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鍛煉循序漸進4部曲
想讓寶寶成為不怕冷,不會被風吹一吹就生病的皮實孩子,既需要防寒鍛煉,又需要細心呵護。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防寒最佳指數,不要照搬別人家“凍孩子”的經驗。
耐寒鍛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到天寒地凍時,心血來潮地想起讓寶寶少穿衣服,一下子就把寶寶扔進冰天雪地,要有計劃地從秋初氣溫漸低時就逐步實施,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1起步級:少穿一件衣服
寶寶穿得過多,是不能適應寒冷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最簡單的耐寒鍛煉應該從讓寶寶少穿一件衣服做起。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總認為孩子身體嬌弱,因此怕冷,應該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但實際上,因為寶寶正在成長的過程中,新陳代謝旺盛,而且不是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就是在不斷地活動著,更容易散發熱量,所以應該要比成人少穿一件才更合適。
少穿一件衣服,也可以讓寶寶的身體順其自然地感受到天氣在變冷,這是在主動提高機體自身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是最基礎的防寒訓練。
“秋凍”并不是真凍
俗話說的“春捂秋凍”有道理:入秋之后的氣溫下降主要反映在夜間溫度有明顯回落,而白天的氣溫優勢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即使到了冬天,室外溫度有明顯下降,但室內溫度仍然不低。如果只是以最低溫度或室外溫度來衡量孩子穿衣多少,往往就會給孩子穿得過多。所以,所謂“秋凍”是指秋季氣溫尚不穩定,不用太早把身體包裹得嚴嚴實實,而且我們在外活動的時候,往往氣溫并不低,如果穿得太多,出汗后再受風,更容易生病。
但是,“秋凍”并不是指當突遇寒潮或在溫度較低需要外出時,不給孩子穿保暖的衣物,而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給孩子增加衣物。
“秋凍”還要因人而異:內熱的寶寶適合秋凍,尤其不要捂著;而如果寶寶平素體弱,抵抗力差,在天氣寒冷時就要注意保暖。氣溫偏低時,尤其是秋冬交季,北方沒有暖氣、南方陰雨綿綿的時候,更要注意足、肚子和背部這3個部位的防寒保暖。

2基礎級:堅持戶外運動
秋冬季節,在空氣清新的時候進行1個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耐寒訓練。秋天時,父母愿意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但是進入深秋和寒冷的冬天,繼續堅持戶外活動,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但是,如果父母有意愿通過耐寒鍛煉提升寶寶抵御嚴寒的能力,增強免疫力,就要自己做到堅持不懈,也要學會正確地看待寒冷。
寒冷的這些好處,你知道嗎?
適度的寒冷可以刺激人體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具有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穩定的作用,自主調節著心跳、呼吸、消化、唾液分泌、出汗、尿液生成等,使人體能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經常承受一些寒冷的刺激,可以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更活躍,使人體能更好地根據各種氣候狀況及時做出調整。
適度的寒冷刺激還可直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如刺激體內免疫細胞釋放淋巴因子、白細胞介素以及趨化因子等各種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能有效地協調或促進人體的免疫功能。

對寶寶來說,適度的寒冷刺激可促進其免疫功能的成熟。適度的寒冷刺激還可有效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和釋放,使人體能更容易地應對各種緊急情況,釋放壓力,更利于免疫功能的正常發揮。因此,適度的寒冷刺激,有利于寶寶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促進寶寶免疫功能的成熟,有效抵御致病微生物的侵襲。此外,從心理上來說,讓寶寶忍受適度的寒冷刺激也是對意志力、忍耐力的鍛煉。
3提高級:用冷水洗手、洗臉
再下一步的耐寒鍛煉,是可以嘗試著讓寶寶在秋冬用冷水洗手和洗臉。這看上去很容易,但長期堅持下去可不容易,特別是在冬季。
從初秋開始,家里水龍頭放出的涼水溫度也會隨著氣溫逐漸降低,這時便可以開始讓寶寶直接用來洗手和洗臉,寶寶也正好能逐漸適應。一般來說,南方冬天的整體氣溫稍高,水溫也不會太涼;而北方因為室內有充足的暖氣,水溫也是可以承受的。如果到了最冷的季節,實在難以堅持,可以用25℃左右的水給寶寶洗手、洗臉,再逐漸降低水溫讓孩子適應。
抗寒的同時注意護膚
寶寶可以嘗試著用冷水洗臉、洗手,但最好每天用熱水洗洗腳。相對而言,秋冬時節南方濕冷,孩子的腳趾、腳跟局部容易長凍瘡,用熱水給寶寶洗腳的時候,可以給他揉搓、按摩,增加腳部的血液循環,或者用艾葉、花椒、桂枝等溫熱之品煎煮水后,給寶寶進行泡洗。另外,秋冬季寶寶的毛細血管處于收縮狀態,油脂分泌更加不足,容易失去濕潤,因為太過干燥而產生皴裂,因此,秋冬季節不用洗澡太頻繁,一般每周1~2次就足夠了,以減緩皮脂代謝,保護皮膚,使之不燥不癢。
4進階級:有挑戰的耐寒訓練
對于大多數寶寶來說,能做到不過度穿衣,堅持戶外活動,用冷水洗手和洗臉,那么耐寒能力已經很強了。
如果有計劃讓寶寶進一步接受冷水浴等高強度耐寒訓練,最好先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確認寶寶身體狀況良好,并且在父母非常有經驗或者有教練帶領的情況下,再去逐步挑戰耐寒小達人的進階階段。比如剛開始可以在下雪的時候,學習溜冰、冰球,在雪地上玩雪,打雪仗。在寒風中,讓孩子適當地露出頸、頭、手,接受寒冷的刺激,慢慢提高抵抗力和適應能力,變得不怕冷。然后再過渡到去參加一些戶外冬令營集訓,嘗試戶外極限運動等。
日本的極限耐寒訓練,并不普遍
很多父母都看過日本幼兒園里進行的極限耐寒訓練——一群光著身子的寶寶在冰天雪地里跑步,甚至往身上澆涼水。似乎這是日本孩子鍛煉的常態。我們為此特意采訪了常年研究中美日三國幼兒園對比文化的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薛燁老師,他通過自己多年對日本幼兒園常規生活的觀察,以及研究組日本同事的印證,告訴我們這樣的極限耐寒訓練在日本幼兒園并不是常態。
《華盛頓郵報》曾在1990年通過調查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全日本只有一二十家幼兒園尚有極限的耐寒訓練。在20多年后的今天,這個數量可能會更少。但日本孩子在冬天穿一條褲子或光腿穿短襪的習慣,依然保持著。這種耐寒能力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而是從家庭到幼兒園、學校都有的傳統,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