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庚,魏玉芳,周建新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測量重點實驗室〉《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71)
?
論科技期刊稿件審回率與審回時間的關系
李庚,魏玉芳,周建新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測量重點實驗室〉《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編輯部,湖北 武漢430071)
選取《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0~2014年每月稿件送審次數、審回次數的數據,分別計算每年每月稿件審回率,并分析其與月份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6月、9月稿件審回率明顯高于其他月份,2月稿件審回率明顯低于其他月份,下半年稿件審回率總體高于上半年。
科技期刊;稿件審回率;審稿專家
絕大部分科技期刊都采用編輯初審、 同行專家評審和主編終審制來控制稿件的質量。相比于初審和終審,同行專家評審的時間難以掌握,是影響出版周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過長的審稿周期會帶來相當的弊端:影響論文時效性,使論文成果不能盡快公之于眾;打擊作者投稿熱情,降低期刊口碑,進而影響來稿數量和質量;為了盡早見刊,部分作者會一稿多投,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影響編輯部正常工作。對于如何縮短科技期刊專家審稿周期已經有了大量研究[1-6],但是對于稿件審回率和稿件審回時間的研究較少。本文以《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0~2014年稿件送審與審回數據為例,討論稿件審回率與審回月份之間的關系。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采用瑪格泰克公司采編系統,專家外審時間設為10 d,超時由系統自動催審,送審30 d后無回復將更換外審專家。
選取《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0~2014年每月稿件送審次數、審回次數數據(其中2012年2月數據缺失),計算每年每月審回率和5年的總審回率(表1)。審回率計算公式為:審回率=審回次數/送審次數*100%,其中送審次數按照當月送審篇數乘以3計算得到。本文中審回率表示的是當月稿件總審回次數和總送審次數的比,而非每一篇稿件的審回次數與送審次數比。某些月份稿件審回率高于100%是由于審稿時間較長使上個月送審稿件下個月才審回導致的。
2.1結果
將表1數據進行歸一化后統一數量級,做出2010~2014年稿件審回率和月份之間的關系圖(圖1~5)。
從圖1可以看出,3月、4月、5月、7月、11月、12月稿件送審次數較多;4月、6月、11月、12月稿件審回次數較多;1月、6月、10月稿件審回率較高,其中6月稿件審回率最高,為81.11%。較少的稿件送審次數一般對應較少的稿件審回次數(如1月、2月、10月), 但是較多的稿件送審次數并不意味著較多的稿件審回次數(如3月、5月、7月、9月)。

圖1 2010年審回率

圖2 2011年審回率

審回次數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1月10472436548送審次數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15012669126722月513838341119078573月1341285583492161711951951054月961086672611981681201651085月87131993542105207153661116月13885877173132120138117907月70111774340114171150961088月656576493814410511181789月1581008479381501351621239610月103876852441111291381176611月839065795813211711711711112月11179806764147126141102111
從圖2可以看出,3月、4月稿件送審次數較多;3月、4月、6月、9月、11月、12月稿件審回次數較多;6月、8月、9月、11月、12月稿件審回率較高。3月、4月稿件送審和審回次數均較多,但稿件審回率非常低;8月稿件送審和審回次數均較低,但稿件審回率較高,可見稿件審回率與送審次數或審回次數之間沒有聯系。

圖3 2012年審回率

圖4 2013年審回率
從圖3可以看出,3月、5月、7月、9月稿件送審次數較多;5月、6月、9月稿件審回次數較多;5月、6月、8月稿件審回率較高。稿件審回次數與送審次數在下半年具有較為一致的變化趨勢。
從圖4可以看出,稿件送審次數和審回次數曲線具有一致的變化趨勢,其中3月、4月、5月、7月稿件送審次數和審回次數較多;3月、6月、9月、11月審回率較高。

