模式
這種模式下土地儲備控制一般由政府控制,政府在土地一級開發中其主導性作用,并積極利用社會力量實施土地一級開發,這種模式是我國土地一級開發的主要模式。開發形式是政府依據一些開發需求,在市場調研的情況下實施土地出讓計劃,在開發前準確的確定土地使用權人,并由雙方共同完成土地的驗收工作,這個過程是政府主導土地的一種有效形式,能夠很好的減輕政府土地開發中存在資金壓力問題。
二、政府購買服務收取固定報酬的模式
財綜【2016】4號文件明確指出土地收儲規范制度,核心內容包括:清理壓縮土地儲備機構、規范土地儲備行為、加強土地儲備規模控制、妥善處置土地儲備債務、調整土地儲備籌資方式、規范土地儲備資金使用管理、推動土地收儲政府采購工作、加強土地儲備項目收支預決算管理等多個方面。同時文件明確的指出,地方國土資源部門必須要深入的分析當地實際情況,并積極的探索政府購買土地的方式,分析土地收購過程中涉及的拆遷安置費用和補償服務形式;另外,土地儲備機構還必須要積極的探索出一種政府購買儲備土地前期開發的策略,包括與儲備土地相關的供水、排水、照明、土地綠化等方面的問題;同時地方財政政府各個相關部門要應該配合土地機構制定項目管理辦法,并將時尚內容公布出來,嚴謹土地市場中出現層層轉包的行為。在實施過程中供應商和項目承接主體還必須履行其合同契約,按照約定的數額承接報仇,項目多涉及的融資必須要相互融資。
該文件出臺,意味著土地收儲及土地一級開發即將回歸設立之初的統一性和公益性安排,對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具有巨大意義,明確了我國土地一級開發的政策方向及政策支撐。同時也對土地一級開發的融資提出更高的要求,財綜【2016】4號文件明確“2016年1月1日起,各地不得再向銀行業金融機構舉借土地儲備貸款。”為此土地一級開發融資可以積極探索設立產業基金、引進保險資金等。由于我國“營改增”的政策對土地一級開發是按建筑業交稅還是按“服務業”交稅未進行明確,也存在一定的稅收風險。
三、政府購買服務模式下的企業土地一級開發財務核算
(一)企業按照與政府簽訂購買協議、開發土地區域規劃,同時實時財務核算需要分析,在財務核算過程中可以實施人為劃分核算區域。在核算過程中要注意,一般企業開發區域面積較大,在核算的過程中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劃分為介個小區域進行核算;如果開發區沒有明確的規定開發后需要每年擴大面積,可以事先確定好部分區域的面積,然后依據實際面積實施財務核算分析。
(二)企業投入建設的核算按照“開發成本”科目實施核算。“開發成本”賬戶依據具體的企業發展區域可以按照二級明細實施分析,并依據企業發展實際請設施科目明細標準:
1.“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該標準明確規定,土地開發中涉及核算的企業必須在開發前期獲得土地征用補償,包括拆遷費、安置費以及植被補償費等等,并明確的額記載土地征用的數量,以便為土地開發順利實施做保障。
2.“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此項目標準規定在土地儲備過程中主要核算內容包含:“道路綠化、污水處理、通信以及水電處理等等”
3.“資本化利息”:這個標準主要將的是核算企業在分析的過程中,土地開發向金融機構借款而發生的資本條件的利息費用問題。
4.“其他開發費”:這個標準主要說的是在核算方面的除了要分析其他相關開支費用外,還有考慮的其他費用支出。
5.“轉入開發產品”:這個項目主要說的是核算土地開發竣工后結算后的開發成本,這種成本形式一般用紅字記載。
(三)結轉土地開發成本;這個明細方式主要講的是土地開發構成中“開發產品”相關科目的核算內容,并按照一定的形式設置二級明細目錄,并將記載的數值轉入企業土地儲備的應收賬款中。
(四)根據與政府簽訂購買協議約定獲取報酬。報酬通過營業收入來核算。
四、結語
目前,我國土地一級開發模式發展相對比較完善,能夠保證土地開發的順利實現,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這些開發模式可能會制約土地的開發利用。在社會迅速發展下必須對土地一級開發模式進行積極的創新和優化,解決土地開發中融資問題,促進土地開發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紀麗娟.土地一級開發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王旭升.中國城市建設用地一級開發融資體系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
[3]鐘斌. BT項目與土地一級開發結合實施模式研究[D].重慶大學,2008.
[4]孟媛,趙婷婷,李燦.順義區土地一級開發規模預測及模式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S3:186-189.
[5]趙世臣.土地一級開發成本管理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6]蘇亞藝,朱道林,曲衍波等.基于堆龍德慶縣的生態脆弱區宜耕未利用土地開發適宜性綜合評價[J].中國土地科學,2014,28(7):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