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
【摘要】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在預防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后患者ICU綜合征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體外循環心臟手術患者68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進行常規的護理,實驗組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譫妄值、ICU綜合征發生率以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譫妄值和ICU綜合征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而護理工作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減少體外循環心臟手術患者ICU綜合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焦慮及譫妄狀態,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效果顯著。
【關鍵詞】ICU綜合癥;譫妄;焦慮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2.0.02
ICU綜合征,指患者進入ICU病房之后,受到環境、治療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系列精神障礙疾病[1]。癥狀長出現在患者進入ICU病房后的2~3天,隨著患者意識的清醒癥狀會逐漸消失。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減少并緩解患者的癥狀[2],為了分析護理干預在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后患者ICU綜合癥預防中的效果,進行本次研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體外循環心臟手術患者68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有神經系統疾病,無法進行有效溝通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男39例,女29例,平均年齡(41.2±5.7)歲,進行心臟搭橋術、室間隔或者房間隔修補手術、瓣膜置換術的患者分別有25、23、20例。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手術類型、性別等基礎資料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即在患者進入ICU病房之后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做好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實驗組進行綜合護理,具體如下。
1.2.1認知教育
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必要性與有效性,向患者介紹ICU病房的環境,在患者轉移到ICU病房之后,及時和患者交流,向患者簡單明了地說明手術效果,術后護理流程以及疾病的發展,使患者對疾病和自身病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積極地配合護理工作。
1.2.2心理干預
關注患者的心理,與患者進行有效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患者的訴說并綜合患者的表現,制定針對性的干預計劃,結合鼓勵性的語言,疏散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同時盡可能地滿足患者的要求,給患者提供可靠、及時的護理服務,減少患者的孤獨感。
1.2.3環境護理
保持ICU病房的潔凈、安靜以及合適的溫度,采用柔和的燈光,減少監護儀器發出的聲音,盡量避免使用純一色的病房布置,增添溫馨舒適的顏色,以減輕患者的壓抑感。將暫時不用的儀器放在患者看不到的地方,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
1.2.4培養患者的自理能力
當患者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時,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從心理上擺脫病人角色,幫助并且鼓勵患者進行吃飯、肢體運動等基本活動,在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的同時提高患者康復的信心;⑤患者的疼痛護理:研究表示有92%的病人在術后要求鎮痛,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采用分散注意力、轉移注意力等方法減輕患者的疼痛,必要時給予鎮痛劑。
1.3 觀察指標
①焦慮:利用SAS量表評估患者的焦慮狀態,共包括20個評價條目,臨界值為5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狀態越嚴重;②譫妄值:用CAM量表評估患者的譫妄狀態,統計患者得分,得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譫妄狀態越嚴重;③統計各組患者中出現ICU綜合征的例數,計算發生率;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患者根據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積極性以及專業程度給護理人員的工作打分,滿分10分,打分高于6分即為滿意,滿意率是打分為6分以上的患者在各組患者總數中的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9.0 軟件處理本次實驗所收集到的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分析得出,焦慮自評量表得分:對照組為(56.95±8.47)分,實驗組為(41.27±4.36)分;譫妄值:對照組為(28.76±6.34),實驗組為(16.84±4.72);ICU綜合征的發生率:實驗組中出現ICU綜合征的患者有12例,發生率是35.2%,對照組是27例,發生率為79.4%;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實驗組中打分為6分以上的有29例,滿意率為85.2%,而對照組有16例,滿意率為47.1%。以上四組數據表示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譫妄狀態較對照組較輕,ICU綜合征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各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重癥患者在ICU病房這一特殊環境中,面對來自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痛苦與壓力,常會產生精神障礙[3]。ICU綜合征常見于心臟手術患者,是以譫妄為特點的精神病性癥候群,誘因有患者的身體因素、藥物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比如患者在受到病房內的器械及環境的影響時,就會產生壓抑和緊張心理。護理人員要緊密觀察患者的病情,做好護理干預,減輕患者的焦慮等心理[4-6]。由上文數據可知,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改善了患者的焦慮、譫妄狀態,減少了患者ICU綜合征的發生率。綜上,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體外循環心臟手術患者發生ICU綜合癥,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鐘 賢,盧月珍,鄧文思,等.護理干預在預防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后患者ICU綜合征的應用研究[J].四川醫學,2014,35(8):1066-1068.
[2] 鄭 穎.心臟手術患者ICU綜合征的病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2):132-133.
[3] 崔輪盟,郭永波,張 磊.對ICU 綜合征護理干預的探討[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1):331-332.
[4] 王丹心,韓健美.護理干預對心臟手術后精神障礙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0):3168-3170.
[5] 劉莉華 . 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 ICU 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 .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09:223-223.
[6] 周 璐,王 玲,陳銀嬌 . 對ICU危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 . 當代醫藥論叢, 2014,20:104-104.
本文編輯: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