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勇 邵輝
我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造林工程可以保護環境、保證經濟持續發展,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因此,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造林工程的重要性不斷顯現,人們也愈發關注造林工程的發展。但隨著我國加大植樹造林力度,造林工程的一些質量問題也隨之增加。筆者認為,只有通過更新造林技術,提高管理方式等途徑,才能完提高林質量,使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
1造林工程存在的問題
1.1沒有進行合理規劃
造林工程是切實設涉及到國家發展的重要工程,可是有些地方的政府并不能做好造林工程,因為他們把只是把它作為一項短期工程,這是極為不合理的。很多時候,造林工程的相關人員目光短淺,過分關注造林面積而忽視樹苗的生長,短期來看可以搪塞過關,長久之后樹苗成活率低下,甚至并不能與當地的生活環境相適應。更有甚者,政府對造林工程的資金投入不足,為了完成目標不得不減少單位面積下的種植,這樣一定會早成造林質量嚴重低下。
1.2沒有恰當的管理
要想讓造林工程質量過關,恰當的管理手段必不可少。現階段,很多地方有造林人員的水平良莠不齊,造林工程的責任制度不完善,不按要求設計等問題,這些漏洞使造林工程的質量難以得到保障。造林員工不能明確責任,管理松散,有時造林密度低于要求。另外,造林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也為日后的管理增添困難。
1.3樹苗質量出現問題
由于很多工作都沒有做好,資金不足,人員懶散沒有提前培育好樹苗,造林時只能選擇一些質量較差的樹苗進行種植。劣質樹苗的成活率原本較低,造林人員技術缺失,再加上管理時間不到位,樹苗不能很好的適應當地的環境,這樣自然會嚴重降低造林工程的質量。
1.4技術水平較低
我國有些地區氣候干旱,土地貧瘠缺水,對于氣候惡劣的地區除了選擇成活率較高的樹苗,技術也十分重要。在一些地方由于無法勘探到樹苗的質量,并且培育樹苗的相關環境也無法達標,會造成成活率的下降。同時很多造林人員對植樹造林只是停留在經驗層面,沒有相應的科學技術使他們無法對相應的問題做出最合適的分析。在技術上不合理會直接導致成活率的降低,培育的樹苗在技術上不夠合理也會浪費資源,甚至會導致蟲災的發生。
2提高造林工程質量的措施
2.1進行合理規劃
造林工程內部包含多個環節,只有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合理規劃才能保證整個工程的成功進行。在造林工程實施的過程中根據當地自然環境的具體情況明確種植樹種、種植面積等多方面因素,適當增加本地樹種的種植,對每一個環節都要合理安排,明確細節,并根據設計要求提前種植樹苗。植樹造林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自然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合理給予造林工程所需資金,完善基礎建設,提高工作人員補助,調動員工積極性。
2.2進行恰當管理
林地環境對影響造林工程十分重要,創建良好的環境離不開人們恰當的管理方法,工作人員要進行定期的檢查,嚴格督察。在造林的過程中注意對雜草的處理,防止雜草叢生,影響樹苗生長;同時對樹苗生長情況和密度要進行密切關注,防止過疏,適時進行重新種植保持樹苗密度;要加強對砍伐的管理,防止亂砍亂伐事件的發生。恰當的管理可以使造林工程的體系更加完善,使造林工程的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2.3選擇優質樹苗
優質樹苗是造林工程的物質基礎,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優良樹木的資源,盡量選擇本地樹苗,選擇多樣的樹苗,專業培育,使樹苗更容易適應環境。運用科學技術進行樹種的改良培育出優良樹苗,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科學培育,對種植樹種進行嚴格檢查。林業部門可以找一個能長期提供優質樹苗的苗園,以便長期提供優質樹苗,提高造林工程的質量。
2.4提高技術水平
加強對造林工人技術的培訓對造林工程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改變其落后的思想,使他們掌握更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科學技術。提高科技水平,培育出更多優良的樹苗。很多地區較為干旱,土地貧瘠,培育出抗旱的樹苗提高樹苗的成活率或者運用科學方法對當地土壤進行改良;進行地區檢測,可以更方便選擇樹種,將科技帶入造林工程,必定能使質量提高。
3結語
造林工程能夠有效保護環境,能夠使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是一項長久發展的重要工程,所以需要一套完善的方案。做好造林工程要了解造林工程所存在的問題,依據問題分析,尋求適當的解決方法。造林工程要有科學規劃,還要有一定的管理方法,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并且要提高造林人員的知識水平和責任意識,嚴格把關每一步工作人員要在實踐中探索學習,吸取經驗教訓,更好的為我國造林工程奉獻力量。筆者相信經過努力,我國的造林工程會發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