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軍 周永衛
摘要: 基于MOOC的軍事理論課堂教學范式的變革可概括為“五個轉變”:從指導理論上看,是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轉變;從教學目標上看,從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識記”到強調對“思維能力的發展”;從教學內容上看,從單個教師對課程的解讀到共享優秀師資的慕課聯盟;從師生角色轉變上看,從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學習到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教學評價上看,從終結性單一評價為主到形成性和終結性多元評價相結合?;贛OOC的軍事理論課堂教學“五個轉變”避免了高校教育目標的同質化,有利于追求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MOOC,軍事理論教學,課堂教學范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6)05-0052-05
收稿日期:2016-05-13
作者簡介:徐建軍(1954-),男,湖南益陽人,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國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教管理等方面研究;周永衛,湖南科技學院教授、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引 言
信息時代以來,以多媒體、計算機與網絡通信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醫療等領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但令人遺憾的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卻成效不顯。“為什么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呢?”,這就是著名的喬布斯之問。隨著MOOC浪潮的襲來,有人認為喬布斯之問有了答案,他們認為一場信息時代的教育革命已悄然到來,那就是MOOC。MOOC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1]。以往計算機對學校教育的影響之所以不顯著,是因為大多數只停留在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應用、教育內容的共享上,對學校教育一直沿用的傳統課堂教學范式卻并無變革。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MOOC,是怎樣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范式呢?這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我們以普通高校公共必修課軍事課為例,來分析論證MOOC對傳統課堂教學范式的沖擊。一般來說,課堂教學范式包括教學實踐過程中所依據的基本教育理論、觀點和方法,以及正在執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等等,涉及到五個要素: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生交往系統和教學評價。本文將著重分析MOOC是怎樣促進軍事課教學范式五要素的變革的。
一、顛倒傳統軍事理論教學過程的“翻轉課堂”教學范式
近年來,超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中文也稱為“慕課”)已經風靡全球[2]。MOOC凸顯了信息技術對于教育的深刻影響,是互聯網時代教育發展的產物。MOOC對教育的本質革新,表現在對傳統教學過程的顛倒,即翻轉課堂。所謂“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范式[3]。傳統課堂教學范式的本質特征就是以教師的直接講授、單向傳遞為主。這種教學范式缺乏師生互動,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難以達到培養學生個性化的教學目的。與傳統教學范式相比,“翻轉課堂”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是教學過程的顛倒。
以普通高校公共必修課軍事課為例,傳統軍事課教學范式是課堂上聽教師講解軍事知識和技能,課后回家做作業;而軍事“翻轉課堂”教學范式,把傳統教學過程顛倒為課前學生利用教師制作的軍事課數字材料自主學習課程,然后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教師的互動活動,以達到釋疑、解惑和探究的目的。能使傳統教學過程顛倒的正是超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即MOOC。它與以往的網絡開放課程的區別在于,強調互動與反饋,倡導建立“在線學習社區”[4]。以往的軍事網絡開放課程大多提供靜態的教學視頻,如事先編輯好的課件或錄制好的講座。學生大多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缺少交流與人參,學生沒有參與感。而MOOC通過在軍事課授課視頻中穿插提問、課堂測驗和開展專題討論,并鼓勵學習者利用QQ、社交網站及其他個性化學習工具主動瀏覽、獲取相關信息與學習資源等方式,大大增強了軍事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交流、互動與反饋。與此同時,MOOC還積極鼓勵、倡導學習者在參與慕課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完成作業或專題討論的過程中),形成各種“在線學習社區”——學習者根據不同的主題和個人的興趣愛好,在不同的社交網站上構建起互助、協作、交流的亞群體,并隨著亞群體人員的聚集、學習社區的不斷擴大,又進一步衍生出與軍事課程相關的網站和資源庫。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加強“互動與反饋”和倡導“在線學習社區”,就使學習者能在參與慕課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沉浸感”和“全程參與感”,這是傳統的軍事課講授完全無法與慕課相比之處。
因此,在基于MOOC的軍事課“翻轉課堂”教學范式下,學生通過觀看軍事優質視頻獲取知識并發現問題,隨后就發現的問題與教師、學生的進行交流和反饋,這是一種完全自主的學習過程。在這個自主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知識結構進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目前,MOOC理念已慢慢滲透到普通高校軍事課教學中,如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都已經開設了軍事課慕課,受到了師生的好評。與傳統軍事理論課堂教學范式相比,“翻轉課堂”軍事課教學范式之所以取得這么好的教學效果,主要得益于MOOC的先進教學理念。下面具體分析MOOC是怎樣促進軍事課教學范式五要素即指導理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師生角色和教學評價的變革的。
二、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基于MOOC的軍事課教學范式變革,從指導理論上是從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轉變。
