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華
摘 要 縣域職高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尤其是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必須融入創新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文中筆者結合多年在職高擔任英語教學及實踐經驗,從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教師素質等方面淺析如何在職高英語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
關鍵詞 縣域 職教 英語 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014-02
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與解決教育領域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融入創新教育,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按照語言的學習規律真正掌握這門知識,運用這門語言?
一、轉變教育觀念,增強創新意識
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和前提。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增強創新意識,充分認識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和作用、教與學的關系,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為啟發式、討論式,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簡單化、形象化,讓學生接受知識由淺入深,讓他們聽懂、學會。多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通過獨立思考,處理所獲取的信息,使新舊知識融合貫通,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滿足心理上的認可需求,變被動為主動,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增強創新意識。
二、拓展情景教學,搭建創新舞臺
情景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師創設情景教學的步驟可分為活動誘入境——復舊情景——拓寬新情景等,以生活展現情景,以表演體會情景,用語言描繪情景,把學生帶入所學情景之中。這樣教學過程是鮮活的、生動的、動態的,學生在此過程中通過思維、活動、情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知識,積極地投入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去,不斷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突出實踐鍛煉,培養創新能力
實踐型教學不僅注重英語基礎性知識的掌握,而且更加凸顯在實踐中培養學習、運用、深化英語知識的潛能。這種潛能能夠滿足學生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英語層面甚至其它專業層面的不斷變化發展的需求,是一種以智慧和潛能為基礎的永續動力。所以,職高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加強對基礎性知識的教學的同時,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多創設一些語境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使英語學科在職高教育中由知識性學科逐步演變為工具性學科。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探究題,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開展合作實踐活動,體驗發展與創造的過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學校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拓寬辦學思路。特別是要為學生創建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環境,讓他們得到實際鍛煉。如,充分利用職高生“半工半讀”的辦學方式,利用學生每年都需要到企業實踐的機會,將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派到英語實踐性較強的企業或者工廠進行實習,從而增強學生對英語的使用水平,推動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科學發展。
四、提高教師素質,觸發創新靈感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要適應創新教育的發展需求,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能僅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去適應明天的社會。職高英語教師肩負著培養社會各行業需要的職業人才,培養的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教師除具有淵博的知識,還應具備牢固的專業基礎,豐富而廣博的英語學科理論。英語功底必須要扎實,基本技能嫻熟,明確教學中學生應重點掌握和運用的交際范圍、語言技能、語法結構、詞匯等。尤其是學生的聽、說能力,對于職高學生在就業找工作時更為實用、更為重要。因為聽說技能是一個人語言水平的“門面活”,也是衡量其語言水平的重要參數。職高英語教師應具備流利的口語、準確的發音、快速的思維反應能力及流暢的英文板書等。這些都會提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建立教師的尊嚴,同時也能激勵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陳樹生,徐東.縣域經濟與職業教育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07,(5A).
[2]黃小玲.優化課堂教學,激發英語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6).
[3]劉長銘.培養創新型人才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N].中國教育報,2010.