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萬程/
著力打造一支學法、懂法的法治糧食隊伍
文/李萬程/

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法治糧食隊伍,是推動糧食流通、糧食產業發展的關鍵。日前下發的《關于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對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作出全面部署。該意見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家工作人員入職培訓、晉職培訓的必訓內容。探索建立糧食系統各級領導干部和糧食行政執法人員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測評指標體系,并將測評結果作為其考核、晉職的重要參考的依據。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質。糧食系統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糧食行政執法人員是糧食行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推動者和實踐者,只有充分發揮表率作用,認真學法,全面懂法,才能做好糧食工作,才能正確用好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和權力。學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法律是行使權力的依據,只有把這個依據掌握住了,才能正確地開展工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高低, 直接關系到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實施。 因此, 每一個糧食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要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只有思想上尊祟法治,才能行動上遵守法律。所以,對糧食部門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法治素養,要從其踏入干部隊伍的第一天開始抓起,加強教育,培養自覺,加強管理,強化監督, 不斷推進其持之以恒學法用法,努力提高其法治素養,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能力水平。
加強法治培訓,把法治教育納入糧食系統干部職工教育培訓總體規劃,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統性和實效性,糧食系統各級干部、 糧食行政執法人員要認真學習與履行崗位職責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嚴格依法履職方面,牢固樹立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履行職責,把學到的法律知識轉化為依法辦事的能力,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怎么用權,守法律、重程序、牢記職權法定。我們要保護人民群眾利益,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
加強法治糧食工作隊伍建設,探索建立糧食系統領導干部和糧食行政執法人員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測評指標體系,就是把不依法辦事的隱患消除在前面,建立嚴格的問責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工作中養成做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好習慣。另一方面,為改革創新、擔當有為的糧食系統食行政執法干部, 應主動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不讓干事者受委屈,最大限度調動全系統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全系統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增強糧食系統干部職工的法治觀念,全面推進法治糧食建設。
(作者單位:江西省萬載縣糧食局)
普法驛站
行政許可的種類
從性質、功能和適用條件的角度來說,大體可以將行政許可劃分為五類: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準、登記。
普通許可:準許符合法定條件的相對人行使某種權利的行為。凡是直接關系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活動,基于高度社會信用的行業的市場準入和法定經營活動,直接關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物品的生產及銷售活動,都適用于普遍許可。如游行示威的許可,煙花爆竹的生產與銷售的許可等。
特許:行政機關代表國家向被許可人授予某種權力或者對有限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管理方式。主要適用于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有限公共資源的配置、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壟斷性企業的市場準入。如出租車經營許可、排污許可等。
認可:對相對人是否具有某種資格、資質的認定,通常采取向取得資格的人員頒發資格、資質證書的方式,如會計師、醫師的資質。
核準:行政機關按照技術標準、經濟技術規范,對申請人是否具備特定標準、規范的判斷和確定。主要適用于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的設計、建造、安裝和使用,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特定產品、物品的檢驗、檢疫,如電梯安裝的核準,食用油的檢驗。
登記:“行政機關對個人、企業是否具有特定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主體資格和特定身份的確定。如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變更、終止,工商企業注冊登記,房地產所有權登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