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有的文學創作都是基于當時的社會背景而產生的,每個時代都是如此。明治維新之后,日本進入了現代社會,并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和滲透,日本女性的社會地位開始上升,人們開始追求男女平等和夫婦同性,這一社會現象的轉變影響著日本女性文學的創作思路和描寫手法,在刻畫女性形象時越來越多的日本作者更偏愛日常的敘事方式,更加個人化和個性化。本文試圖站在女性形象發展的角度上,用文化視野對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發生的變化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文化視野;日本文學;女性形象
作者簡介:吳迪(1987-),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吉林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7--01
1、研究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意義所在
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從古代延續至今,有些文化傳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近代社會以后,由于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受西方影響程度的差異,日本和中國的文化傳統開始有了各自比較鮮明的特點,這也影響了當時的文學作品的創作風格和特點。文學作品的創作離不開對人物的刻畫,因此,對文學作品中人物的表現手法的研究有利于把握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特點。
二戰以后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登上了歷史舞臺,研究這一現象有利于我們通過文學作品中女性的社會地位和特點來分析當時日本的社會背景和經濟發展水平,了解日本民眾的思想狀態。通過對不同年代多部文學作品的研究和比對,還有利于我們從整體上把握日本文化傳統發展的過程和未來走向,總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創作思路和寫作手法。同時,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和各國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頻繁地研究一個國家的文學作品,通過對文學作品中刻畫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來把握一個國家背后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或時代特征,不可否認,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與當時的社會特征聯系得更為密切一些,所以為了對日本傳統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和促進中日未來的文化交流,研究文化視野下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點和發展過程是十分必要的。
2、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達分析
2.1戰后民主化風潮下的女性文學
二戰之后,日本結束了法西斯軍事統治,開始整頓戰后遺留的國內慘狀,朝著建設民主國家的方向發展。一些作家開始深入反思戰后的日本,并把這種反思映射在自己的文學作品創作中,其中宮本百合子的《歌聲喲,想起來吧》最具代表性,該作品通過對女主人公親身經歷二戰的描寫,揭露當時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所受的災難和人性的扭曲,之后,壺井榮創作了《二十四只眼睛》,這部作品將日本民眾對女性的同情和認同情感推向了高潮,是眾多戰時作品中的集大成者。
2.2日本新文學的誕生以及女性意識的確立
隨著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日本的社會思潮也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女性主義批評意識和女性主義思想開始興盛,這帶動了日本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和工作條件的改善。在文學領域出現了新女性文學,代表作品有倉橋由美子的《黨派》、河野多惠子的《看護幼兒》和大原富芝的《婉女》。
2.3男女平等與文學創作多元化
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了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但是各階級的利益沖突使得社會問題不斷涌現。許多日本作者借文學作品替廣大追求平等的日本女性發聲,比如鹽野七生通過《文藝復興的女人們》強調女性的歷史地位,津島佑子創作了《草臥之處》表達那個時代的女性強烈要求自我突破的形象特征。
2.4女性個我的確立
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川端康成,他首先采用了日常敘事的手法來刻畫女性的形象,表達女性自內而外對生命的渴望,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是《千鶴》,主要描寫的是成熟女性的既變態、畸形而又悲哀的美。
3、日本文學中女性形象的轉變
3.1當代日本文學女性形象的獨立
在日本傳統社會的背景之下,女性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被完全剝奪,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可言,完全淪為了男性的附屬品,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女性形象的刻畫特點是“結局悲慘,隱忍順從”,但數量很少,刻畫得也不夠詳盡。當日本步入現代社會以后,日本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了逐步的上升,女權意識和女性主義思想開始覺醒,日本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而存在,而是成為了社會上的獨立個體,擁有個性鮮明的特征。
3.2日本女性開始承擔一定的社會角色
由于二戰帶來的慘重代價,日本許多家庭因此淪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這迫使日本女性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承擔起了支撐一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重任。在日本文學作品領域,許多日本作者通過自己的文學作品來展現不同時代日本女性的社會角色和地位的轉變過程,且圍繞一個共同的文學主題——解放人性和確立自我。
3.3日本女性形象開始具有高度象征意義
隨著日本女性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日本女性本身所折射的一些美好品質也作為日本人民希冀的象征意義,如愛好和平、渴望美好生活等。日本作家在表達這一象征意義時,往往將其細化為日本女性身上的某些閃光點,以小見大地展現日本人民堅韌勇敢、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綜上所述,不同時代的文學創作反映著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發展狀況。在經歷過二戰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過后,日本文學作品中對女性形象的刻畫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毫無用處的,我們通過對日本作家筆下女性形象的創作思路和寫作手法的研究,可以分析出日本一個時代的社會變遷和社會思想風潮的轉變,同時,這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創作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