傳統的軍事課教學范式是以行為主義為理論指導。20世紀初,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是華生和斯金納,主張心理學不應只是研究人腦中的意識,還應去研究從人的主觀意識中折射出來的客觀事物,即人的行為。行為是人體適應外界環境刺激的各種反應的組合,“刺激——反應”是可以解釋人的一切行為的公式。心理學的任務,就是通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聯系來推知反應,反過來又可通過反應推知刺激,以便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以行為主義為理論指導的傳統教學范式認為,學習是個體對外部刺激作出被動反應,學習過程是一個刺激——反應的過程。外部刺激即教師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被動反應表現為學習者對知識的記憶和對技能的掌握。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傳統軍事教學范式強調教師對軍事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并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對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衡量軍事教學的質量。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入發展,把學習者看作是知識灌輸對象的行為主義理論,已經讓位給認知學習理論。軍事課“翻轉課堂”教學范式是以認知學習理論為指導。認知學習理論,把學習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體,強調學習者學習的過程就是認知主體的內部心理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分支,其代表人物皮亞杰認為,學習者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同化”和“順應”兩個過程,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學習者的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其中,“同化”是指學習者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順應”是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對外界刺激無法同化,而引起的學習者認知結構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學習者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形式來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平衡,整個認知過程可描述為“平衡—不平衡—平衡”,在此循環中,學習者的認知結構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與發展。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借助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由于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可以支持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認知工具,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
因此,“翻轉課堂”軍事教學范式不僅僅關注軍事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記憶和掌握,更為強調的是軍事知識和技能的內化,并以國防意識和觀念的生成,發現到解決問題思維能力的培養來評價軍事教學的質量。
三、從“知識的識記”到“思維能力的發展”
基于MOOC的軍事課教學范式變革,從教學目標上是從“知識的識記”到“思維能力的發展”的轉變。
任何教學范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范式的結構中教學目標處于核心地位,并對構成教學范式的其他因素起著制約作用,它決定著教學范式的操作程序和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組合關系,也是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學范式與教學目標的這種極強的內在統一性,決定了不同教學范式的個性。普通高校軍事課教學目標,是要使大學生掌握基本軍事理論,增強國防意識,強化愛國主義觀念,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傳統軍事教學范式主要以學生對“知識的識記”為教學目標。這種范式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學生學習過程以對知識和技能的習得為主,這是一種“傳遞—接受”式教學方式。這種范式的優點是學生能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缺點是學生對接受的信息難以真正理解,不利于學生創新性、分析性能力的發展。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軍事課教學采用的是傳統教學范式,在課堂上以教師講授和專家講座為主,課后基本沒有師生之間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強調大學生對相關軍事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這從軍事課程的考核方式就可以發現。
軍事課“翻轉課堂”教學范式除了強調“知識的識記”外,更為關注“發現——解決問題”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軍事課“翻轉課堂”,學生課前通過觀看優質視頻獲取軍事理論知識,在自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后,利用QQ、社交網站及其他個性化學習工具和“在線學習社區”,可向教師請教,可與同學交流、探討和反饋,這是一種完全自主的學習過程。在這個自主學習和思維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知識結構進行自主探究,不僅可以掌握到相關軍事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完全可以達到軍事課要求的增強國防意識,強化愛國主義觀念,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和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一種“自學—探究”式的教學方式。
四、從“單個教師對課程的解讀”到“優秀師資的慕課聯盟”
基于MOOC的軍事課教學范式變革,從教學內容上是從“單個教師對課程的解讀”到“優秀師資的慕課聯盟”的轉變。
