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黨會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進步,人們對于教育的關注與日俱增,同時也意識到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寫作能力是指運用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聽”“說”“讀”“寫”,可以說前面的“聽”“說”“讀”都是為了“寫”做鋪墊,寫作在語文教學中所占比例頗大,但在教學中缺少教學依據,也就是缺少作為依托的教學內容。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失,但是其內容過于分散,缺乏一些指導性的內容。
一、使用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的背景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使用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的背景
通過對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的調查研究,我們不難發現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是一部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創新性、實用性等特點的優秀寫作教材,并且在教育模式的不斷發展中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學生發展的需求。這本教材充分體現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根本理念,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的中心思想以及體現了自主、合作創新的現代學習觀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強化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推動語文寫作教材的發展。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體系以及寫作目標都符合當前語文教育的需求,滿足社會的需要。
(二)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存在的不足
首先,雖然蘇教版寫作教材是顯性和隱性方式相結合的,但是缺乏對隱形方式的訓練和具體指導,九年級隱形寫作方式,容易被教師、學生忽視,而且練習題的數量極少,缺少具體的專題指導。蘇教版在很多方面都未進行全面的介紹和指導,如審題、語言的錘煉、通感等方面需要介紹給學生,但蘇教版未做出相應指導。另外,蘇教版寫作范文的選用比較單調,例文都是源于文本,缺少多樣性,而且對于學生的寫作速度沒有要求,在強調修改的重要性時,未強調修改方式的多樣性,這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其次,蘇教版缺少系統性的寫作指導,且安排過于混亂,寫作指導側重于“以文為本”的寫作訓練,忽略對“以人為本”的寫作指導,片面地在文本層面找訓練方法,在靜止的平面上進行寫作指導,忽略了人的寫作活動是動態的、立體的,缺少對動態過程的指導,這就容易導致學生離開老師的指導就不知所措,無從入手。最后,作文題目落后、命題前后重復、部分的寫作實踐和寫作指導不匹配,同時存在寫作平臺單調,視野狹窄等問題。
二、使用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的策略
(一)創新課堂寫作教學模式
課堂寫作是教師集中講授寫作知識,系統進行寫作指導的時間,且課堂寫作要當場完成。課堂寫作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提高寫作能力,但目前教學中存在教師的指導缺乏條理性和系統性,教學效率低,寫作能力很難得到提高等問題,急需對課堂寫作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首先,每堂課都要明確本次的寫作目標和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清楚本次訓練的重點,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的寫作方向,指導學生的寫作方式;其次,剖析具體案例,明確寫作思路;再次,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寫作;最后,修改和交流學生所寫的文章。
(二)構建完善、系統的作文教學序列
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的主編洪宗禮認為語文寫作應該是“大體則有,定體則無”,并探索出一套完善、系統、使用的寫作教學序列和體系,進行專業化指導,讓作文教學有“序”可循、有“章”可據、有“法”可以(“法”是指寫作方法)。構建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完善的、系統的作文教學序列,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不僅積累了素材,還解決了蘇教版寫作的弊端。
總之,雖然蘇教版初中語文寫作教材中存在不足之處,但是靈活運用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彌補的。寫作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心長時間培養,才能夠達到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