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平,張 丹,張 宏
(1山東省濟寧市中心血站,2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山東濟寧272000)
對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獻血反應的應對策略分析
范 平1,張 丹2,張 宏1
(1山東省濟寧市中心血站,2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山東濟寧272000)
目的:比較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與一般獻血者獻血反應的發生情況,并提出應對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02/2015-09山東省濟寧市中心血站3483例無償獻血者的獻血資料,將237例體質量不超過47 kg的女性獻血者作為觀察組,其余3246例獻血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及獻血后的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有18例發生獻血反應(7.59%),對照組有34例發生獻血反應(1.05%),觀察組獻血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較一般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機率更高,因此,對于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應選擇較低的獻血量,以降低獻血反應的發生率.
低體質量;女性;獻血反應;應對措施
志愿者獻血時如果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的標準,通常不會影響其身體,但也會有極少數獻血者出現獻血反應[1].發生獻血反應的因素比較多,包括年齡、性別、心理因素、空腹、過于疲勞及采血技術等[2].目前,對于獻血反應與體質量間的相關性報道十分少見,本研究對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與一般獻血者獻血反應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02/2015-09山東省濟寧市中心血站3483例無償獻血者作為研究對象,將237例體質量不超過47 kg的女性獻血者作為觀察組,其余3246例獻血者作為對照組,所有獻血者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中的標準.
1.2方法 分析兩組獻血者的獻血相關資料與采血過程記錄,并進行電話回訪,對兩組獻血者獻血反應的發生情況及獻血后出現疲乏感的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3觀察標準 獻血反應:獻血者在獻血時及獻血后發生頭暈、惡心、面色蒼白、心悸、胸悶、心率減慢、意識喪失及大小便失禁等癥狀之一即為獻血反應.其中將頭暈及面色蒼白等癥狀分為輕度反應;將胸悶、惡心、嘔吐、心悸、心率減慢等癥狀分為中度反應;將意識喪失、暈厥、低血壓及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分為重度反應.獻血后疲乏感:獻血者獻血后1~7 d內持續出現疲乏無力.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獻血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獻血反應的獻血者有18例,獻血反應的發生率為7.59%;對照組發生獻血反應的獻血者有34例,獻血反應的發生率為1.05%,觀察組獻血者獻血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獻血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2兩組獻血后出現疲乏感的情況 比較觀察組237例獻血者中,有27例獻血者在獻血后出現疲乏感,發生率為11.39%;對照組3246例獻血者中,有22例獻血者在獻血后出現疲乏感,發生率為0.58%,觀察組獻血者獻血后疲乏感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通常認為引發獻血反應的因素有心理因素、空腹、過于疲勞及采血技術等,易將體質量忽略.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獻血反應發生率7.59%,對照組獻血反應發生率1.05%,這說明低體質量女性發生獻血反應的機率更高.因人體體質量通常與血容量成正相關性,故低體質量獻血者的血容量比較低,易因不能夠及時恢復血容量而導致獻血反應[3-4].因此,體質量也是導致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對獻血者在獻血后出現疲乏感的情況進行統計,主要是考慮到導致獻血反應的因素比較多且復雜,獻血者可能由于其他因素或同時存在幾個因素導致獻血反應,不容易對其進行準確定性.研究結果也顯示,低體質量獻血者在獻血后疲乏感的發生率更高.
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的血容量比較低,因此在獻血時應選擇較少的獻血量.關于獻血量與獻血反應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多,但觀點卻不一致,有研究顯示,將獻血量為200 mL的獻血者與獻血量為400 mL的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情況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獻血量的多少不會影響獻血反應的發生.而有研究者表明,獻血量是對獻血反應造成影響的一個因素,如一些體質量較低的獻血者,因自我認知及采血工作人員的指導,在選擇獻血量時通常會選擇相對較低的獻血量,從而就降低了因獻血量多少導致的獻血反應;并且初次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機率明顯高于再次及多次獻血者,而初次獻血者常常會選擇較低的獻血量,再次及多次獻血者則通常會選擇相對較高的獻血量,從而明顯減少了因獻血量較高發生的獻血反應[5-6].
如果想要避免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不僅需將其獻血量相對減少,還需加強心理護理,將獻血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均詳細告知,加強其對于獻血的認識,從而使獻血反應的發生率減少[7-8].對于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在采血前的30 min,給予其200mL左右的溫熱葡萄糖水飲用,能促進其獻血后盡快恢復血容量,從而有效的將獻血反應減少,并且密切關注其是否為空腹、疲勞過度或睡眠不足等狀態,防止其在這些狀態下進行采血.
綜上所述,低體質量女性獻血者更容易發生獻血反應,指導其選擇相對較少的獻血量,并加強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
[1]陶偉華.對低體質量、低血紅蛋白女性獻血者獻血反應的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25-126.
[2]楊青成.低體質指數者獻血反應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S1):45.
[3]方 放,桑列勇,王 琴,等.無償獻血者獻血反應與獻血者評價相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10):877-878.
[4]宋洪修.獻血者體質量與獻血不良反應的關系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3):268-269.
[5]許雪梅.獻血者年齡及體質量與獻血反應的關系[J].中外醫療,2010,29(13):92.
[6]孟憲軍,史志旭,張彩霞,等.獻血者獻血反應的原因及預防[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6,8(4):332-333.
[7]杜永華.獻血者獻血反應的原因及預防[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版,2008,37(20):925-926.
[8]張 森,田小青,薄玉芳.不同類型無償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情況分析[J].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2014,37(5):446-448.
R193
A
2095-6894(2016)08-10-02
2016-06-22;接受日期:2016-07-06
范 平.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獻血反應.Tel:0537-2206343 E-mail:fanping3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