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所占總產業比值增加。網絡服務業日漸興起,網絡中的弊端也跟隨著網絡的壯大而露出端倪。網絡已經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人們在享受著網絡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同時,絲毫沒有察覺到有些不軌之徒利用網絡的漏洞在行不法之事。為此,了解網絡詐騙的手段及防范措施成為人們生活之必需。
關鍵詞:網絡 詐騙 防范
中圖分類號:D9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231-01
一、詐騙的類型
1.“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行騙
又到升學季,新一屆的大一新生快要到學校報到了。在報到的時候,他們會攜帶大量的金錢來交書費和學費等各種費用。大學生思想單純,缺乏社會經驗,這使得網絡詐騙團伙有機可乘。他們會冒充學校工作人員,通過短信或者聊天工具等方式,再加以一些小小的子虛烏有的誘惑,使得學生掉以輕心,最終上當受騙,把學費打到他們指定的行騙賬戶上。
2.“網絡游戲”詐騙
當前,隨著網絡游戲的日益快速發展,在看似平靜的虛擬世界里,其實到處潛藏著黑暗的陰影,網絡游戲詐騙就是其中的代表。通常大家在玩網游時會因為愛好相同而結交游戲玩家,成為朋友,一些騙子就利用玩家之間的信任,通過對游戲賬號的盜取登陸某人的賬號,然后偽裝成這名玩家對其游戲好友進行詐騙。一般情況都是借口我需要買什么什么裝備啦,錢不夠差了一點需要你借我一些,或者就是利用玩家之間的信任騙取其他玩家的裝備或道具。一些玩家有時候疏于防范,缺少戒備之心,就按照騙子的要求做了,導致虛擬財產的損失,有時甚至還對被盜號的玩家造成名譽上的損失。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
3.“高薪招聘”詐騙
每年都有畢業生陷入“高薪招聘”的騙局,致使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損害。這種詐騙方式主要是利用大學生剛步入社會缺乏防范意識的心理,以高額的薪水和優厚的福利待遇來誘惑他們。騙子會以上班工作之前要經過培訓、住宿、交取保證金為理由騙取畢業生大量的錢財。到最后,人去樓空,大學生才知道自己被騙。這是一種典型的詐騙手段。
二、防范措施
防范方法,其實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要輕易相信就好。說的簡單,做起來就很難了。但是,只要我們記住一點,“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如果有,那就肯定不是好事”,就能有效防范陷入騙局。我們在做自己不確定的事情之前,要仔細想想,或者詢問親戚朋友,或者詢問公安相關的刑偵工作人員,這樣我們被騙的幾率就會相對減少。
2016年上半年,網址、電話、短信、QQ和微信的舉報多集中于虛假兼職詐騙,占詐騙總量的45.71%。緊隨其后的是淫穢色情、博彩賭球、免費領獎。其中淫穢色情類多以出售色情視頻為主;賭博類多以紅包群為誘導,進行發紅包賭博;免費領獎類多以轉發分享即可領取高價獎品為誘餌,誘導用戶傳播詐騙信息,通過收取快遞費、人工費為由騙取用戶錢財,而用戶最終收到實物卻是名不符實的廉價商品,甚至是空包。虛假兼職、垃圾短信、銀行通知詐騙等詐騙類型相對較少,但是也不可忽視。普及普通民眾的網絡防騙知識和網絡法律的有關章程是當務之急。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我們看到的網絡詐騙只是互聯網弊端的冰山一角。防范因互聯網存在的弊端而導致的犯罪活動,這不僅是國家的責任,也是個人和社會的責任,所以,發現弊端以后應及時舉報和上報。
網絡詐騙人員不想用自己的雙手和勞動創造價值,反而以損害其他人利益為前提,以不正當手段牟取利益。從普通民眾個體而言,要提高個體的防范意識,防止網絡詐騙團伙的趁虛而入。提高個體識別能力,發現有網絡詐騙的嫌疑,立即舉報和報警。從社會整體而言,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應互幫互助,加大自己與身邊朋友的聯系,提高互聯網相關知識的學習,在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或者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被詐騙的情況下,請教朋友也是一種方法。從國家層面而言,國家應加大網絡詐騙罪的懲罰力度,相關執法部門也需要加大排查和審查力度,提高執法效率,加強網絡詐騙防范措施與類型的普及,增強普通民眾的網絡安全意識。
網絡詐騙案例逐年增加,就是因為一些人存在僥幸心理,貪圖小便宜,還有些人在被騙之后,不以為然,以為被騙那么一點點錢,沒關系,但這恰恰助長了詐騙團伙的氣焰。我們要時刻謹記,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我們也不能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最后我認為,如果我們每個人不貪小便宜,就不會讓詐騙團伙得逞,多和自己身邊的朋友溝通,多了解詐騙類型及防范措施,多看一些電視普法欄目,鞏固自己的法律知識,不輕信網絡上不實的優惠宣傳。另外,國家也需加強網絡監管與防護,共同防范網絡詐騙,從而使得妄圖實施網絡詐騙的人在社會上沒有藏身之地。
參考文獻:
[1]陳巍.網絡詐騙及偵破對策研究[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 2008,05.
[2]張宗亮.全球化背景下的網絡犯罪及其控制對策[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3,0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