圖6 2010~2014總審回率
從圖5可以看出,除8月份外,稿件送審次數和審回次數曲線具有一致的變化趨勢。3月、4月稿件送審次數遠高于其他月份;3月、6月、9月稿件審回次數較高;6月、9月、10月的審回率較高。
2.2討論
從圖1~5可以看出,3月、4月稿件送審次數明顯較多,3月、4月、6月、9月稿件審回次數明顯較多,其余月份稿件送審和審回次數沒有規律。3月稿件送審次數較多是因為:1)春節一般都在2月,編輯部放假,部分稿件延至3月送審;2)不少作者在春節期間寫作,導致3月來稿量多于其他月份。4月稿件送審次數較多是因為絕大部分編輯部在3月集中送審稿件,導致審稿專家拒絕審稿或者無法按時審回次數增多,而這部分稿件只能在4月重新送審。3月、4月稿件審回次數較多是因為3月、4月稿件送審次數較多。6月、9月稿件送審次數不多但是審回次數較多可能是因為本刊審稿人基本都是高校教授或者研究所的研究員,6月他們的學生大多已經畢業,所以時間充裕,審稿次數較多;9月高校開學,審稿專家恢復工作狀態,處理積壓的稿件,所以稿件審回次數明顯提升。
將2010~2014年每月稿件審回次數分別求和除以每月稿件送審次數的和,得到5年的總審回率(圖6)。從圖6可以看出,6月、9月的審回率明顯高于其他月份;10~12月審回率較高;3月、4月、7月、8月審回率較低;2月審回率明顯低于其他月份。總體而言,下半年的審回率高于上半年。6月、9月的審回率明顯高于其他月份是因為6月、9月的稿件審回次數較多,而送審次數與其他月份持平;10~12月審回率較高可能是因為審稿人在年底空閑時間較多;3月、4月審回率較低是因為集中送審所致;7月、8月審回率較低是因為高校放假所致;2月稿件送審次數略低于其他月份,但是稿件審回次數遠低于其他月份,是因為春節一般在2月。
分別計算2010~2014年每年的平均審回率,2010年為52.92%,2011年為53.00%,2012年為53.55%,2013年為65.71%,2014年為70.18%。可以發現,審回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審回率的逐年提升與編輯部定時整理審稿人數據庫密不可分。編輯部會定期統計審稿人的拒審率、審稿周期、審稿質量,對于效率低下的審稿人予以剔除,同時不斷補充新的審稿人進入數據庫。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兩點結論:1)較多的稿件送審次數意味著較多的稿件審回次數,但是并不意味著較高的審回率,較少的稿件送審次數也不意味著較高的審回率;2)稿件審回率與送審時間相關,6月、9月審回率明顯高于其他月份,2月審回率明顯低于其他月份,下半年審回率總體高于上半年。
根據本文結論,編輯部可以在稿件審回率較高的月份組織專刊、增刊集中送審,在審回率較低的月份安排編輯休年假。本文也有兩點不足之處:1)因2010年前數據不全,僅使用2010~2014年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樣本較少,說服力稍顯不足;2)本刊作者、審稿人主要從事測繪、地質行業,在夏天或暑假往往會進行野外工作,這對作者來稿量和專家稿件審回量有一定的影響,對于涉及其他行業的科技期刊,本文的結論是否適用有待進一步驗證。
[1]朱乾坤.從審稿統計數據看審稿人的選擇[J].編輯學報, 2010,22(2):151~153.
[2]唐耀. 對科技期刊審稿周期的思考[J]. 科技與出版, 2011,(9):53~57.
[3]趙麗瑩, 楊波, 張榮麗,等. 對專家審稿的分析和思考[J]. 編輯學報, 2010, 22(2):146~148.
[4]翁蔚, 谷記平. 提高科技期刊專家審稿速度的有效途徑[J]. 編輯學報, 2010,(增2):111~113.
[5]熊英, 歐陽賤華. 專家拒絕或延遲審稿原因分析及對策[J]. 編輯學報, 2012, 24(2):147~149.
[6]曹作華. 專家審稿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 編輯學報, 2002, 14(3):178~179.
2016—03—22
李庚(1989—),男,碩士,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編輯學.
G
A
1009-2714(2016)03-01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