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嬌
摘要:韓文學作品中主人公都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我們通常可以通過研究主人公的形象來理解文學作品甚至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而女性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與者對于文學作品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本文主要以羅稻香和金東仁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女性形象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這些女性賣淫和不倫現象的分析找出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
關鍵詞:韓國;文學作品;女性形象
本文以韓國現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金東仁、羅稻香文學作品中出現的女性賣淫和不倫關系現象的研究找出導致其出現的原因。福女因為貧窮和她無能的丈夫而墮落,李方源的老婆也因巨大的物質欲望與東家產生的不倫關系。根據倫理道德她們應遭受譴責是無可厚非的,但又有誰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待她們的行為呢?倫理道德觀與維持生計相比哪一個更重要呢?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相對道德觀的的存在,封建倫理道德對女性的要求比男性更嚴格、殘酷,這種現象對于女性來說是不公平的。本文將針對這種現象提出問題進行研究。
一、《土豆》中的福女形象
作品《土豆》描繪了福女由一個思想單純的人物,逐漸在道德觀上墮落最終形成負面倫理觀的過程。福女墮落的原因可以從其生活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分析。
(一)生活的極度窘迫與掙扎
福女雖然出身貧窮但由于父親以前是讀書人還是具有良好的秉性對于道德有一定的認識。但是自從家境敗落后生活狀況也越來越差,就這樣福女在十五歲的時候以八十元的價錢被賣給了同村長她二十歲的單身漢,之后她的不幸也隨之開始。由于丈夫的懶惰二人的生活極度窘迫,福女也不得不靠賣淫維持生計,并逐漸認識到丈夫已經不是可以依靠的對象。福女生活的地方也是殺人、打架、偷盜、通奸等違背道德和廉恥行為的多發地,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中福女想要活下去就沒有其他的選擇。
(二)生存的欲望與賣淫
因為已經嫁為人婦,福女既得不到家里的幫助又因為丈夫的極度懶惰而使她沒有人可以依靠。但生存是人類最基本的要求,即使再貧窮,福女夫婦也得生存下去。之后福女的所有行為也是都是為了滿足這一基本要求。原本維持生計是丈夫的職責但是福女不得不代替丈夫來掙錢維持生活,也就是說導致福女賣淫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另一個是福女年輕漂亮有掙錢的資本。而這在文章中雖然沒有直接描寫但可以通過作品中對于福女的介紹推測出來。福女15歲就嫁給了同村的單身漢,之后被迫無奈住到七星門時也不過十九歲。而在松田里抓松毛蟲時賣身給監工后,“福女”也開始抹粉打扮自己了,因而也就變得更漂亮了。
二、《水碾》中李方源老婆的形象
李方源老婆比福女有著更堅強的意志,這個女人不滿足于現狀,希望追求更好的生活。福女無論怎樣都沒有離開丈夫,但李方源老婆根本不顧夫妻間的情分先后換了兩次丈夫。儒家思想中對于四德有以下描述“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而李方源老婆并不是上述那樣遵從婦道踏實過日子的女人。
(一)對現實的不滿與掙扎
漂亮的女人通常很難恪守婦道,而李方源老婆就是這種類型。所以李方源從娶到他老婆那天起就注定了他的不幸。
從性格方面來說這個女人有著強烈的物質欲望,懂得吸引男人的方法,一旦下定決心就會斷然行動,尤其是在最后部分即使丈夫拿著刀威脅也絕不妥協,擁有著及其剛烈的性格。本文雖然沒有提到李方源老婆前任丈夫是什么樣的人,但是一定是比李方源差的人,所以他老婆才肯同他一起逃到其他的村子。但這只是滿足了她之前的欲望,平靜的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又產生了其他的欲望。所以她轉而開始勾引主人并與其發生了不倫關系,這個女人為了幸福兩次背叛丈夫,即使在現代社會像這種行為也會遭受指責。那么在20年代,韓國人還是有著及其保守的觀念,從這方面來說,李方源老婆想必也做了一番掙扎。