優質的軍事課視頻,是軍事課“翻轉課堂”教學范式的關鍵。在線課堂上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前提,是在觀看教師的授課視頻等數字材料過程中去發現問題。MOOC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主要來自于名校和名師的精品教學視頻。針對軍事課來說,要把MOOC做好關鍵在于要有名校名師軍事課精品視頻。軍事課精品視頻的制作,不但要有名師精心的課程準備,還需要加上精心的課程錄制和剪輯工作,因此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了提高優質教育資源利用率,名校、名師精心打造的“慕課”聯盟應運而生?!澳秸n”聯盟以第三方運營為平臺依托,通過在線方式使學生有機會學習到名校名師所提供的制作精良、結構完整的優質課程,并能夠互認學分?!澳秸n”聯盟,通過基于“在線平臺”的共享機制,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廣泛共享,以彌補優質教學資源與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大提高了高等優質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在國外,以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發起組織的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慕課平臺,有一百多所高校參與,推出了近百門課程,向更多學生提供了一流大學一流課程學習的機會[5]。國內也對慕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中文慕課平臺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公司,包括IT公司以及門戶網站或者培訓機構,二是高?;蚵撁藱C構如“上海高校課程中心”、“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等[5]。“上海高校課程中心”已有上海30多所高校加盟,服務對象為加盟的高校在校大學生,所修學分各個學?;フJ,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皷|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由重慶大學發起,現已有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44所高校加入,這個平臺實現了東西部高校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解決了聯盟內部各高校校內選課的不足,借助跨學校、跨區域、跨國界、跨文化的教育教學,培養了更多專業能力和創造力較強,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人才。
全國首家《軍事理論》慕課,在智慧樹在線平臺開始向全國大學生開放,這是復旦大學網羅全國軍事名師,集部隊、地方院校之力,名校名師聯合打造的軍理MOOC,以學生為中心,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與大師級將軍面對面互動討論。還有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也集中全校的優秀師資開設了軍事課慕課,面向全國大學生開放,受到了師生的好評。
五、從“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學習”到“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基于MOOC的軍事課教學范式變革,從師生交往系統上是從“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學習”到“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轉變。
從傳統軍事教學范式到“翻轉課堂”軍事教學范式,師生角色發生了轉變。軍事教師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和知識的灌輸者,轉變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以及教學資源的開發者、提供者。而學生由知識灌輸的對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知識內化的主體以及情感體驗與情感內化的主體。所以說,在教學范式的轉變中,教師從教學中的主導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者。
軍事課傳統教學范式,關注的是教師如何“教”,忽視了學生如何去“學”。相反,“翻轉課堂”教學范式,重視學生如何去“學”,強調學生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參與和互動,發揮了學生在軍事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
六、從“終結性單一評價為主”到“形成性和終結性多元評價相結合”
基于MOOC的軍事課教學范式變革,從教學評價上是從終結性單一評價為主,到形成性和終結性多元評價相結合的轉變。
教學評價是每種教學范式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學范式其評價的方法與所持的價值觀也不一樣。在傳統軍事教學課堂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軍事理論知識和軍事技能的傳授,因此教學評價就變成測試學習對軍事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應地,軍事課教學評價是采用傳統的紙質測驗,以紙質測驗的結果即分數來考核學生,這是一種終結性的單一評價。
軍事課“翻轉課堂”并不否認傳統的紙質測驗這種終結性的單一評價,但更強調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的發展做出評價[6]。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軍事課形成性評價可有多種形式,如軍事課程視頻觀看中的小測試、在線課堂上的提問與討論參與度、課后作業、平時測驗等。形成性評價應更關注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與人討論、合作、溝通和協調的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基于MOOC的軍事理論課堂教學范式變革可概括為五個轉變,這五個轉變終結了高校的同質化教育目標,有利于學生追求個性化的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因此,可推斷普通高校公共課(包括軍事課)的慕課化趨勢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不過,軍事理論公共課的慕課化趨勢對普通高校是個機遇的同時,也充滿著以下挑戰:一是 MOOC 不是靜態的精品課程資源,更強調學習、互動和評價的過程,這需要先進教育信息技術的支持;二是優質教學視頻的制作,需要跨學校、跨地區,甚至是跨國際的團隊合作;三是慕課的教學設計,對教師信息素養是一大考驗;四是高校教學模式的轉變,需要與其相適應的教育管理模式,這對高校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也有相應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方鴻琴.“慕課”能否引發大學教學模式變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09-30(A03).
[2] 楊玉芹.MOOC學習者個性化學習模型建構[J].中國電化教育,2014(6):6-10.
[3]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4] 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
[5] 管會生,高表松,張明潔.MOOC浪潮下的高校課程聯盟[J].高等理科教育,2014(1):44-51.
[6] 林蕓,宋艷萍.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成人教育,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