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春榮、楊澤均 南通市東大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江蘇南通 226000
勁性復合抗拔樁承載力問題的技術管理方案
文/陸春榮、楊澤均南通市東大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江蘇南通226000
勁性復合抗拔樁是建筑基礎工程常用形式,由于樁結構分布的特殊性,其在使用中常面臨較大的承載力風險。結合工程案例,分析了勁性復合樁承載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施工管理方案。
勁性復合樁;承載力;問題;施工管理
承載力大小是衡量樁基礎結構性能的關鍵指標,對不同類型建筑要控制樁基礎承載力,才能提高基礎結構的穩定性。施工單位要對勁性復合抗拔樁承載進行總結,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處理與管理方案。
某工程,鋼筋砼框架結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地基及樁基設計等級均為甲級,抗震設防類別為重點設防類,按7度進行抗震設計,按8度進行抗震措施,建筑物地下二層,地上三層,建筑面積25萬㎡,建筑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該工程基礎采用框架柱下鋼筋砼承臺加勁性復合抗拔樁基礎形式;樁基形式為等芯柔剛復合樁,外芯柔性樁采用粉噴樁或三軸水泥攪拌樁。
參照圖集蘇G/T23-2013做法及計算公式,計算出樁頭節點承載能力不能滿足樁基所受抗拉力設計值要求。且設計做法中表明,勁性復合樁樁頭與承臺的錨固,依然僅受樁與承臺錨固作用效果控制,勁性復合樁中水泥土樁對樁頭與承臺錨固承載力不起任何作用。驗算樁頭與承臺錨固承載力說明設計填芯插筋規格存在嚴重不足。
本次工程工藝流程:樁現狀驗收記錄→鑿樁身四周水泥土→樁頂標高及樁根部標高測量、記錄與驗收→樁根環向切縫→樁身豎向切縫→控制碎樁過程垃圾掉落管內的措施設置→采用千斤頂內頂擠壓樁頭→取出樁頭套箍→*千斤頂逐段內頂擠壓、碎樁→*錘子、鏨子、榔頭逐段打鑿清樁→根部環向水平縫上余留約300㎜高豎向切縫→鏨子、榔頭清理樁根部→管樁芯深檢查驗收、記錄及管內障礙清除→鑿毛→非標樁及內芯堵塞鉆擊清理→孔壁清理,抽水→檢查驗收→下芯柱鋼筋籠→管芯自密實混凝土澆筑→施工縫處置、砼養護。
1.樁身環向切割。樁身周邊水泥土采用空壓機豎向打鑿,逐層剝離,再配合鏨子將其清理干凈。樁身在出防水保護層面5cm處彈出一周水平線,為截樁后樁頂標高;再沿樁身高度每50cm彈出一條水平線,作為每次切割的依據。每一水平切縫高度段作為一個碎樁工作段,重復千斤頂頂撐和小錘碎樁。樁身水平切縫具體做法示意圖見圖1。

圖1 樁身水平切割示意
2.樁身豎向切割。樁身彈一道豎向直線,直線定位可看端板處的預應力筋孔眼位置,孔眼位置中央豎向即為直線方向。沿豎向直線切開箍筋和水平向縫貫通連接,在離截樁標高以上50cm范圍內,再彈一道豎向線,和原豎向線對稱布置,詳細附圖2。

圖2 截樁底部豎向切縫示意
3.千斤頂頂撐。切縫完成后,將樁孔內先放入填塞物體,堵密實,以防樁碎后掉入空洞內。用50T的197+100的千斤頂置于樁中空洞部位,千斤頂行程方向和豎向切縫垂直,逐漸施加壓力,分段擠壓樁身直到樁身碎裂為塊。千斤頂放置位置示意圖見附圖3。

圖3 截樁底部千斤頂放置示意圖
4.小錘碎樁。千斤頂擠壓樁碎后,用小錘將碎樁逐步細碎,脫離預應力鋼筋。操作中必須小心,敲擊過程中不得錘打預應力鋼筋周邊,不得使預應力鋼筋彎曲、損傷。小錘碎樁完成清理后,重復下一工作段的千斤頂頂撐、大錘碎樁,直至樁頂標高。
5.管壁鑿毛。由于勁性復合樁為為了提高灌芯效果及樁頭承載力,首先清理灌注樁內外、碎屑,由于粗大骨料受到離心作用,遠離內壁;內壁一層則為離心作用產生的水泥浮漿。樁剖面圖可明顯看出。其次使用特制專業鑿毛機將內壁鑿毛以提高其摩阻力。
6.混凝土選用澆筑。在灌芯鋼筋主筋上焊接短限位鋼筋,同時用作吊裝時候的吊點,使用塔吊進行吊裝同時人工配合將預先安裝好的鋼筋籠放入管內。澆筑時,應緩慢連續倒入砼,不得太快,以防止管內背氣堵塞;澆筑的同時,使用振搗棒振搗,以增強灌芯砼的自密實性。
由于地質環境的特殊性,建筑常面臨著滲漏、裂縫、沉降等病害風險,從基礎工程對其實施結構性防護,有助于提高建筑系統的穩定性。建筑采用現場施工工藝及技術方案,發揮監理單位的監督與管理作用,確保樁基礎結構施工達到預定狀態。
1.標準化管理。抗拔樁施工方案中,要堅持標準化管理與調度,為現場施工監理更加科學的監管模式。制定最有益于本國的建筑行業政策,可以為建筑公司市場標準方面取得有利的地位。隨著建筑工程建設快速發展,樁基礎加固施工作業受到了普遍關注,按照地區規劃發展要求設計線路運行方案,實現了建筑基礎結構的一體化改造。
2.優質化管理。建筑是現代建筑運行的主工程,利用大跨區建筑工程結構拓寬了建筑運行區域,為信息傳遞建立更廣的空間。提高建筑抗拔樁工程管理技術水平,必須從建筑結構形式進行劃分,選擇符合抗拔樁工程標準的管理方案。對早期建筑結構存在的問題,施工單位要及時調整原有的管理方案,避免傳統建筑結構隱患引起的質量問題。施工單位要堅持安全施工原則,從現場作業、材料配制、地質勘察等方面強化管理力度。
3.安全化管理。由于建筑工程結構的特殊性,其在使用期間需重視維護與管理工作,降低結構性病害的發生率。因此,施工單位要結合建筑工程結構現狀,及時擬定可行的施工維護措施,推動抗拔樁工程建設規劃與發展。現代抗拔樁工程中,樁基礎系統是不可缺少的組成形式,抗拔樁安全施工可增強建筑系統實施的抗害性能,同時滿足了大跨度區域建筑運行要求。
總之,建筑是建筑調度作業的保障,不同類型建筑系統發揮了各自的建筑運行功能。建筑作為建筑系統的主要構成,其結構性能對整個區域建筑有直接的關聯性。施工單位要結合勁性復合樁承載力特點,提出切實可行的施工管理方案,綜合提高建筑結構性能。
[1]閻海新,張振,竇遠明,等.水泥土組合樁荷載傳遞規律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05(02).
[2]吳邁,趙欣,竇遠明,等.水泥土組合樁室內試驗研究[J].工業建筑,2004(11).
[3]劉國勇,劉津明,王國權.水泥土攪拌插芯組合樁承載能力及經濟效益分析[J].施工技術,2004(10).
[4]吳邁,趙欣,王恩遠,等.水泥土組合樁承載力研究及設計方法[J].工業建筑,2004(07).
[5]吳邁,竇遠明,王恩遠.水泥土組合樁荷載傳遞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