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輝 張向軍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011-01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要系統的學習各門臨床專業課,如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等,而臨床專業課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有較高的動手能力的要求。為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在《婦產科護理》這門臨床課程的實踐教學中,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減少實踐課人數,改全班實踐教學為小班上課
婦產科護理學安排的實訓內容有“女性內外生殖器解剖、骨盆外測量、腹部四部觸診及聽診、外陰沖洗消毒、二三產程接生、產褥期會陰擦洗、新生兒沐浴、婦科一般檢查、常用計生手術、婦產科護理操作技術”等多個項目。傳統的實踐教學形式是全班一起上課,而護理專業學生每個班人數為50人左右,大多數實訓項目存在教師示教時學生因人數多而視野被遮擋、看不清或看不到的情況,及學生演練時模型不夠用、演練機會少的問題。針對這個現象,在學校的支持下,我們臨床課采取了增加實訓學時、分班上實訓課的方法,即把全班分為兩個大組,每組人數25~30人,根據不同的實訓內容,或以一組為單位上實訓課,或把一組再分為2個小組上課,經過幾年的實踐,學生反映觀看示教視野較好,有更多的演練機會進行操作訓練,認為比全班教學效果好。
二、融現代化教學手段于實踐教學中
為響應高職教育“教、學、做”一體化的需求,我校在婦產科實訓基地的兩個實驗室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使教師可以應用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樣。根據不同的實訓內容,我們制作了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把操作步驟先分步顯示,并穿插入相應的操作視頻片段或圖片,之后再連貫完整地顯示總過程。在授課時,利用多媒體設備講解、播放、展示某項實操內容及操作步驟,并及時配合著展示各種操作所需物品、器械,最后利用模型器具演示具體的操作過程;學生在演練過程中可反復觀看多媒體影像資料進行學習,及時發現操作錯誤之處進行矯正。多途徑的信息來源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同時更容易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能。
三、開展仿真模擬教學
我校很重視仿真模擬實訓室的建設,在實訓室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按照醫院的真實布局,在婦產科實訓基地建設了模擬待產室、洗手室、產房、新生兒沐浴室、婦科檢查室、婦科手術室,并有完整的配套用品,如孕期檢查模型、新生兒模型、胎盤模型、接生模型及器械、產床、產包、嬰兒秤、新生兒輻射臺、新生兒窒息復蘇器械、嬰兒撫觸臺、新生兒沐浴物品、婦科檢查模型及器械、各種計劃生育用品及計劃生育手術器械包等,并且這些物品根據臨床新進展不斷進行更新。有了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我們在眾多的實訓內容上得以順利開展仿真模擬教學,如腹部四部觸診檢查、骨盆外測量、產婦外陰沖洗消毒、平產接生、新生兒沐浴及撫觸、產后會陰擦洗、婦科一般檢查、陰道灌洗等操作項目。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仿真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盡快適應臨床一線工作,仿真模擬教學使學生對臨床實際操作有更直觀認識,這種教學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四、督促學生自我管理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一些復雜的操作演練項目僅靠1~2次課堂演練學生是難以熟練完成的,因此,在實驗室管理方面我們實行了開放式管理,即中午、下午課外活動和晚自習時間對學生開放實驗室,使她們能利用業余時間充分進行演練以強化技能訓練。開放實驗室的時間教師不可能一直在那兒盯著,需要學生自主管理,通過選舉演練小組負責人,對學生進行相關事宜培訓,鍛煉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多年的實施運行證實這種方法是可行的,不但是實踐能力,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體會
臨床專業課的學習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是很重要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適宜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在我們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改革中,學校的大力支持非常關鍵,否則,我們將無法增加實訓學時、無法開展分班實訓課,也會在仿真模擬教學方面遇到困難。
另外,對學生而言,業余演練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業余演練時間的合理安排。多個班級怎么安排具體的演練時間,需要實訓管理老師全面協調,根據各班提供的可自由支配時間表對各班進行統籌分配,這樣避免了練習時間沖突。二是業余演練占據了學生部分業余時間,有些同學可能積極性不太高,需要對同學們加強教育,使學生正確看待強化訓練的必要性,讓學生對專業需求有清晰的認識、有就業的壓力感、有演練的動力,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強化訓練,學生才能有嫻熟的臨床操作能力,在進入臨床一線工作時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