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亮
[摘 要]新聞記者在新聞的采訪和寫作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自身的新聞采寫能力。由于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活動相互依托共存,因此新聞工作者更應當把握新聞采訪和寫作之間的關系,以更好地進行新聞事件的報道。首先需要培養自身的新聞敏感性,提高發現、追蹤新聞線索的能力,以更快更好地獲得新聞素材和新聞報道的方向;在進行采訪工作時,既要目的明確、態度客觀,又要顧及采訪對象的自身情況和心理狀態,切忌魯莽強求;在進行新聞寫作時,要把握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新性,遵守新聞寫作的基本原則;同時,為了便于新聞的傳播和閱讀,新聞寫作也需要具有簡潔樸實而有表現力的語言文風。
[關鍵詞]新聞采訪;新聞寫作;能力培養
在新聞事件發生時,記者往往是最先接觸到事件和當事人的新聞工作者。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準確客觀地報道新聞事件,便于社會大眾關注和了解事件真相是自身的職責所在,因此要想做好新聞報道工作,就需要新聞記者很好地培養自身的基本職業能力。其中,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能力是新聞報道工作中最重要的兩項職業能力。
一、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的意義與關系
1.1 新聞采寫的概念和意義。新聞采訪是指記者在新聞事件發生時,為了便于新聞的創作,而對新聞事件的對象進行的一系列調查研究、詢問傾聽、思考記錄的等活動,新聞采訪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新聞事實,以便于進行后續的傳播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新聞采訪的工作人員一般更傾向于獲得更易受到大眾關注的新聞事實。新聞寫作是新聞采訪活動的延續,他主要將采訪過程中獲得的新聞素材進行加工成為成熟的新聞作品之后通過媒介傳播出去。
1.2 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的關系。從上述基本概念可知,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本質上講,新聞采訪活動決定了后續的新聞寫作;只有在新聞采訪過程中,客觀的認識和反映事實,才能夠為后續的寫作工作打好基礎;同時,新聞寫作的素材基本來源于新聞采訪活動。因此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活動相互制約、共存。
二、新聞采訪寫作能力的培養措施
1.提高發現新聞線索的能力
要培養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能力,首先要求記者具有足夠的新聞敏感性,即能夠很好地發現新聞線索。新聞線索是指進行后續新聞采訪和新聞寫作工作的信號和目標,它通常具有模糊、簡單且變化性較大的特點,新聞線索可以為新聞記者進行后續的采訪以及調查研究指明方向,因此發現新聞線索能力是新聞記者必備的職業能力。要求新聞記者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足夠的經驗、思想覺悟以及判斷力,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幫助記者在新聞事件發生時迅速抓住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并以此為依托,挖掘更深層次的新聞素材,篩選出能夠引起大眾關注的新聞事實,并進行后續的新聞采訪和寫作工作;足夠的新聞線索判斷力主要是指記者在眾多的新聞線索中能夠分清主次、準確判斷新聞線索的傳播價值的能力。因此,新聞敏感性和新聞判斷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培養記者在生活、工作、政治上的敏感性,以及多加積累和實踐來獲得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記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新聞選擇能力,主要是是記者在發現新聞線索后,對新聞所具有的報道價值、政策宣傳思想、社會效應進行綜合的分析判斷,以正確的方式對新聞線索進行篩選處理。
2.合理規劃采訪工作
在找到合適的新聞線索后,記者需要展開后續的新聞采訪工作。在新聞采訪活動中,記者需要在有限的采訪時間內,盡可能的深入挖掘新聞的事實真相,與新聞被采訪對象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以對新聞客觀事實具有更充分和深刻的認識。在采訪工作開始前,記者需要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對采訪對象進行事先了解,有效地收集并分析事件的背景材料,如果是較為專業背景新聞線索,還應當有針對性地收集和整理相關的專業知識,做好采訪計劃。想要有效地做好采訪工作,就要求新聞記者具有較為全面的挖掘新聞線索的能力,要求記者能更加全面地分析事件的形勢,能夠抓住采訪對象的關鍵問題,具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不被假象所迷惑。但同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對被采訪者的心理狀態也應當做足夠的考慮,做到守時守信、相互尊重,保持記者應當具有的職業道德和職業修養。具體的,記者在采訪活動中要做到隨機應變,在采訪形勢有利的情況下要多加追問,當采訪對象有負面情緒時不能強求,要適可而止,并給予適當的解釋和安慰,同時記者本身應該具有足夠穩定客觀的情緒。
3.把握新聞寫作的基本原則。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寫作時,應當遵守相關的新聞寫作原則:新聞寫作應當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按照事件的基本事實進行報道,對新聞的五大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原因有著充分的交代,以保障新聞作品的真實可信,這樣的新聞作品也符合新聞讀者的客觀需求;另外,新聞工作者對新聞的“新”這一特性需要有正確的理解,即報道的新聞事件不僅要具有時新性,也要符合當下讀者的閱讀習慣和信息需求。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對新聞的寫作方法有著恰當的把握,一般來說,要掌握正確的新聞寫作方法,首先要明確每次新聞報道的新聞主題,新聞主題不僅是指所報道的新聞事件的客觀性質,還要包含新聞作品的中心觀點,表達一定的看法和意圖。在新聞主題的確定上,要保證主題的真實性和正確性,盡量避免較為模糊的主題觀點的表達;在正確選題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已有的新聞事實材料進行篩選、分清主次,判斷哪些材料和新聞主題相關、具有鮮明的新聞特色和獨家性、且具有報道的價值,對無意義的一般事實可予以忽略;作為一項寫作工作,新聞寫作的結構布局也需要把握,一般來說,新聞作品結構應當緊湊,利于主題觀點的表達,且布局具有明確的邏輯性以更好地反應新聞材料之間的關系,也更利于讀者了解新聞事件的情況以及后續的發展形勢等。
4.培養新聞寫作的語言風格。作為一項偏向于實用性的寫作工作,新聞寫作的語言風格顯得更加樸實和明確,但這不代表新聞寫作可以不注重語言風格的培養,實際上,合適的語言和寫作風格可以使新聞作品更富有表現力,也更適合新聞的傳播和閱讀。為了更清晰的展現新聞事件,使報道不過于蘊含記者個人的感情色彩,新聞寫作的語言風格通常較為客觀簡練,例如更多的陳述句和中性詞的使用,更簡單的語言結構和更少的生僻字等,但同時也富有樸實的文采,例如對新聞對象的描寫和對事件過程和新聞場景的準確細致描述,都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富有表現力;新聞寫作的文風應當為新聞主題服務:假如新聞主題具有明顯傾向性,在寫作文風中也要體現出鮮明的寫作態度;若報道的新聞事件較為活潑明快,文風上也應有所照應,而不應一成不變。
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培養優秀的新聞采訪和寫作能力,以更加客觀準確地報道新聞事件、滿足新聞讀者的客觀需求,對于一名新聞工作者越發重要。本文僅針對新聞報道中的一些基本采訪和寫作培養要求進行說明,對于相關研究和學習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包迎春. 淺談提升新聞采訪與寫作能力的途徑[J]. 新聞傳播,2012,02:151.
[2]孟慶華. 新聞采訪寫作能力的培養簡析[J]. 新媒體研究,2015,17:54-55.□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