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
任何一項工程的設計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施工實施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各種各樣在設計階段未曾考慮或難以預料的缺憾。因而,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出于某種理由對原設計進行修改和變更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完善設計的一個重要途徑。這項工作是現場技術人員經常要遇到和處理的一項重要業務,也是施工監理工程師進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按照工地現場實際情況和合同有關條款作上合理、必要、經濟的工程變更,既可以有效地保證施工質量,也可以為施工企業和國家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的和浪費,從而提高公路工程建設的投資效益。
1施工過程中設計變更的原因
一般來說,公路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設計進行變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1地質情況的變化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地質情況與原設計不符,導致某項設計變更。比如,某條路線中有段擋土墻工程,施工前外表為土質山坡,而且土壤松散,路基為挖方地段。但在施工時挖撣表土后,出現了巖石,這樣擋土墻就沒必要做了,而且路面結構也要隨之變更。
1.2地形地物的變化
有些工程設計進行結束后,因某些原因影響推遲施工,這時會出現部分結構物設計與地形、地物不符,尤其是在平原灌區,農用水渠往往多變。原設計有的結構物,施工時并不需要設置;原設計結構的位置,施工時卻發現必須設置結構物,致使結構物的設置必須重新考慮,使之符合現有實際情況。
1.3設計本身的不完善
由于設計階段調查不夠或設計圖紙的深度不夠,也常常導致工程設計變更。某橋設計的樁基礎,按圖紙要求,施工時應去撣風化巖層,將樁置于新巖石中,且不小于1.5m深。施工中發現樁基巖石很好,但是這個樁的鋼筋配置沒有到巖石,是按摩擦樁設計的,從施工要求來看是按嵌巖樁(即柱式)設計的,要解決這一矛盾,必須進行修改設計,按柱式樁施工,鋼筋要配置到樁底。
1.4人為因素或施工工序的影響
施工單位或監理工程師為了工程協調和進展等原因,對某些項目進行變更。如某些橋臺防護工程,由于橋的上部結構施工時做支架基礎采用灰土夯實支承拱架和模板,上部工程結束后進行防護工程施工時,若再挖掉基礎既造成經濟浪費又費時費工,因而宜修改防護設計或改變工序,這樣既有益于保證質量,又可以節約一定的費用。
除去以上四方面外,還有諸如結構物改變使用功能,以及由于天氣因素等不可抗力導致的施工時間發生巨大變化等等。總之,設計變更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然而其目的和任務是為了完善原設計,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工期及投資的最大效益。
2設計變更的程序和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設計變更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許多工作需要現場監理工程師現場確定。工程設計變更無論是合同的哪一方提出的,都須交由監理工程師最后進行處理,并報建設單位備案存查。工程設計變更一般都要影響施工費用,因而監理工程師應把全部變更的理由和費用情況函告建設單位,即使實施設計變更在建設單位授權同意的費用之內或減少預算費用。
對于一些緊急情況,為保證工程質量而采取的變更措施,建設單位應允許監理工程師先處理變更事宜,隨后將變更原因及相關情況報建設單位備查核準。
為了使工程設計變更更客觀、合理,公路建設項目開工后,設計單位宜派駐施工設計組,負責完善和修改設計事宜。對施工或現場管理人員提出的設計變更意見和方案,協助監理人員進行審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變更后的利弊關系分析,以便供相關各部門審批時參考。
3設計變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1變更的決策既要慎重,又要及時果斷
設計變更必然要涉及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直接利益。施工或監理人員發現問題提出變更意向時,應通知建設單位及施工設計組人員到實地考察,用較快的速度做出是否進行變更的意見。尤其是工期緊的工程,機械和施工人員較為集中,要避免由于設計變更的原因而造成待工索賠事件的發生,給工程建設增加額外的費用。
3.2設計變更資料和文件要完備
不論大小變更或者緊急處理的設計變更,所有變更的資料和文件要及時的整理完備,避免相關資料切面散亂不全。在審查工程設計變更文件和資料時,監理人員對工程費用要做出客觀合理的估算,防止工程設計變更后可能產生的扯皮和爭執事件。
3.3對大的設計變更,宜重視施工單位的意見
對于建設單位或第三方提出的大的工程設計變更項目,在調查核批時,宜多傾聽施工單位意見。在施工費用超過原合同費用較多時(或較少時),監理工程師在發出實施變更指令前,要和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協商取得一致的意見,切勿匆忙行事。要兼顧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雙方的利益,使工程設計變更有益于工程的順利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