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彬
摘要:《第22條軍規》是約瑟夫·海勒的經典之作,發表于20世紀60年代,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巨大反響。被視為黑色幽默的代表。黑色幽默是后現在主義的一個主要流派,這部小說集中體現了后現代主義的荒誕性。本文試圖剖析小說是如何體現這種荒誕性的。
關鍵詞:《第22條軍規》;后現代主義;荒誕性
作為美國著名作家約瑟夫·海勒黑色幽默風格的代表作, 《第二十二條軍規》是一部嚴肅的、諷刺性極強的小說。通過這部小說,約瑟夫·海勒將他眼中的美國社會展現在讀者眼前。這個社會處于一種有組織的混亂、一種制度化了的瘋狂之中,這個社會的一切只服從“第二十二條軍規”的荒誕邏輯。這部小說集中體現了后現代主義的荒謬性。
《第22條軍規》主要描寫的是二戰期間駐守在地中海里某島嶼的一個美國空軍中隊的腐敗情形。小說結構松散,沒有主要的故事線索,出場人物眾多,卻沒有細致入微的人物塑造。情節顛三倒四反反復復,傳統小說中通用的物理時間程序被心理時間取代。全書彌漫著荒謬、荒唐、荒誕,展現了一個毫無理喻的瘋狂世界以及生活于此的毫無理性的瘋狂的人們。
小說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物是該飛行中隊的食堂管理員邁洛。借著改善伙食的名義,他掌管了一個飛行隊。來往于世界各地搞投機買賣發戰爭橫財。只要是賺錢的買賣,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為此他不僅跟美軍簽訂合同轟炸德軍的公路橋梁,同時又跟德軍簽訂合同用高射炮火攻擊他自己的進攻,保衛德軍的公路橋梁,從雙方都獲得巨額利潤。最后,他竟然征服了東西方。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這種漫畫式的夸張增強了邁洛荒誕滑稽的程度,暗示了統治集團只不過是像邁洛一樣的騙子罷了。
飛行中隊指揮官卡思卡特上校是一位權欲狂。他喜怒無常,既詭詐又愚蠢。一方面他以自己36歲就當上上校為豪,同時又為自己只不過是名上校而喪氣,他處心積慮要當將軍,并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他對上司察言觀色阿諛奉承,對下屬則專橫跋扈不可一世。他置飛行員的死活于不顧,用無休止地提高飛行次數來顯示自己獨一無二的才能,以此討好上級從而飛黃騰達。他所期盼的就是讓自己的部下在戰斗中死光,以便自己在報紙上揚名。當他得知尤索林將對他造成威脅時,就對他軟硬兼施,企圖拉他入伙。如果尤索林幫他制造謊言,就可以作為對職責具有崇高獻身精神的英雄送回國。反之將會被送交軍事法庭接受審判。卡思卡特所代表的是濫用權力的官僚機構。作為一個操縱生殺大權的人,卡思卡特所占據的要職與他個人的人格力量極不相稱,這種不協調與權力使用的不合理便產生了令人痛心疾首的荒誕效果。
小說中潑墨最多塑造最完整的人物要算是主人公尤索林了。尤索林不是傳統小說中的英雄形象,而是黑色幽默小說中典型的“反英雄”式主人公。他是個亞美尼亞人,在飛機上當投彈手。他已參加了多次戰斗,按照常規早就該陣亡了,而他卻奇跡般地幸存了下來。他是個怯懦膽小的士兵,沒有什么原則,根本不關心政治,但他有足夠的智力用來進行思考,他目睹了各種機構中的腐敗現象,領悟到這不是一場神圣的戰爭。在這充滿著混亂與恐怖、謊言與背叛的世界里,大多數人得不到溫飽和正義,然而形形色色的卡思卡特們卻還在趁火打劫,加重人民的苦難,正是他們把反法西斯戰場變成了升官發財的交易所,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把一切高尚的理想變得荒唐可笑。對此尤索林畏縮了,他覺得死就是為卡思卡特之流去死,他們不僅能在肉體上消滅他,也能在精神上脅迫他。為了保存自己逃避戰爭,尤索林置一切權威信條于不顧進行了近乎瘋狂的努力,最終逃離了這充滿死亡的世界。
第22條軍規雖無明確條文卻無所不包無處不在,沒人真正清楚它卻無人不感到它的存在,任憑你怎樣努力也休想逃出它的魔爪。正如尤索林最后領悟到的那樣,“第22條軍規并不存在,這一點可以肯定,但這也無濟于事。問題是每個人都認為它存在。”因此第22條軍規只是一個象征,是官僚機構借以隨心所欲整人的圈套。通過刻畫以上一些人物和描述第22條軍規,約瑟夫·海勒深刻指出了戰爭的荒誕性,深刻地鞭撻了資本主義制度“人吃人”的骯臟本性。
參考文獻:
[1]南文,趙守垠,王德明譯.約瑟夫·海勒.第22條軍規[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
[2]汪玲.美國黑色幽默小說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3]張芳芳.從《第二十二條軍規》中的人物形象看“黑色幽默”[J].科學時代,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