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偉華
隨著擴大內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家加大了水利建設的投資規模,我國水利工程質量總體水平雖有較大提高,但質量問題仍然不少。質量水平發展不平衡,一些工程的質量隱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暴露出來,質量事故時有發生,危害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影響水利事業的發展。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質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線,水利工程質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大熱點,工程質量責任重于泰山。加強水利工程質量和監督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是水利建設永恒的主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質量仍然是當今的一個重要課題。
1出現水利工程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1.1有些項目法人隊伍建設不夠規范完善,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行政干預過多,違反建設程序,任意壓縮合理工期,影響工程質量。
(2)責任意識不強,質量意識薄弱,管理松懈。
(3)項目法人責任制不夠落實,項目法人“名不符實”,權責不統一,一是有些項目法人責任主體出現缺位現象,沒有真正樹立項目第一責任人的觀念;二是有些項目法人單位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不高,對國家的法律法規懂得不多、理解不深、執行不夠,甚至存在有法不依、規避監督和不執行法定的建設程序等問題,既沒接受過專業知識教育,也沒水利工程建設經驗,缺乏應有的理論和技能培訓,缺乏起碼的從業資格;三是項目法人組織結構不合理,在項目相對較多的情況下,各部門人員在多個項目身兼多個職務,苦于分身乏力,要求其認真細致的對某一項目實施全過程跟蹤監督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部分項目法人的自我約束機制不完善,落實不到位,管理不規范。
(4)資金不到位,資金運作有問題,建設方要求承包方墊資,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壓縮質量投入。
1.2誠信缺失
由于我國的行業信用體系尚處于起步階段,沒有建立統一的全面的和動態的信用體系,監管難以到位。使個別水利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以及相關的執業人員有機可乘。有些項目法人缺乏有效的水利建設市場監督機制,缺乏對施工、監理單位建設行為的有效監管。雖然有些單位和個人屢屢違規失信,在一個地方違規失信,到另一地方或行業照樣干而沒有受到應有的制約、懲罰,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整個水利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
1.3施工不規范導致工程質量差
有些工程存在將主體工程變相轉包、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的現象;部分施工人員業務素質差、技術水平低、實際經驗不足;不按規范施工,質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質量體系不健全,質量把關不嚴,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
2保證水利工程質量的對策、措施與建議
2.1加強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整頓和規范水利建筑市場秩序
一要加強建筑法制建設,強化法制意識,認真貫徹執行《建筑法》、《招標投標法》、《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覺性。二要進一步加強對水利建筑市場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和誠實信用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市場主體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自覺性。積極推進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質量體系認證工作,規范工作程序,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確保工程質量。三要大力推進水利建設行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支持發展中介服務組織,建立和完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咨詢等行業協會,開展信息和評估業務,努力提高中介機構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規范優質的中介服務。四要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新聞監督、群眾參與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監督體系,把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營造良好的水利建設市場環境。
2.2規范建設單位市場行為,落實項目法人職責,切實強化項目法人責任制的核心作用
項目法人是項目建設的責任主體,對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資金管理和生產安全負總責,并對項目主管部門負責。為了順利推進水利工程的建設,一要高標準組建項目法人,項目法人要合理組建,既要求專業技術人才、業務管理人才和領導人才的合理配置,又要求有一定比例、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人員;同時要求項目法人機構精簡、運行效率高和協調與約束機制完善等。二要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杜絕“三邊”工程。三要依法組織招標,并按規定簽訂有關合同。四要嚴格擇優選擇施工隊伍,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嚴禁轉包和違法分包行為。五要負責按有關驗收規程組織或參與驗收工作。六要按工程實際需要把建設資金及時落實到位。七要鼓勵質量創優,實行優質優價,嚴禁盲目壓價。八要保證有合理的設計、施工工期,防止盲目搶進度、趕工期的現象。九要進一步落實領導責任制,扭轉部分領導重效益、輕管理和重進度、輕質量的傾向。十要保證監理單位責、權、利統一,充分發揮監理單位的作用。十一要積極推行“代建制”、“總承包制”等管理模式。
2.3加強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施工是形成工程質量的決定性環節之一。施工單位質量控制和管理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和基礎。一要完善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實行質量“三檢制”,并使該體系正常、有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