(二)提升身份地位的欲望與對倫理道德的挑戰
這個作品將故事發生的地點定在一個大村子里,而辛植奎是這個村子里最富有最有勢力的人。李方源的老婆拋棄前任丈夫同他來到這個村子后,李方源就在辛植奎家里打工,也就是說辛植奎比李方源社會地位高,錢也多。辛植奎搶走李方源老婆是為了滿足他的情欲,并且為了誘惑她用錢趕走李方源,而李方源的老婆同意同他發生關系是這個女人的本質使然,因為羅稻香在設置人物時就將她設定為“娼婦型”,而這也比因為貧窮而墮落更恰當。像這樣辛植奎、李方源、李方源老婆三者的關系糾纏在錢與愛欲之間,不僅如此辛植奎和李方源之間還存在著階級問題。
羅稻香以及其冷靜客觀的手法向人們展示了三者的關系,現實中因為錢和階級而產生糾葛進而使人改變,這是從現實主義的層面來描繪的。
三、韓國現代作品中體現的女性社會地位
(一)女性的社會地位
男本位的性倫理只在男性掌握主導地位的社會中存在,福女的家庭由于又懶又無能的丈夫變為不是由男性主導的家庭,而在七星門的生活男性也沒有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之前所提到的身份的敗落是與倫理的敗落同時發生的,也就是說男權社會所強求的倫理道德再也不能進一步擴大了,因此才產生了新的倫理觀。
李方源的老婆不像福女一樣是因為生活所迫才違背倫理道德的。從一定層面上來講她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所致,這一點來看她比福女更幸福。她有著愛自己的丈夫并且不用自己出去賺錢,與東家發生不論關系純粹只是為了追求身份的提升與更舒適的生活,但所使用的手段確實令人不能贊同的。
韓國社會中男性本來就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隨著儒教的傳入男尊女卑的思想也進入韓國,所以女性的地位就日益下降。朝鮮時代是農業集約型社會,儒家思想成為朝鮮時代的主流思想,因此也形成了性別分化的高潮,‘貞和‘順是評判女性品德最根本的標準。因為女性無論何時都要順從丈夫因此導致不能根據自己的獨立意識和判斷來處理事情。小的時候順從父母,婚后跟隨丈夫,丈夫死后守著孩子,這是女性地位的真實寫照。
(二)在家庭中的位置和地位
在家庭中丈夫占據著主導地位,妻子要服從丈夫這是維持夫婦生活的理想價值理念,因此妻子得守著貞操跟隨丈夫尊敬丈夫。這樣的婚姻形式并不是根據夫婦二人的協議而結成的自由婚姻,而是根據兩個家庭的意思而結成的保媒婚姻。這種婚姻需要保媒的人,兩人在結婚前是絕對禁止見面的,即使定了婚也絕不允許不經過父母同意偷偷見面。像這樣所結成的婚姻,妻子應給比丈夫更加孝順順從公婆,即使丈夫再喜歡自己的妻子只要公婆不喜歡就可以把妻子趕出門。
在韓國直到現在還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說法。女子是為了丈夫才出生的,女孩子到了十歲后便不能隨便出門,不能跟陌生男子說話更不能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韓國社會有著很嚴重的男尊女卑思想,因為是家長制社會,認為親孫子比外孫子更親,所以親孫子在家中常常受到優待。而七去之惡中更是把不能生兒子當成一種罪,由此可以看出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多么的嚴重。
四、結論
韓國現代文學作品中以女性為對象而創造的形象都有著悲慘的命運。當然這與作品中的社會環境有一定關系,但另一方面,由于作家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決定了他們筆下的女性不能過著幸福的生活。“福女”因為受不良道德倫理環境的影響通過賣淫來維持生計,”李方源”的老婆因為想提高身份的欲望與地主發生了不倫的關系,也就是說將賣淫與不倫當成生存下去的手段,而兩個人的結果與性質都是一樣的,都死于非命。違背倫理道德是為正統思想所不容的。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中,這些女性如果想不依靠自己的丈夫,僅靠自己的力量來維持生活或者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話,想要實現起來是很難的,因此她們的悲劇是難以避免的。
參考文獻:
[1]孫美堂.恥感、罪感和底線倫理 [J/OL],中國論文網,2004.
[2]???, 『????????』, ???, 1980.
[3]???, 『??? ??? ??? ??』, ?????, 1986.
[4]???, 『?? ???』, ???, 1990.
[5]???·???, 『????????』,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