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珊 圖|部分由采訪對象提供
遠離喧囂 上島去
文|薛珊 圖|部分由采訪對象提供

★ 東澳島
百島之市,綠色珠海。珠海在建設國家級城市森林的過程中,注重海島資源的生態保護,國家級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省級獼猴保護區、市級珊瑚保護區和國際游艇垂釣區等紛紛落戶,昔日海島已走出深閨,華麗變身海上花園,生態優勢日益凸顯。
西北距桂山島14.4公里,南距大萬山3.3公里,距澳門半島23.1公里的東澳島,島東側的東澳灣,鍥入中部約1500米,形成一塊大凹部,故稱東澳島。島上植被茂盛,南北兩坡有茂密茅草,山谷灌木尤茂,間有相思、苦楝、馬尾松等樹,完整保留著原始自然的生態環境。既有豪邁海景,又有林中小景;既有原始風光,又有歷史遺跡東澳銃城古跡;既有陸上風情,又有海底世界,附近海域盛產帶魚、丁魚、黃花魚等。島上可徒步登山、騎行,也可到清涼的海灘嬉戲,整個島上鋪滿了各種植被,野趣十足。
東澳島的恬靜內斂,漸漸受到游客的喜好,登上島嶼,沿著海島外圍的道路步行,景色與眼前并無二致,陽光明媚,一派綺麗的熱帶風光。
這樣的擁有著豐富自然資源、特色人文歷史的海島,在珠海還有很多。





在珠海地情網上,我們可以找到146個記錄在案的海島,珠海也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百島之市”。海島作為海洋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海陸兼備的土地,蘊藏著巨大的自然資源、生態資源和經濟價值。大多數觀念會認為,對于擁有珍稀物種或歷史遺跡、具有特殊生態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的島嶼,應該杜絕開發。但是,有時這樣的保護方式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海島的發展。在海島生態保護方面,珠海堅持“開發與利用平行,建設與保護并進”的理念,根據不同海島特色,科學統籌、高端規劃。
例如東澳島的旅游開發和生態保護,一是東澳島自身環境優美,是一個旅游勝地;二是島上的歷史人文資源,可以開放教育學習;三是針對不同的游客開發豐富多樣的旅行路線。如島上去年開放的高端度假品牌club med,針對愛好戶外運動的游客,積極發展海上休閑運動。東澳島上的歷史、文化和休閑娛樂都緊緊地與當地環境聯系在一起。
有著明顯當地特色的生態保護島嶼,不得不提擔桿島。島上盆景植物因長年受海風吹擊,自然成型,千資百態的羅漢松已經在這里生長了百余年,郁郁蔥蔥,入目處,一脈清潤。擔桿島余下的原住民幾十人,他們大多以捕魚賣魚為生。擔桿島更被人所熟知是因為這里是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一部分,生態保護措施主要集中在保護自然環境和物種多樣性上。島上有著獨特珍稀的動植物品種,是集森林、野生動植物為一體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擁有維管束植物438種,野生動物85種,其中列入國家一級、二級、三級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共13種,如蟒蛇、獼猴、穿山甲、松雀鷹、鳶、褐翅鴉鵑、土沉香、吊皮錐、白桂木等。保護區工作人員、島上居民、部隊和民間團體等做到信息共享,相互合作,特別是在獼猴的保護上。
因為與世隔絕,擔桿島的猴子為土生土長的獼猴,基因純種,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獼猴又名黃猴、恒河猴、廣西猴和馬騮等,屬靈長目,猴科,在我國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多在懸崖峭壁等陡峻處活動,白天群起出外覓食、活動,日落歸隱、睡眠;獼猴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的花、果、種子、葉等為食,而且還喜吃一些昆蟲、海螺等。獼猴的保護,一方面是維護獼猴的生態環境,讓猴子有水喝、有果實吃、有山林可棲息,二是防止獼猴被捕,營造良好的自然環境。獼猴數量從1982年的不足300只,自1990年擔桿島建立保護區以來,獼猴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現有1300多只。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也會定期測量島上的珍稀保護品種。下一步還將會找專業團隊對動物的種群變化、數量變化進行監控,做到可持續的系統保護。在生態旅游方面,在外來游客對島上的原始森林進行游覽時,努力提高游客對自然風景和珍稀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的公眾意識。當地組織和部門也會起到監督和保護的作用。
海島城市因海而生,也必將因海而興。
珠海市海區面積為6135公里,分布有群島2個、列島8個,大小島嶼共146個,島嶼岸線總長543.01公里,面積為236.93平方公里。海島數量居全省各縣、市第一位。東起擔桿島,西至杧仔島,南起平洲島,北至淇澳島。海島絕對是度假的首選之地,宜人的風景,熱情的陽光和清涼的海灘,讓人的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珠海海島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介于22—23℃,島上有杜鵑、棕竹、龍船花、獼猴桃等50多種野生觀賞植物。各島鳥類102種,為華南地區511種的五分之一。外伶仃島、二洲島、大杧島和擔桿島為廣東省臨瀕動物保護區;桂山島是文天祥外伶仃的落腳地,也是解放戰爭萬山島的登陸點;廟灣島有“中國的馬爾大夫”之美稱,擁有珠海市唯一的珊瑚質沙灘,海底蘊藏稀有的五彩繽紛的紅珊瑚群,是成千上萬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聚居地;萬山島有被稱為“亞洲奇觀”的浮石灣、延續了一百多年的媽祖祭典、全國唯一的保留完好的海島第四紀冰川刻痕……海島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讓人應接不暇,層出不窮的原生態文化,讓游客充分接觸當地民居文化,并且在多元化的互動體驗中充分了解當地海洋生態的多樣性,然而這些都離不開珠海對海島強有力的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