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紅
摘要:緊跟著事業單位的不斷改革,我國加強了對事業單位人員貪污造假等現象的管理,同時也不斷的促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能力的提高。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事業單位中經常會出現高級知識分子犯罪、會計信息不可靠等情況出現,從而逐漸加大了對事業單位內控的關注。本文主要闡述了教育事業單位內控所存在的不足,并探究出不斷完善內控的有效途徑,進而能夠保證教育事業單位內控的穩定實施。
關鍵詞:教育事業單位;內控;途徑
對于教育事業單位來說,其影響十分的廣泛,而且具有重大的社會責任,但是,對于所有的事業單位而言,內控的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確保單位資金的安全,促使資金利用率的提高,同時,也為了確保單位的經營活動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而能夠確保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一、教育事業單位內控存在的不足
(一)對內控的作用模糊不清,單位相關領導缺乏足夠的風險意識
很多的單位領導覺得教育事業單位的主要目的就是育才,而且單位的資金一般都十分的穩定,并不存在所謂的風險,為此,也就不需要制定內控制度。同時,一部分的領導認為“一支筆”審批就能夠有效的對事業單位進行管理,而一部分的事業單位只注重制定制度,而不重視制度的執行力度,而另一部分的單位領導則純粹覺得內部控制就是財務預算。此外,還有一些單位領導會混淆內控制度以及財務核算制度的涵義,覺得兩者的作用是一樣的。
(二)預算控制力度不夠
教育事業單位在編制預算的時候往往會按照會計、行政等部門上一年的收支情況以及當年的實情對預算進行編制,并沒有合理的核定每一筆預算項目,可見,單位的預算編制方法比較簡單,并不能科學的進行預算。同時,單位的預算控制力度不足,有時會出現任意對預算項目進行調整的情況,從而導致預算并不合理,而且,由于預算資金的不合理,進而大大降低了預算的約束力度。在支出經費的時候,一般都沒有制定規范的控制標準,尤其是水電費、辦公費以及招待費等,就算單位制訂了經費的使用標準,但是通常在執行的時候,經費都會超出預算,最終,單位會預先使用下年的指標,等到編制下一年預算的時候,會適時的加大預算的額度,進而導致預算管理形同虛設。
(三)會計監督的作用不大,財務管理水平不足
對于教育事業單位來說,通常都會被用工形式不一、編制約束等影響,而且,在制定崗位設置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人多崗的現象出現,不能夠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進而會潛在一定的資金安全風險。大部分的單位都會運用先審批,在進行審核的方式進行報銷,從而會導致會計人員不能夠合理的參加單位的相關決策,最終不能夠完全了解單位決策的結果以及實行的程序。而財務部門的控制主要都是采取事后控制,沒有對業務進行事前控制,以及事中控制,進而不能夠確保計價的準確性以及業務的確定性,并會對監督職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單位一般都不會制定抽查制度,進而不能夠有效的對票據進行管理,會出現挪用公款等情況的出現。
(四)對資產的管理力度不足
教育事業單位在使用資金以及管理資金等環節的控制力度并不足,比如,定期資產清查制度不完善,并沒有確定資產保管人的有關責任,同時也沒有制定資產明細賬,進而出現資產賬面與實際不符合,甚至會導致資產流失。而且,在購置固定資產的時候,由于沒有進行具體的調查,在購置后,會出現固定資產不適用的情況,進而造成了資產的浪費。例如:某教育事業單位在購置一批體育器材后,因缺少明確的資產保管人而出現了體育器材的維護保管不當現象,因未制訂體育器材明細而出現實物與資產卡片賬實不符現象,致使資源流失現象嚴重
二、完善教育事業單位內控的有效途徑
(一)加大對內控的認識,有關領導要重視對風險的防范
教育事業單位領導要加大對內控的認識,才可以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并重視內控制度的實施。單位在實行內控制度的時候,要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為前提,加大對相關領導的培訓力度,并要在單位內進行有效的宣傳,促使單位人員能夠加深對內控的認識,并能夠掌握內控相關的內容,積極的參與到內控制度制定以及實施中,不斷規范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進而能夠科學的規避風險。
(二)提高預算管理能力,順利執行預算
對于單位而言,預算貫穿每一項活動,是單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為此,單位一定要加大對預算的管理力度,確保預算的順利執行。
第一,預算編制要科學。預算編制科學合理能夠確保預算執行的順利。為此,在進行編制的時候,各個部門要加大溝通力度,盡可能的促使項目具體化,并要全面的對不確定因素進行考慮,從而可以促使編制準確性的提高。此外,在經過多次的論證后,要確保預算可以在單位中順利的審批下達。
第二,預算執行要規范。在審批下達預算后,要對收支進行科學的安排,進而能夠保證預算執行的規范,同時,單位要定期召開預算執行會議,及時反映執行的實情,而且,單位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中展示預算執行的實情,從而能夠有效的查找出預算執行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此外,調整預算的時候,一定要滿足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而可以加大預算執行力度。
第三,確保預算編制的真實性,制定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在預算中,決算是最后的環節,而且,決算的準確性將會對績效評價體系的制定產生直接的影響。在編制完決算的時候,要進行及時的分析,避免出現超支的情況出現。同時,在要制定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對與預算執行效果較好的部門給與一定的獎勵,而對于執行力度不足的部門給與一定的懲罰,通過有效的獎罰制度,能夠促使員工積極的參與到預算管理中,同時也能夠確保預算編制的目的,以及預算執行力。
(三)會計機構設置要合理,并要制定合理的開支標準
對于會計工作而言,會計人員的素質將會對其產生直接影響,而且,會計人員是內控制度實行的關鍵。為此,一定要加大對會計人員的管理以及監督力度,促使其素質的提高,進而能夠確保單位內控制度的不斷完善。同時,教育事業單位一定要聘請具有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并要加大對其的繼續教育,此外,會計人員也要自覺學習相關的知識,促使會計水平的提高。而且,教育事業單位要加大對財務文化的重視力度,促使會計人員遵紀守法,并要對會計機構進行合理的設置,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有效的分離不相關的崗位。
在單位中,要加大對授權審批的控制力度,禁止進行越權審批,同時對于大額資金項目,要采取逐級審批的制度。會計人員要加大對審批手續是不是完全具備、原始憑證是不是合法的審批力度,進而能夠根據相關的規定支付資金。此外,對于特殊的業務而言,一定要根據有關的管理要求進行。
(四)加大對資產管理的力度,有效的保證資產的安全
教育事業單位一定要優化存貨管理程序,要根據制定的計劃進行采購,仔細的驗收入庫,并要根據規定辦理出入庫手續,不定時的對存貨進行盤點,及時發現存貨管理中的不足,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此外,也要制定限制接近制度,進而可以保證存貨的安全。另外,教育事業單位要不斷完善無形資產管理制度,合理的轉化專利權。進而可以確保內控制度的順利實行。
三、結語
對于教育事業單位來說,單位人員一定要全部參與到內控中,同時要明確所在崗位的職責以及權限,相互的制約,從而可以確保內控制度的有效實行。同時,單位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完善內控制度,進而可以確保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滕玉娟.教育事業單位內控要穩步實施[J].學校管理,2014,06.
[2]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