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雪蓮
摘要:《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是服裝專業教學中必修的核心課程,它是一門集綜合性,設計性,技術性為一身的課程。那么,《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采用怎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通過多年的教學積累,淺談對《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的幾點認識和建議。
關鍵詞:平構課程教學現狀分析;平構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一、平構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服裝平面結構設計》教學、教材、授課方法現狀分析
1.《服裝平面結構設計》教學內容受客觀條件影響,重理論,輕實踐與社會需求有差距。
2.教材缺乏系統性,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平構教學的初期,教材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目前市場上關于服裝平面結構設計的教材雖然很多,但內容各自為政,缺乏統一性、系統性,教材提供的教學款式傳統,陳舊,結構制圖的方法老舊,不統一,不能打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且與其他銜接課程之間教材不統一,如西褲結構制圖平構教材和服裝工業制版教材提供的方法不統一,使初學者張二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下手,對學習造成迷茫。
3.《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受課時安排和場地的限制,在教學中多采用1:5比例制圖,1:1大圖練習不多,使學生在實踐動手能力的質量和效率上都與實際要求產生很大差距。
(二)教學方法傳統,手段單一
在《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是任課教師采用黑板上制圖的方法為學生做教學師范,老師邊講邊畫,學生邊聽邊記,但黑板制圖浪費時間,傳達的內容也缺乏生動性且知識容量小,不能很好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課程設置存在弊端,師資配課有局限
《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是服裝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按常規習慣通常會被安排在大一至大三的4學期完成,每學期平均周課時4課時,學習時間相對不集中連貫,并且并且會因為師資配課方面的局限,會出現同一班級的不同學期的《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有不同老師擔任,不同老師傳授的制圖方法又不盡相同,導致學生學習思維混亂,另一方面,服裝專業課程群之間的課程《服裝CAD》《服裝工業紙板》等課程仍然是相對獨立的課程,缺少實質性整合,課程實施還停留在本課程所涉及的相關內容上。
二、《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進方法探討
(一)教材上和企業合作,編寫實踐教材,加強教學實踐環節,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目前《服裝平面結構設計》教材中的內容,實踐環節薄弱,與市場環節嚴重脫節,所以在教學中建議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和企業合作,編寫講義引進案例教學。引進真實的企業案例,把企業生產模式引入課堂,按真實的企業操作流程進行教學。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在老師分析講授完案例相關的知識點,學生按步驟進行企業模擬操作,每一個案例學生操作完教師總結講解。這樣讓學生有一種思考后的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知識的靈活掌握。突破了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實用技能,強調知識創新。
(二)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1.多媒體課件在《服裝平面結構設計》教學中運用,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將學習內容投影到銀幕上,清晰的操作示范一目了然,容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形成良好的課堂秩序,而且可以把重點難點反復播放,以便于學生鞏固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而且電教媒體可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信息清楚準確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擴大了信息量,增加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強、圖文并茂的進行結構制圖教學,讓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觸類旁通,使學生在掌握一款服裝結構制圖的同時,也掌握其變化款式的結構制圖,使以往幾堂課的內容能在一堂課中完成。
2.多媒體教學中的模擬演示,完善教學內容。在《服裝結平面結構設計》的教學中,很多知識對學生來說都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利用教具現場演示耗時多,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我們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操作,就能為學生創造仿真的試驗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服裝結構制圖教學中,講解原型省道結構變化,通過課件,對原型省道進行等效移位、省道切割把省道的變化方法及形成后的效果展現在學生面前,并且演示的速度可任意控制,對演示的內容可進行同步分析講解,在鞏固練習和復習時重復再現,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3.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提供交流最新信息,擴大教學視野。傳統的教學研究活動只能自在較小的范圍內進行,查找服裝的相關資料只能通過書籍和同行交流,網絡通訊技術的出現,可使不同國家地區的教學優勢得到互補,在這種超越國界和時空的多功能教育網絡中,我們可以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使教學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三)注重相關課程的設置和相關課程的銜接
《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的銜接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相同課程的銜接,建議打破傳統模式,一體化排課, 將平構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融于一體,讓課程在一段時間內有同一位老師集中完成,對知識的傳播和掌握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平構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之間的銜接要科學,注意先后次序。例如《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與《服裝工業制版》、《服裝工藝》、《服裝CAD》等在課程的安排上不僅要注意先后順序的銜接,還要注意課程間相互滲透與融合。例如:《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的相關模塊應與《服裝CAD》等課程內容上整合,實現相關課程間的無縫式鏈接。
總之,《服裝平面結構設計》課程的教學和改革仍在探索階段,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提高,使我們培養的人才能適合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
參考文獻:
[1]徐雅琴.服裝結構制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尚麗.服裝結構設計[M].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